言论

做新闻须方向正确/王秉彬

社会新闻天天上演,有些内情错综复杂。记者几乎是从半知半解中,插入他人生活收集情报,从片段式线索,开始梳理成剧情架构明朗的新闻报道。

案发现场或太平间出现的事主亲友所给予的口头线索极为重要,要能找到事件动机,记者可以发挥逻辑思维,延伸更多报道角度。



比如说,一名未成年男生因爱成恨对同龄挚爱下毒手,记者可以找遇害人朋友或家人挖掘出事前凶手和遇害人到底爱得多深?他们了解爱吗?或是否有反对情侣相爱的原因存在?千万不要因为案件复杂就避重就轻,草草下笔:一名未成年男生杀了同龄女生,动机待查。这类处理就像交流水货,也间接耗去报纸版位。可不是吗?新闻第一天没报道好,不够详尽,就要继续腾出人力与时间去完成读者想知道的剧情。

不清不楚或有头无尾的作业方式都要避免。社会新闻内容首日见报后,隔天就没有下文和交代,长期读者久而久之也会失去信心与离开。反之社会新闻用心与整理得好,能帮助报馆招来新读者。

每一则社会新闻还有一个关键,即警区主任及时针对案件的回复。警区主任告知媒体援引什么条文调查为方向,正好对应记者在收集新闻线索上是否有跑调(警方谋杀角度调查,记者下笔就不好说成误杀或动机不明),若方向正确,做新闻时会越踏实,而受访者谈起的线索皆能串联起来,因为都有关联。



反应

 

言论

围观记者写稿/黄金靓

网络发达的今天,记者带着一台手提电脑外出采访,有电源就可以随时随地写稿,智能手机的普及,如今用轻巧方便的手机写新闻的记者更多。

很多时候,记者在外写稿会变成路人一道稀奇的风景,尤其是跑社会新闻的记者,抢报新闻快讯时,不管在停尸房还是在大路边,要在还没接获上司的“夺命追魂Call”前,当务之急是快手快脚掌握资料,先写个两三段新闻传回采访部。



相信无论是多资深或多菜鸟的记者,遇到重大新闻,各家媒体都在比快时,免不了还是会紧张。往往就在记者们一头烟在外头赶新闻时,就会出现一些“打酱油”的路人,好像参观景点一样,一直盯着记者的荧幕看、看、看、看到你受不了为止。

虽然新闻写出来都是要给大众看的,但是这样盯着记者写新闻的“制作过程”,感觉也挺奇怪的。

那些喜欢发问的好奇宝宝,在忙着写稿时真的难以招架。“你们什么报馆啊?”、“写什么哦?打字很快哦?”、“新闻明天会登吗?登什么版位啊?”

然而,询问哪一家报馆或新闻何时刊登,又比乱给情报的好那么一丁点,记者在意外现场需要找目击者或知情人士提供新闻线索,也遇过一些纯粹八卦的人士,明明不懂却又装懂乱讲一通,再追问多一点时,他会说:“我猜的……应该是这样啦!”

记得,下次在街头遇到记者在外低头赶新闻时,请远远“欣赏”就好,也不要乱给你“幻想”中的情报,等我们写完抬起头来喘口气时,要聊天我们慢慢聊。



黄金靓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