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冬节之团圆意义

早期华人庆祝冬节总在冬至前后,后因朝廷每年都在冬至日子,举行全年最重要的属灵仪式,人民也渐渐跟随冬至,以正日为家庭的庆祝。

1. 冬节之合家团圆



农家“秋收冬藏”,冬季时节,农场不再有工作。子弟出外工作者,也必归回家中。

全家欢聚,围着暖炉,同吃团圆饭,并吃些“团圆汤丸”,真是显明团圆的喜乐。大家或称冬至为太岁之首,乃有“吃了汤丸,多了一岁”之说。

2. 冬节日子的确定

“冬至”乃是天文学上的名词。天文学家从地球每年环绕太阳的轨道,算出24点,这24点把全年轨道分为24段,成为日历中的24节气。而24节气中最重要领头,乃是冬至,即是庆祝冬节之日。

间接计算的法子,乃认为太阳环绕地球之轨道,每年从北南下,直到南回归线时,最南时候,即是冬至之日。过了冬至,太阳转回北方。



另一种间接法子,乃是利用一支圭尺,垂直立着,在冬季时候,每天中午测量日影长度,日影最长之日,即是冬至之日。

冬至日子的准确性,与岁实有密切关系。“岁实”乃是每年地球环绕太阳之日数。若冬至日子确定无误,岁实也必准确。同样道理,若岁实准确,冬至也必准确。

3. 人造日历之改进

准确的日历,全靠日月星辰之运行,长久不变,称为上帝日历。而世上所用日历,乃人造之物,即是人造日历。

人造日历,对比上帝日历,准确性低落,有史以来,经过千百次之修改,每次虽有改进,总趋向上帝日历,盼望可以看齐,但因存有缺点,不够完美,最后还是射不中红心!

(a)西方日历之修改

西方日历,乃罗马日历,在耶稣降生前753年开始。其历法简陋,准确性低落,也不知比上帝日历差了多少?后来改良岁实,定为365天,稍有进步,但仍比不上上帝日历,彼此的冬至节期还先后差了数个月!

及至耶稣降生前46年,罗马发起儒略历,每4年多加一闰日,平均岁实是365.25日,相当准确。使用了一千多年,但到了主历1583年,儒略历又差了10天,天主教皇格勒理(Pope Gregory)重新修改:每400年减少3天,平均岁实成为365.2425天,比起上帝日历之365.2422天,(只列到小数4位),每3000年只差一天!非常准确,成为全世界通用之公历。

(b)华人最先确定冬节日子,乃是使用垂直的圭尺。但因垂直技术问题以及缺少冬至日影(冬至首两三天,往往无日影)等等,致使准确性低落。

经过一些年代,增进圭尺垂直技术,测量日影之精度,以及加入冬至前后多日之日影,甚至一连多年之测量,就在主前400年,成立著名的“四分历”,其岁实=365.25日,有如儒略历之准确性,但华人早了三百多年。

过后不断地修改,包括圭尺之高度,以及衡定等问题,郭守敬乃在1281年,获得岁实=365.2425,其准确性,正因于格勒理历一样,非常准确,但是比格勒理早了300年。若继续用郭守敬的计算方式,相信也必会引起12月21日之变化。

4. 朝廷重大之冬至郊祭

 

每年冬至之日,中国当时的朝廷总举行一个重大的感恩赎罪仪式。

事前皇帝先洁净自己,并观察一牲畜,以确定它没有任何疾病。

在冬至日,皇帝带一大队,出京城东面郊野,高山之处。皇帝亲自主持仪式。最先向上帝迫切祷告感恩,之后,求上帝赦免人民之罪,并赦免他统治失败之处。最后他亲自杀其牲畜,鲜血喷满他龙袍,但他也不在乎,乃带队回京。

在每个朝廷中,当皇帝父母过世时,国家一切礼仪,都一律必停止举行。惟独此重大的冬至郊祭,都必须照常进行,其重要性在此可见!

5. 冬至郊祭之矫正

根据《史记》,从黄帝直到周朝之漫长历史里,每年朝廷举行之郊祭,总以上帝为至尊。及至后来产生了多神信仰,多年的郊祭,虽仍继续举行,但仪式已不再纯粹了。

到了明朝,朝廷发觉到郊祭仪式,已不照祖先们所举行者,乃在北京建一天坛,只为敬拜上帝之用。在其祷告文中,提到上帝创造天地、日月星辰,以及人类等。皇帝面对上帝自称为臣,或仆人,或蚊蚁等。众侍从、大臣等,对此也都非常尊敬。一切祭品礼节等都须小心安排,不得随便。

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民国孙中山先生,热心基督徒,知悉过去数千年之冬至郊祭,乃是代表性质之仪式,既然“正式”之上帝赎罪羔羊,耶稣基督,已经在十字架上完成赎罪大工,乃停止今后的郊祭。

6. 值得庆祝之冬节

冬节纪念华人祖先,乃华人团圆传统之开端。

在数千年的历史里,每年冬至总杀无疾病之牲畜,以求上帝赎罪。

冬节更连接着圣诞:耶稣基督,无瑕无疵之上帝羔羊,降世为人,甘心愿意负担世人罪恶。

——莫放春秋佳节去。

反应

 

牧羊人

刻意留下一些

文:刘爱佩

弟弟住在沙巴时,一家5口生活只靠弟弟微博收入支撑,家人不时供应一些,减轻他生活上的压力。自从弟弟回天家后,留下妻子和3个尚在求学的孩子。每逢哥哥去沙巴都会带母亲过去探望他们,带些吃的喝的等需用品。大儿子中五毕业后,大家协助他离开乡区,在西马城里修读烘焙课程。希望他学有所成,日后能担负起照顾家人的责任。

《圣经》<路得记>谈到两个妇女相依为命——拿俄米和路得。拿俄米是个丧子的老妇人,路得是她的媳妇。儿子去世后,这位媳妇坚持要伴随家婆,一心要照顾她,但是,路得只是一个穷寡妇,如何支撑贫困?接下来的日子,何去何从?

路得决定到麦田里捡麦穗过活。根据当时的律法规定,田地的主人不可收割所有庄稼,田里掉下的麦穗,要留下任由穷人捡拾,包括孤儿寡妇,这也是当时社会照顾贫困者的制度之一。因此,路得依循律法往田间去。她来到一个富有地主——波阿斯的田地里,希望能拾取工人收割打捆剩下的麦穗。

不可欺负或羞辱她

波阿斯听闻路得对婆婆的善,他了解路得的背景与寡妇的需要,不但答应让路得在自己的田地里自由拾取麦穗,甚至还吩咐仆人善待路得,不可欺负或羞辱她。同时还愿意供应她水和食物,也不忘叫仆人特地从捆绑的麦穗里抽出一些,任由她拾取。

“她起来又拾取麦穗,波阿斯吩咐仆人说:“她就是在捆中拾取麦穗,也可以容她,不可羞辱她。并要从捆里抽出些来,留在地下任她拾取,不可叱吓她。”(〈路得记〉2章
15-16节)

波阿斯虽然是个有地位的大财主,但是没有夸耀自己的富裕,反而以恩慈善待穷人寡妇,他刻意留下一些的行动,是顾念穷人的需要,让穷人可以捡拾留下来的农作物度日。不仅如此,他还照顾路得的尊严,好叫路得能光明正大,丝毫不觉屈辱,轻松愉快捡拾田里麦穗。

波阿斯除了慷慨、慈爱,还展现大度。路得才能自由在麦田里走动,拾取足够的大麦,维持她与家婆的生活之需,更解决了生活困境。

智慧的行动

刻意留下一些,不仅是善意,也是智慧的行动。波阿斯遵行了当时的律法,尽的是本分,然而,他刻意留下一些是从心底里发出的怜爱,他叫路得不必往别人田里,安心在他的田里拾取麦穗。贫困寡妇因此得了安慰,她不必奔波往别的麦田拾取麦穗,生活就安稳多了。

你是否也曾为了帮助他人而刻意留下一些?我相信不讲奢华,不求档次的善行能带来不可预知的祝福。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