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净土法门三根普及
访陈义孝居士

中年以上的学佛者对陈义孝这个名字应有深刻的印象,他所编著的《佛学常见词汇》是当年许多学佛者查阅佛学的好工具。

难得因缘,在吉隆坡千百家佛教居士林的图书馆访问陈义孝,77岁的他老当益壮,对自身的净土信仰一点都不动摇。整个访问重点围绕在学佛与修学净土的心路历程……



一般人的学佛经验是“被度”,陈义孝反是“自度”。

陈义孝年少对佛教无甚接触。27、28岁时在吉兰丹工作,大概是宿世因缘,某天突然有强烈的意愿想成为佛教徒。过后他在新加坡认识了一位法师,于是搭火车南下,想皈依佛门,但对方表示他平时不做皈依,只有在卫塞节才办皈依。

因缘终究成熟,某天陈义孝走在吉兰丹的街头,看见了一张海报,是吉兰丹佛教会办弘法活动的讯息。“那时,我才知道自己住的地方竟然有佛教会,于是我马上去佛教会听法及皈依成为佛弟子。”

发愿深入经藏 
弘扬佛法



陈义孝成为佛弟子后,大量阅读经典。他感觉身边很多佛教徒其实对佛法不太理解,甚至连佛教会的理事会也不太懂佛教的义理,于是他发愿要深入经藏,向别人弘扬佛法。他在吉兰丹佛教会成立佛学班,开始弘法。第二年出版《佛学常见词汇》,这本书当年在佛教界轰动一时,成为许多学佛者的“字典”,让许多初学者能从中了解佛学名相的内涵与意义。

陈义孝早期学禅,为何在壮年转修净土?

“那时,我几乎在全国巡回弘法。我主修《金刚经》,讲‘我空’、‘法空’,但知道自己做不到,因理论太高深,下手不易!”于是在58岁那年,他自己告诉自己要修学净土。他深觉在复杂的未法时代,“净土”是佛为大多数众生量身订做的法门,三根普及。

净土法门修学容易功效好

“净土法门的特点是修行容易,功效好!不仅对自己好,对他人也好!”因此壮年的他,决定在修学路上换轨道,下半辈子致力修学净土,念佛成佛。

“佛教的重点在般若,我是以《金刚经》的理论念佛,能念佛的我(空),我所念的佛也空!”

陈义孝补充修学净土要具有信心与了解其意义。

“修行要认识自身法门的内容与意涵,净土法门是一句佛号具足万德洪名,具足一切功德,因阿弥陀佛当年在因地修行时,就发愿要成佛,九品度众生,其悲愿极大!”

他强调念佛在今世能逢凶化吉,在现世就获利益,而来世更能往生极乐,这个法门殊胜无比。

【深信佛菩萨加持力】

学佛虽不强调感应神通,但不否认佛菩萨加持的力量,这点陈义孝特分享其亲身体验。

1968年,他心脏病发,去马大医院扫瞄,医生表示当中3条主要血管阻塞了98%,很危急马上要开刀,不然会是要命的“计时炸弹”。“那时我在全马四处弘法,一心要为佛教育佛法奉献,我相信佛菩萨自会加持,决定不作手术,继续到处弘法。”现在他已活到77岁,身体很硬朗健康。他分享前几年到万里长城登山,他比许多年轻佛友的状态更好,成功登顶。去九华山朝山,也是一样,不感觉心脏有何问题。

“我相信这一切是佛菩萨的加持!”

多年前,他患上前列腺问题,面对小便困难的处境,每次小便要大半小时才能解决,一小滴一小滴的苦不堪言。于是有天他向佛菩萨祈愿——我要四处讲经弘法,小便不适很干扰,请佛菩萨加持!不久后,他要去中国旅行,太太提醒他小便不方面会带给别人干扰,他才猛然发现,自己的小便问题不知何时痊愈,自己都忘记了。

一心向佛得到加持

“我完全相信佛菩萨的加持与加披,万法唯心造,只要诚恳一心向佛,一定会得到加持。”他通过自身的病痛体验,对佛法对佛力更加毫不质疑。

陈义孝一边用口弘法,一边用手书写,将身心彻然奉献给佛教与佛法。“只要对佛有信心,一切困难皆不成问题,自会获佛菩萨庇佑!”

【解读须弥芥子】

陈义孝四处弘法,有年到中国某大学分享,他对现场学生表示佛教比物理更物理、比化学更化学、比科学比科学。他以《华严经》最难令人理解的“须弥芥子”——“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意为大的东西能含藏小的,小的也能含藏大的)。

“我当时举例,天空是无限大,地下的人是多么渺小如微尘,但人只要心里想太空,太空就会浮现在脑海,这证实大的能容纳小,小也能容纳大。”

陈义孝用科学方法引导人去理解佛法深意。

【念佛往生靠信愿】

关于现代许多学佛(念佛人)在修学上容易起退心,有何看法与建议?

“修学佛法要对信仰殷切真诚,很多人学佛无法上路有两个主要因素:信心不够,以及修行不如法,见解错误。修学佛法要有信心以及要以正知正见修学!”

陈义孝感叹现在念佛的人很多,但懂得念佛的人其实不多!“我们不是靠念佛往生,是靠信愿往生,愿力很重要。佛慈悲怜悯一切众生,只要众生真正发愿往生极乐,自然会与佛的‘四十八愿’感应道交,临终时佛必接引。”

他强调只要我们发愿,既使我们不是“好儿女”,但佛慈爱如父母,必然接纳接引。

义理不同 终点一样

佛教有四万八千法门,初学者要如何择法修学适合自己的法门?

“学佛要深入经藏,每一部经所表达的义理的方法有所不同,但其终点是一样。净土强调佛对众生的慈悲,不舍一个众生,只要众生有信心,必不遗漏。‘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彻底展现了阿弥陀佛对众生的无限慈悲!”

他对净土的信心坚如盤石,绝不动摇。

“很多人只教人念佛,但没将净土的精华奥妙告诉人家,因此有人越念越烦恼。”

陈义孝对念佛人的劝勉是:要对佛有信心,要对佛法有足够认识。修行如法,自会产生坚固信心。

从陈义孝老居士身上,我看到一位学佛者或念佛人的动人风范与典范。

反应

 

登彼岸

以爱熄恨

图/文:明吉法师

世间有一句话谓:“君子报仇,十年未晚”,认为在受到侮辱而没有能力报复之下,可以忍辱直到自己可以复仇的因缘成熟。然而,在佛陀的眼里,遭遇仇恨,再报之于仇恨,只会没完没了地纠缠下去。其实,恨并不能止息恨,唯有爱才能熄灭恨。

仇恨是因为嗔恚的行为引起的后果,伤害别人者可能是因为利益、嫉妒等原因,而做出的不智的行为。其实,在嗔恚时乱发脾气,往往会造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损人害己行为,即伤害自己的健康,又和人结下仇恨,实在是双输的事情。

佛教徒不是被虐狂,并不是麻木不仁,他们知道别人对他们的敌意及做出的不好行为,但是他们也知道这是对方的贪嗔痴而引起的行动,所以,在应对这种局面的时候,他们是以智慧及慈悲去应对。

正如我们面对一个因贪婪失去理智的狂人,并不是与他互相伤害,而是理智地应对他,怜悯他的愚痴,拓展自己的慈悲心。因此,君子应以爱来消弭仇恨,放下十年报仇未晚的仇恨心,这样的行为即宽恕别人,也放过自己,才可算是真正的君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