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降服务费促进电子支付/江振鸿

我国银行公会日前宣布,为了鼓励客户从现金交易转为电子支付,一些银行将对使用银行柜台服务、现金存款机(CDM)、现金循环机(CRM)及支票存入机(CQM)的客户征收费用。

虽然在经过了不少反弹后,相隔一日,该会再次宣布将停止征收有关费用,但是从以上这些所谓的措施来看,银行界在促进我国电子支付的努力似乎不够周全。



第一,一名商家,尽管是多么响应无现金社会概念及电子支付,在其生意上已提供了足够的电子支付便利及设施,以供其顾客使用电子支付,但是,一旦有一些顾客还是选择使用现金或支票来付账,却不是他所能掌控得了的。

所以,银行对这些得使用现金存款机或支票存入机来汇入生意上所收到的款项的商家征收费用,对于推动及鼓励电子支付,恐怕于事无补吧?

第二,提及电子支付,相信大家脑海中出现的都是近几年来因为中国强大消费力量的崛起,而广为人知的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及近期风头甚劲的本地电子支付系统。

然而,不少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是,在我国存在已久的信用卡和付账卡,其实也可算是其中一种电子支付系统。



不过,电子支付在我国逐渐普及化的今天,仍然尚有不少尤其是那些老字号商家坚持现金收费。

只接受现金交易

几周前,我趁着周末带家人到某家驰名的老字号火锅餐馆用餐,当用完餐要付款时,方知那家餐馆只接受现金交易;在现金不足(两百多令吉的账单)的情况下,我得马上驱车到附近四处去寻找银行提款机,以便提取现金来付款,令到我狼狈不堪。

所以,一些人士如我,尽管有多么支持无现金社会概念及电子支付,可是在消费时却遇到一些坚持现金收费的商家,是非常无奈的。

当然,这些商家也是有其难处。

且不论设立电子支付系统设备及平台所需的那一次性费用,每次电子支付交易时所需缴交的那若干百分比的服务费,恐怕将蚕吞了一些商家一大部分的蝇头小利。

而最重要的是,电子支付那长达数个工作天的还款结账日,更是那些小本商家资金流动的致命伤。

此外,银行公会也提及,我国银行界已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必要的基本设施和系统,以促进电子支付的发展。

然而,我想这些电子支付尤其是跨银行直接转账服务(IBG或IBFT)之所以得以在我国大行其道,恐怕并不是其设施和系统有多好,而是有关方面大幅度降低了这些转账的服务费用!

所以,银行征收这项使用柜台服务、现金存款机(CDM)、现金循环机(CRM)及支票存入机(CQM)的费用,固然能促进电子支付,不过,与此同时,是否也可以向那些坚持现金收费的商家下手,通过降低电子支付系统设备和付费平台的费用,及降低每次电子支付交易的相关服务费,并减短电子支付的还款结账日,以鼓励这些商家推行电子支付系统?

记得在当年油站拒绝接受信用卡付款风波中,有关方面所采取的解决方案,即银行降低油站业者信用卡交易的服务费,就是一个好例子!

反应

 

名家专栏

勿分享银行密码/股悦

据国家银行进行的财务能力和包容性调查显示,国人在数字金融素养方面的水平较低,甚至有人还会分享自己的银行密码。

随着金融科技的普及化以及便利性,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上银行或电子钱包来进行各种交易或管理日常财务。

然而,数字金融也伴随着潜在风险,从调查显示,15%的青少年曾分享自己的银行密码,或导致他们成为网络诈骗或洗黑钱活动的目标。

这一问题凸显了数字金融素养的重要性,也提醒人们加强对个人银行信息的保护。

银行密码是进入个人账户的“钥匙”,一旦泄露,不仅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财务损失,甚至可能面对法律问题。

银行账户中的资金是个人的财产之一,一旦密码被他人获取,他们可以未经授权地转移资金、进行支付或购买,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账户因分享银行密码而被盗用,这些损失往往很难追回,特别是在用户未采取适当安全措施的情况下。

与此同时,银行账户通常与用户的其他个人信息相连,分享的银行密码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并冒充用户身份申请贷款或信用卡,进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涉非法活动麻烦大

更严重的是,在某些情况下,泄露的银行账户可能被用于非法活动,如洗黑钱或资助犯罪。

即使用户并非直接参与,可能面临冻结账户,甚至可能涉及警方报案或法律诉讼,过程既耗时又令人感到压力。

曾经就有一位学生,因分享了银行密码给朋友,并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将账户用于支付在线购物,结果造成该学生账户资金的重大损失。

不仅如此,不法分子还通过该账户进行非法交易,导致该名学生在警方调查中被列为嫌疑人。

保护密码是法律责任

这一案例说明,即使是信任的人,也不应该分享银行密码,而保护密码不仅关乎财务安全,也关乎法律责任。

为了保护个人财务安全,大家应该设置不易被猜测的密码,且避免在其他账户重复使用密码,确保每个账户都是唯一的密码。

更重要的是,定期更新密码可以降低密码泄露后的风险,特别是当用户怀疑密码可能被泄露时。

不仅如此,更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或回复要求提供密码的邮件和短信,正规的金融机构不会通过这些方式索取用户密码。

在数字金融时代,银行密码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财务和法律安全,大家都需要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的账户信息。

记住,密码是保护财产的第一道防线,只有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并提高警惕,才能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