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赵德胤
电影生命 无法切割

《再见瓦城》让赵德胤在台湾的电影界获得不少的掌声与奖项,他分享拍《再见瓦城》的过程,以及台湾这块土地所提供的养分。



《再见瓦城》获掌声奖项

《再见瓦城》让赵德胤在台湾的电影界获得不少的掌声与奖项,它获第73届威尼斯影展欧洲电影联盟大奖最佳影片、法国亚眠国际影展最佳影片、并入围第53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他更获金马奖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该片的男主角是柯震东,他也凭此片入围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再见瓦城》是赵德胤首部从独立制片转为商业长片电影,并选用明星出演,为何会转型?

“我想选择面对挑战,我还年轻,不能一辈子同样的方法与模式拍电影!之前我以少数资源,用极短时间完成电影,但《《再见瓦城》全然不同,属较大的制作,有熟悉的偶像明星,而一般人总觉得偶像不会演戏,但身为导演有责任去调教演员,于是我大胆选用柯震东为男主角,逼迫自己去面对改变。”

他坦言事先有与柯震东谈条件。“我不允许他在这段期间接任何广告,并要去缅甸住2个月和泰国4个月,还要学缅甸语,这在一般华语片很少见,但在好莱坞就很普遍,因中文电影的演员一般不会如此去适应与迁就,然我认为每项专业都必须坚持。其实这部戏严格来说也不是商业片,呈现的方式也不是一般观众可接受的,它只是导演想要去表达自己身边的故事。”



压力来自演员

《再见瓦城》制作成本高达150万美元,加上宣传费很高,但赵德胤表示真正压力来自演员,演员能不能演好,像不像当地劳工,这才是挑战,难都高,演的不好就没有说服力。后来,成绩证明了一切,收获很正面,拿很多奖,运气不错,投资资金都获得回收,过后还安排在全球不同地方,甚至在欧美上映。

台湾提供成长养分

询问赵德胤,哪部电影是他的心头所爱?

“拍电影对导演而言,就像亲自生育小孩,自己最明白每个孩子的特性,当中或有不尽完美与遗憾,但人只能往前看,不能回头,永远是下一部会拍得更好!”

至于前几部影片的手法予人感觉类似记录片,并都以缅甸为主题。对此他回应:“因为缅甸的题材,用纪录片方式呈现令比较真实,较能呈现表达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境况。下来的作品,我会作新尝试,逼自己去做一些害怕与陌生的东西。不能怕挑战与怕失败被人笑,不能一辈子拍缅甸的题材。”他手上现有几部片子在筹备,有以台湾60年代为背景;也有在中国取景的科幻片,还有一些纪录片。“我想尝试不同风格,拍一些不熟悉的题材!”

对赵德胤而言,电影是生活不可切割的一部分。“我几个大部份时间都在拍电影,每天思考的东西总与电影分不开。”看来电影与他的生命已结合一起。

另,赵德胤很感谢台湾这块土地,提供他生命成长与拍电影的养分。他感恩台湾电影前辈侯孝贤与李安对他的提拔。他表示缅甸虽是他的故乡,但他对台湾的感情已无法分割。“在台湾,我会思念缅甸,但回到缅甸,又忘不了台湾。对我而言,思考层面与观点的养分多来自台湾,学习以‘知识分子’的角度来思考缅甸以及生命的问题。”他强调台湾是一块特殊的土地,是华人艺术创作的重要基地。“我希望以台湾为基地,对世界作观察与衔结。”

电影启蒙来自英格玛褒曼

赵德胤分享拍电影的重要启发来自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褒曼(Ingmar Bergman)。

那时他上网学习如何拍电影,买了一大推书与DVD。“那时我在看英格玛褒曼的《野草莓·Wild Strawberries》,看不太懂,电影讲一个老人面对死亡要离开世界的情感思维,死神找上了他。看的时候像在做梦,像梦回自身小的时候,因此喜欢上拍电影,觉得电影与真实人生其实并无差别。”

反应

 

娱乐

江汉不再来也

岁未,似乎是“送旧迎新”的时段,许多艺人在选在这时段离开,包括江汉。



有关江汉的去世,媒体的报道都以他是无线艺人的身分为主线。其实江汉真正辉煌与最亮丽的时刻是在长城与凤凰两家电影公司的时光。

当年年轻俊俏的他,是长城与凤凰的当家小生之一。他与太太王小燕合演的《海燕》,当中许多歌曲仍教人印象深刻。

《我来也》让江汉成名

让江汉成名的是电影《我来也》,他在片中饰演劫富济贫的侠盗,红极一时,其侠盗的英姿与主题曲传诵一时。由于电影叫好又叫座下,于是拍了续集《我又来也》,依旧大受欢迎。

岁月变动,左派电影在香港渐渐落后,江汉于1979年加入丽的电视演出,丽的电视后易名亚洲电视。1992年他转投无线电视至今,主要演父亲和成功人士角色。



这回,江汉真的走了,不会再来。“我来”侠盗或许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劫富济贫。

江汉——永远的我来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