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贸赤归咎前任 朝核硬不起来
美媒批特朗普奉承习近平

习近平派出数百位专家研究特朗普,彻底掌握其习性。

(北京10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的交锋,今天已经从北京移师越南的岘港,但美国媒体检视特朗普访华行程的工作刚刚开始。不少美国媒体批评特朗普“奉承”习近平,在贸易赤字和朝鲜核武问题上都表现软弱。

《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周四对习近平大加赞扬,还把美国不断扩大的对华贸易顺差归咎于自己的前任,并表示他相信习近平能够缓和来自朝鲜的威胁。



报道指,特朗普这次访问典礼不少,但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性成果,特朗普的这番热情洋溢的话表明他在自己打的赌上双倍下注,他赌的是通过培养与习近平的个人关系,他能推动这位中国领导人对朝鲜、以及在贸易问题上采取有意义的行动。

在公开场合,特朗普表现出一种特别尊重中国的样子,尊重的程度对一位来访的美国总统来说几乎前所未有。特朗普不仅没有在贸易问题上攻击习近平,还反而向他致敬,称习近平领导的国家让美国“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则展示了一种平衡,标题为“在中国,特朗普用狠话和恭维来跟习近平花言巧语”,导言写道,“在中国的第二天,特朗普把他跟东道主(习近平)的亲热和他在朝鲜和贸易问题上的狠话共冶一炉。他表示,他要责怪他的前任而不是北京造成了‘非常不公平的和倾斜的’美中经济关系。”

彭博社则称,特朗普和习近平是“双输”,因为二人忽略了中美双方都忽视的许多问题。

库什纳意外现身



另一方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早上9时许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欢迎仪式时,原本传出不会到北京的“第一女婿”库什纳,却以白宫资深顾问身分,与美方官员出席欢迎仪式。

中方的欢迎团队更是盛大,出动政治局常委汪洋,以及杨洁篪、刘鹤、郭声琨等5名政治局新贵,还有一名上将,6名部级官员。

特朗普长女伊万卡与夫婿库什纳是中美关系的关键人物。特朗普这次亚洲行,伊万卡并未全程参与,日前已从东京脱队。

习近平派350专家

摸透特朗普习性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首度访问中国,中国“如临大敌”。

美媒报道称,据悉中国动员近350位专家,秘密且彻底地研究特朗普的相关资讯与喜好,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完全掌握特朗普的习性。

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9日刊文称,位于中国北京西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西山指挥所,有个特殊政府任务小组,代号“天空心”(Skyheart),囊括近350位专家,日夜不休地分析所有关于特朗普的信息,包括他的习惯、喜欢与不喜欢的东西、读的书、看的电视节目、饮食偏好、喜欢的衣着与品牌等。

文章称,“天空心”成立于2012年,专门为中共高层和军事领袖搜集及分析外国领导人的情报。这次总动员分析特朗普的信息,汇整成报告供习近平参阅。

“天空心”分析的信息相当精细,平常被认为是枝微末节的事,也可能是重要的情报参考。该单位也会检视特朗普所有的影片及照片,寻找关于特朗普个性的线索。

反应

 

言论

中国冲击的机遇/南洋社论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11月间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高端访谈》专访时,称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个“珍视友情,内心充满热忱的国家领导”,还说他“对像马亚西亚的小国给予充分尊重”。

安华强调将继续致力与中国经贸投资的合作,将合作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包括数字化、人工智能、半导体和绿色能源等高科技产业。

在当前世界局势动荡,中美战略博弈持续升级之际,安华倚重的却是与中国睦邻友好、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

因为马中建交50年,双边贸易额不断创新高,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及达成签署协议后,将加强市场对接,扩大合作和增速发展。

中国仍不断创新记录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还是那个移山倒海,疲于奔命的中国;2024年结束前,中国仍不断创新记录。

全长22.13公里,贯通新疆天山南北的天山胜利隧道,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建成;时速400公里的高铁成功亮相后,还在加紧研发时速达1000公里的新一代“超级高铁”。

当美国散播“二次冲击”的中国威胁论,挑拨其他国家“去风险化”及“去中国化”时,与中国邻近的东盟各国,奉行等距外交政策的马来西亚,要与不断变动中的中国好好相处,更要抓紧此战略机遇,推进变革与转型。

中国的第一次冲击,是中国制造的低端消费品像海啸般席卷世界;中国的二次冲击, 是以新能源、电动汽车及信息科技为代表的新一代中国制造再席卷而来;然而借助中国的绿色能源部署,可以帮助我们加速绿色转型。

符合国家利益战略

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金砖国家产业优势的互补合作,还能促进马中双边产业互联体系;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更能帮助我们提升竞争力,促进创新升级。

与中国友好是正确及符合国家利益的战略,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要同步推进体制改革,就必须遏制投机政客恣意制造争议和问题纷扰,趁机喧闹任意操弄“中国恐惧症”,破坏团结与社会和谐。

日本人在《激流中国》让人看到“翻涌着潜流”的中国;韩国人在《超级中国》让人看到惊叹的中国, 还有外国摄影家在《镜观中国》那让人惊讶的视觉中国;我们还得从中国的冲击,抓紧机遇,阔步前进。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