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气候变化料持续至2月
副揆促各州提前疏散灾民

(甲抛巴底6日讯)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说,由于第二波及第三波气候变化预计持续到明年2月,各州政府必须作好全力准备,以提前疏散水灾灾民。

他说,政府将善用气象局取得的所有气象预测数据,让灾民能在豪雨或强风发生前一周疏散。



阿末扎希坦言,今次槟州大水灾,气象局没有在第一时间把这方面的信息传达给槟州政府及相关单位,否则在有防范之下可把损失降至最低。

“我并没责怪任何人,因为这是天灾,希望此次大水灾事件可作为借镜,以便有助我国未来应对灾难。”

他今日巡视柏淡英达国小临时疏散中心后,在记者会上这么说。阿末扎希说,作为国家灾难管理委员会主席的他,将使用甘马挽水灾管理蓝图模式,因为这模式可在发生前的一周作出预测,疏散行动将在3天前进行。

他也指这次的赈灾行动速度有点慢,一些地区二度发生水灾后,救援队伍才赶到,希望这类情况不再发生。

救灾行动得7分



阿末扎希指出,槟州灾民的设施及援助处于7分(满分10分)。

林冠英指出,槟州政府将给予中央政府全面配合,确保每名州内灾民得到应有的援助。

“我感谢阿末扎希取消7项原订行程,以便能亲自巡视州内严重水灾情况。感谢他的到来,也感激他所宣布的数项援助。”

他说,英国王储查尔斯伉俪官访槟州的行程将交由其他行政议员陪同,目前其首要任务是带领槟州人民渡过难关。 

军人分发救济品予大英义学园市政厅组屋受灾居民。

峇东埔区设17疏散中心

再迪说,峇东埔区的灾情极严重,有些地区水高达4尺,当局设了17个疏散中心。

他指昨日原本只有13个疏散中心,但由于今天有涨潮,让疏散中心增至17个,受影响的灾民估计有5000人。

一些地区如甘榜柏拉都哇、峇东拉哇、瓜拉孟光、甘榜特鲁斯、甘榜敦沙顿等,都是水淹4尺。

171107ll1a2 noresize

 

反应

 

言论

绿色转型的关键时刻/骆雅蕙

2024年,马来西亚的绿色转型既是万丈雄心,也是万般挑战。从国家气候变化政策2.0到气候变化法案的落地准备,再到碳税、禁塑与能源转型的热议,听上去气势如虹,但落实却如履薄冰。

展望2025,政策浪潮将深刻撼动我国的经济根基与社会肌理。

碳税政策迈入强制执行

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气候变化法案的实施。碳税政策从试点阶段迈入强制执行,理论上,“谁污染,谁付费”,高排放企业该为污染埋单。可一旦这把“悬剑”落下,政策的执行将带来深远影响。

高排放企业可能痛失竞争力,尤其是中小企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恐怕会因此承受不小的冲击。政策设计需要精准平衡,在推动环保的同时避免过度压垮经济基础。若处理不当,失去平衡的碳税政策只会成为杀鸡取卵的自毁之道,企业倒下,就业市场也难幸免。

接下来是环境、社会和监管(ESG)披露强制。这项政策要让企业“亮底牌”,为投资者提供清晰的环境数据。对大企业而言,环境、社会和监管披露只是一次技术与资源的“体能赛”;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却可能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挑战。

数据披露所需的技术和资金,远非所有企业都能轻松应对。在技术短板和资金不足的背景下,政府如何设计执行标准,如何拿捏节奏,将决定政策能否成为绿色转型的推动器,而不是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枷锁。毕竟,政策的背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生存战。

最低薪金的提升,是2025年另一场必然的经济冲击。尽管工资上涨有助于改善劳工福祉,但随之而来的企业成本压力不可小觑。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面对工资飙升,不得不通过裁员或加速自动化以削减人力开支。

短期内,政策看似实现了社会公平,但长期来看,却可能带来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社会的每一步进步,往往伴随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政府需要直面这一矛盾。

我国雄心勃勃要成为东南亚的数字中心,但高耗能的数据中心,靠的是廉价电费和传统能源在撑门面。风能、太阳能、氢能这些美丽的词汇,充斥在国际论坛上,但国内的投入却乏善可陈。

政府推动碳捕获与储存(CCS)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虽对,但如果无法解决技术瓶颈,所有雄心壮志都不过是纸上谈兵。

塑料污染治理不尽人意

我国作为化石燃料出口大国,其“低碳梦”与“石油依赖”之间的矛盾,犹如一边戒烟一边靠卖烟生存——自相矛盾,不言而喻。

塑料污染治理是2024年的高调议题,但实施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禁塑令推进缓慢,消费者习惯与企业适配滞后。

新环保法要求回收塑料包装并加税,但企业缺乏动力,回收体系依旧薄弱,政策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循环经济蓝图虽美,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目标难以实现。

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缺乏强制性,试行阶段进展缓慢,2030年40%回收率目标恐难达成。

替代方案成本高昂,生物降解塑料的效能尚存疑,绿色转型要有决心,更要务实行动。

2025年,马来西亚将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这是一个展示气候领导力的机会,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要通过推动东盟碳市场和跨境能源共享来确立我国在区域内的绿色领导地位,前提是国内的绿色转型能够取得实际进展。否则,再美好的外交宣言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2025年,将是马来西亚绿色转型的试金石。雄心与行动之间,差距只是一步。无论是碳税、环境、社会和监管披露,还是能源转型,每一个决策都深刻影响经济脉搏。

勇者突围,弱者被淘汰;稍有犹豫,未来只会远去。要么在挑战中找到机遇,要么在拖延中迎来危机。此时此刻,历史已开始书写。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