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张翔坚:从小灌输
华校是中华文化摇篮

参加2017年第六届东彭区华小学生中华舞蹈观摩会的全体队伍。

(关丹5日讯)彭亨华校董联会秘书张翔坚认为,华校肩负着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成为中华文化艺术的摇篮。他说,推动和发扬中华文化精髓,让孩子们从小就认识及接触中华文化,往后的日子才会爱护它,继而传承它。

灌输人文教育



他昨晚代表交通部长拿督斯里廖中莱特别助理拿督王剑辉为一项由东彭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办的2017年第六届东彭区华小学生中华舞蹈观摩会主持开幕 。共有13所学校,16支队伍参加这项观摩会。

张翔坚呼吁华校的领导们,把一部分资源放在推动中华文化的活动和工作上,让我们的孩子在学校除了求学求知,在人文教育方面也取得平衡的发展。

“大家必须紧记如果空有突出的学术的表现,但是对本身的文化毫无认知,这对民族来说绝对是一项危机,本身的文化最终也会逐渐走向没落。”

开幕嘉宾代表张翔坚(右二)从张振明(左二)手中接过纪念品,左为覃贵有及范潆月陪同。

张振明:产假或荣休彭州华校缺11教师

东彭发展华小工委会主席张振明指出,近期华小面对产假老师拨款问题,代课老师委任状不足,当务之急,学校董家协必须自付聘请代课老师薪金,以便缓和老师缺课的问题发生,在缺乏周详规划的情况下,学生受害最深。



“我们希望教育部能实行妥善,让州内师资问题不再出现,让学生安心学习。”

他说,彭亨州华校因缺乏11位教师,在副教育部长及与教育部的协调,李妮达督学努力争取,师资不足问题,暂时有所改善及缓和。

“但随着老师陆续荣休,严重的师资缺乏问题难保不会出现。”

众嘉宾主持亮灯仪式。
获得最佳表现奖的队伍(中菁华小)。

反应

 

要闻

【独家】近10%华中校长不谙华文 缺口一开 前景堪忧

(吉隆坡18日讯)《南洋商报》探悉,最近一项调查发现,全国约有7所国民型中学(华中)的校长是不谙华文华语,或占华中总数近一成。

师资短缺的问题严重,华教工作者和关心华教者更担忧,全国81所国民型中学(华中)的校长须谙华文华语的基本要求,是否已不存在?

这个小缺口会不会形成一个大缺口,导致华中的未来继续出现变数,进而或会导致华文学习气氛低落?

可靠消息说,由不谙华文者掌校的华中,东海岸有3所,西海岸或已有4所之多。

消息形容,要消除这种情况,教育部须负全责,避免有官僚作风,停止委派不谙华文者来华中掌校。

马来西亚国民型华文中学发展理事会副秘书余开云受询时说,东海岸有10所国民型中学,分别是文冬有启文、公教;劳勿有中竞;立卑有中华;文德甲有华联;关丹有丹那布爹;直凉有华侨。登嘉楼有中华维新;吉兰丹有中华、中正。

针对不谙华文者掌校一事,他说,他已多次提出这些问题,不过,华社在关心之余,实际行动还需要进一步的推动力。

“除了希望各华中董事会与家教协会更认真处理上述问题,及时提供资料,我们也希望政府能采取补救方案,确保华中的未来。”

董事会推荐人选被挡

余开云是彭亨华校校友会联合会(彭校友联)创会会长,也是东海岸的国民型中学联络人,他强调这方面极需要各华中的董事会配合,才能进一步掌握各项资料。

“教育局委派不谙华文的校长,让董事会为难及难以接受,造成行政上有诸多不便。据知董事会经常都有推荐适当的校长,但都不被教育局接受。

“目前我们必须正式看待,虽然魏家祥担任教育部副部长时,有公函通令各州教育局,国民型中学的国语名称用“SMJK”,但是教育局委派校长,行政人员及教师,公函都用“SMK”,这是华中董事会要特别关注的。同时被委派的教师也有些混淆,他上任的中学,是SMJK还是SMK。”

他形容有关方面名不正则言不顺,希望国民型华文中学董事会也应关注名称的正确。

吁校董捍卫主权传承传统

彭亨董联会秘书长张翔坚受询时表示,他也关注到国民型中学有不谙华文者出掌校长职,他希望这个现象能获得各方的关注。

他说,政府目前的拨款已没区分全津贴或半津贴,这是好现象,不过,校长的基本要求是一项隐忧及极为头痛的问题。

“因为华裔老师的人数已明显不足,七除八扣后,或因资历不够而不能上任,或因不想面对压力而不接棒,最后,导致华中的前景难以想像。”

他强调,当年中学改制为国民型中学时,董事会有明文规定的主权,希望董事会捍卫及充分落实,传承一贯的传统。

他也引述2017年,时任副教育部长拿督张盛闻发出正式公函,全国81所国民型中学都正式获得正名为:“国民型华文中学”(SMJK),简称华中。这是因为过去一些国民型中学或因有意无意或因董事会没有认真看待,让国民型中学的官方名称称为SMK , 和其他马来中学一样。

他说,国民中学(国中,SMK), 和国民型中学(华中,SMJK)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包括华社领袖都搞不清楚,必须加以广传纠正。

另一方面,本报联络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马汉顺医生,但至截稿前未取得回复。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