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数字不是用来自我安慰/许国伟

民主行动党元老林吉祥日前出席选区的中秋园游会活动时,对囯内经济发展发表了看法。

他说,虽然希盟执政后须收拾国阵政府遗留下来的烂摊子,但国家经济方面的表现没有太差。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显示,我国经济处于良好状态,“在2018年公司治理调查报告中,我国在12个亚太国家中排名第4,比2017年跃升了3个排名。”

他也说到,如何处理社会和治理的问题将是希盟政府的挑战。

这一番话,林吉祥不是第一次说了。

翻开记录,他在7月31日发表,题为“尽管有悲观的预言和前朝政府遗留的问题,但过去一年中,希望联盟政府的经济表现并没有太糟糕”文告,就有了这内容。

这也意味,同样的内容,林吉祥在时隔两个月的时间里,重复地说。



国家经济是否处在良好状态?官方提供的数字可以很漂亮,但人民的感受是最直接的。

百姓生活不容易

国库研究院去年发布的数据指,我国的贫富差距扩大了。虽然我们不至于路有冻尸骨,但朱门酒肉臭是存在的。

即使没有”路有冻尸骨”,但多数小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情况是如何?一句话:不容易!

根据之前国行的调查,国内有440万人或超过一半的劳动人口,薪资每月只有2160令吉或更低。当局更直言,对每月收入低于2000令吉的家庭而言,超过95%的收入是花费在食物等日常开销上,几乎没有储蓄,进而影响累积财富的能力。

根据国库研究院在2016的调查指出,收入低于2000令吉者,收入94.8%都用在开销,所剩的钱只有区区76令吉。

所以,即使政府公布的数字漂亮,但不少国人可能还是感受不到,最大的原因就是生活捉襟见肘,甚至是入不敷出的窘境。

但是为什么掌权的当官的还是认为,经济不错呢?

有时不尽然是因为他们不知民间疾苦,而是硬是要强要脸。

就像2017年前朝国阵时代,时任财政部秘书长莫哈末依万一直声称国家经济在纳吉领导下会强稳增长,所谓经济不好,人民生活辛苦,只是一小部分人制造的噪音。

其实,不论是前朝国阵政府,或是当今希盟政府,都有不少高官喜欢拿经济表现数字来证明经济不错。但是,数字的功能只是这样吗?

2016年,蔡英文竞选总统时有句名言,她说自己不会是数字总统,因为数字是用来找施政问题,不是自我安慰的。

显然,经济数字多的是,执政的要从中挑出对自己有利的数字不是难事,在野的要从中挑出对自己有利的数字,当然也不是难事。

那么有什么是困难的?有!那就是当你从在野变在朝了,掌握权力了,依然没有忘记“数字是用来找施政问题,不是自我安慰的”。

只有这样,才能知民间疾苦,提出解决民间疾苦的政策,而不是一再重复说国家经济不错的空话。

反应

 

言论

重典只是第一步/许国伟

俗话说,治乱世用重典。那么,治霸凌用重典,有效吗?政府在国会提呈2024年刑事法典修正法案,來应对任何形式霸凌行为,包括网络霸凌。

这次修正案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加重霸凌的刑罚,即坐牢最高1年或罚款或两者兼施;如果导致受害人试图自杀或自杀,加害者的刑罚可达坐牢最高10年或罚款或两者兼施。

加重刑罚多少能遏止

加重刑罚,多少能遏止霸凌恶行,但不是全部。

电影或电视剧中,有着不少校园霸凌、职场霸凌和网络霸凌的片段。別以为这只是剧情,现实中的霸凌也是如此,甚至更严重。

为什么影视中霸凌別人的校霸或者霸总,能一脸恃无恐?因为,他们有特权。

这些特权都跟他们本身或家族,拥有的身分地位财富权力有关。

所以,他们不担心霸凌別人会有什么后果,也不怕受害者报警或控诉。

因为他们知道,背后的势力都能替自己摆平;就算报案也能吃案,就算诉讼也能无罪。

所以,修法加重霸凌的惩罚,只是第一步,让霸凌的代价变大,让施暴者需掂量掂量。

但是,如果司法和检控不加力,甚至不公道,施暴者依然有特权能逍遙法外……

修法,也只是修了个寂寞。第二个是新增条文,立意虽好可有个Bug。

法案新增的第507E条文,规定任何人通过任何方式发布、传播或公开他人身分信息,意图引起对方困扰、痛苦、恐惧或焦虑的行为均属犯罪。

这段法律字眼挺拗口,说白了就是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已经成为网络世界一大杀器,一旦遭到肉搜爆出个资,随即而來各种骚扰和威胁甚至是网络公审,都会把人逼得线上线下无处可逃。

新增条文或存在Bug

这新增条文虽然是要减少和遏止人肉搜索带來的问题,但可能存在个Bug。

假设,有权有势的A恶意霸凌B。虽然B报案了但案子被A利用特权压下,刚好C拍到过程就把录影/照片放上网,引起关注。

最终在舆论压力下,警方调查A的霸凌行为;但是A反过來指责C发布传播公开他的身分信息,引起他困扰、痛苦、恐惧或焦虑……

结果C也遭扣留调查。当然,这纯粹只是假设,现实未必真会发生。

就像电影《第廿条》的经典台词说的: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用重典治霸凌,也该是如此。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