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须兼顾增长与通胀/胡逸山

上周谈到美国联储局在未来一段日子里的“缩表”(即逐步“放出”过去十年来在也首先在美国引起的环球金融危机后,该局为“扶市”而购买的资产,换取市面上流通的“现金”),主要还是该局(其实是美国中央银行)认为美国的经济业已基本上重新上了轨道,而现时(美国)市面上流通的“多余”的钱,更会造成通货膨胀,所以应把这些钱重新“吸纳”回联储局里。

我一向认为,经济学可谓是心理学与社会学的最佳实践标准。西方普遍认为,如人口袋里闲钱(现钱)多了,心与手也就痒了,要购买更多有的没的货品与服务了,所以社会整体的消费也就高了,那么经济间接地也被刺激了起来,得以提升。



但在一个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里,大多数的价格,都是依照市场自我调剂的规律与讯息来定的。钱多了,要买更多东西了,哪意味着经济学上的其中一个要素“需求”也就增加了。

但如相对的“供给”没有及时的增加(可以是因为一时来不及制造出那么多的货品或训练出那么多服务来应市,也可以是商家们蓄意囤积居奇),那这些货品或服务的价格,当然也就“乘机”上升了。

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作为商家,一方面你不加价只会令你的企业收到无谓的困扰(有买家但没货品或服务可卖),另一方面你也是不赚(多些)白不赚,所以把价格即便倍数的提高也无不可。

社会贫富鸿沟大

然而,因为社会上一般也还是有贫富之间庞大的鸿沟,所以贵价的货品与服务,也就只有富豪们方才负担的起了,更多的劳动群众们,则只有眼巴巴看着因为物价的增长而令到自己的收入无形中已然减少了,因为你实际可负担得起购买的货品或服务,会变得越来越少。



物价失控动荡根源

美国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除了经济上的整体衰退外,所面对的另一个重大问题,也正是上述的通货膨胀,令到许多美国人即便有低微的工作与收入,但还是无法维持体面的生活。

所以,美联储从那时起,即把通货膨胀列为几乎可说是最为严峻的经济问题。

我觉得美联储有时把提防过度的通货膨胀,看成比刺激经济的增长更为重要,如当下的“缩表”之举即为一例。

因为就我看来,美国的经济其实也还没有全面复苏,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愤怒的尤其是中西部传统工业地带的居民,把特朗普送入白宫了。

至于我们发展中国家,因为顾名思义还需要高度发展,所以,在绝大多数时候,会把经济增长看得比控制通货膨胀更为重要,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不认真地控制后者的“飞跃”,最后也还是会害死自身,因为如老百姓辛辛苦苦挣回来的钱,最终还是浇在高涨的物价上的话,那么,彼等之前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报销”了。

纵观世界各地的例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许多时候就是如此萌发的。

反应

 

财经新闻

标普:全球银行业展望 信贷增长明年料达6%

(八打灵再也18日讯)根据标普全球(S&P Global) 的 “2025全球银行业展望”,预计马来西亚银行业的信贷增长将在明年达到6%,主要受益于更高的经济增长及企业对信贷需求的增加,尤其是在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方面。  

标普全球在研究报告中指出,预计明年大马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4.8%,同时,基准利率预计将从目前的3.0%下降至2.75%。   

在资产质量方面,标普全球认为,政府调整燃油补贴政策可能会增加低收入家庭及中小型企业的财务压力。

然而,该机构预计,这些群体将获得相应的财政援助。  

标普全球还预测,由于贷款和存款市场的激烈竞争,马来西亚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可能会缩小3至5个基点。同时,未来两年内资产回报率预计将保持在1.2%至1.3%之间。  

前景仍不明朗

报告中补充,如果银行选择削减与疫情相关的拨备,信用成本的降低可能为盈利带来上升空间。

总体而言,标普全球指出,尽管美国联邦储备局预计会降息,但亚太地区银行业的前景仍不明朗。  

标普全球提及,虽然亚太地区的中央银行可能会跟随美联储的步伐降息,但各国国内因素将主导货币宽松政策的力度。

它指出,全球需求依然强劲,同时制造业向中国以外地区的多元化布局,为以出口为导向的亚太国家创造了新的增长机会。

标普全球预测,美国和欧洲将实现“软着陆”,而亚太地区今年至明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保持在4.4%。

然而,如果出现全球性经济“硬着陆”,可能会影响市场情绪,并引发资本外流,尤其是对快速发展的亚洲经济体构成冲击。  

此外,标普全球指出,日本脱离接近零利率政策可能带来突然终止交易的风险,同时导致资产配置的长期调整。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