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礼记》:奴性的滥觞?/超秋 

关于卓彤恩8月23日的《弟子规:某华小老师们的回响》笔者有些陋见。

卓说,《弟子规》“不入十三经、四书五经中,自然不是真正的儒家经典”。容笔者再次反问,二程、朱熹、王阳明等的著作也不入十三经,那他们的著作就是假假的儒家经典?笔者认为书本的价值不是以钦定与否来衡量的。



看看十三经中的《礼记》的内容:“坐如尸,立如斋”、“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长者不及,毋儳言。正尔容,听必恭”、“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族繁不及备载,那不是受抨击的奴才相吗?《礼记》里的规矩(禁令?)从举止到衣冠,衣食住行,比《弟》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早、更繁琐、更巨细靡遗。此谓之经典。谁说《弟》奴性,它绝对比《弟》有资格荣登奴性滥觞的宝座。还是其它三本十三经:《周礼》、《礼仪》、《孝经》?

孩子应实践照顾双亲

卓心想:“久病床前无孝子”,才是符合人类天性的说法。“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符合人性,但没必要鼓励纵容。作者又说:照顾双亲,本是责任也无需挂在嘴边。我们应分清楚所谓“无需挂在嘴边”指的是执行者,即孩子,不是指教育者或家长。孩子应实践照顾双亲,不是说说而已。但身为教育者或家长,正因是责任才要挂嘴边耳提面命教育孩子。卓身为教师应该也有时常开口提醒学生做某些事吧?孔子也把忠孝仁义挂在嘴边。不教孩子不会自动懂礼义廉耻,否则就不需要孔子这大教育家了。父母常挂在嘴边,儿女才能记心里去。

作者说校长退休,学生要鞠躬弯腰。记得多年前《弟》还未普及前,逢老师、校长荣休或大人物莅临学校,笔者就这么做了。说鞠躬弯腰是儒家的传统或华人的陋习都好,很难强扣在《弟》头上。笔者可强辩《弟》里没提到校长退休啊,校长自己添加的。

作者强调该退休校长掌校才一年多,言下之意不应获得如此尊重。掌校一年鞠躬10度?10年30度?30年45度?论资排辈?若某势利的学生说:你没教过我,又是新来的临教,为什么要跟你打招呼?不知身为临教的卓作何感想。



某老师说“用启蒙读本控制汉人的思想”,圣旨手谕在哪?而汉武帝利用儒家奴化百姓可是证据确凿,学界公认的。再说,若皇帝真钦定或有意扶植《弟》,其作者不至于生前死后仍是秀才,百年后遭人奚落。当时《弟》的影响比十三经小太多了,朝廷要做的是以十三经的忠孝控制思想,《弟》还不入皇帝法眼。

至于心疼孩子“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的老师,孩子做了再说吧。

反应

 

言论

勿忘大马是我们祖国/黄瑞泰

1956年,作为时任教总主席的林连玉老师给《马来前锋报》的开斋节特辑写其著名的〈心理的建设〉一文,文中的为尚未建国的马来亚(后来的马来西亚)提出了两个建议,分别是共存共荣的观念以及以马来西亚为第一家乡的观念,这在当时可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想法,至今仍然适用。

林连玉老师所提出的这两个理念是我国华人在这个土地生活的基本信念,尤其是第三、第四代华人的出现,本地华人早已将马来西亚视为第一家乡,把马来西亚视为自己的祖国,这在过去是无人可以质疑的。

共存共荣正是多元文化的象征,华社普遍推崇多元文化理念,唯有透过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接受多元的文化传承,才能延续我国多元文化的历史与现实,这正好也是独立至今华社极力维护的基本信念。

过去巫统主导的政治环境中塑造了马来人社会团结一致的印象,华社则以一种抵抗国家意识形态的打压而团结一致的合作,如此一来华巫两个群体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而华人社会与巫裔两个社群从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牢不可破的存在。

只是这种以族群文化身分划分表面看起来稳固的共同体,在近年来国际局势的丕变,包括中国经济崛起对东亚地区的影响,及以巴冲突在我国回教徒社群带来的冲击下,却显得脆弱不堪,华人社会对于中国崛起有不同想象与期待,巫裔社群内部对于马来人身分也有不同的讨论,改变了国内的政治版图与加剧族群间的误解。

坠入身分冲突情境

对我国华社来说,中国崛起给了很多人不同的想象与期待,甚至渴望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能够带领我国华社逃脱长久以来的的意识形态困境,只是这样的期待对自己的身分及国家认同产生不同的矛盾,使得很多人坠入另一个身分冲突的情境。

或许林连玉老师〈心理的建设〉一文所提出的概念可以作为今天华社困境的提醒。我们的第一家乡是马来西亚,当我们享受这片土地所有的好时,也该思考如何解决这片土地带给我们的挑战,而所有的解决方案都只能够往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身上找寻,而不是透过外来的力量能够解决的。

中国的崛起或许能够带给我们更大的市场与更好的经济契机,但并不意味着我国的政治、社会,甚至是文化发展在这个改变中就会变好,长久的问题就能够被解决,尤其是国内所面对的政治、族群关系的问题更不可能会因为中国因素而得到缓解。

大家还是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这片土地本来就汇集了不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的人群。唯有通过彼此互动、磨合才能够让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所有人和平共处。

作为移民的后代,华社应该要理解这里才是我们的祖国。中国崛起或许可以锦上添花,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马来西亚才是我们的祖国。

林连玉老师在六十八年前的呼吁,是一个超越时代和社会的见解。在整个族群与文化日益撕裂的今天,我们仍需要时刻叮咛自己勿忘共存共荣和马来西亚为第一家乡这两个号召,让马来西亚可以度过矛盾与分裂,走向更好地未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