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开拓全人教育

为什么中学生可以染发上学?校规都让学生投票决定?学生可以选适合自己的老师?香港一群文化艺术工作者实践他们的教育理想,让每个学生可发展自己。这是香港兆基创意书院,一场跨越10年的教育改革。

《教育不止一条路》是香港记者林茵用了超过两年时间,采访创意书院老师、学生、以及不同经历的毕业生,纪录这段追寻理想的过程里,所遇到的困难、疑惑、挫折,以及从中得到的体会与成长。



书名:《教育不止一条路》

作者:林茵

出版:继续报导出版社

内容大纲

◆近年来的香港,几乎每月都会传出多位中小学生自杀消息。类似的情况,具体说明了当地学子因无从适应高压以及僵化的教育体制,而唯有作出自毁的行为。其中,问题的严重程度,相信已经直追同样频频传出学生自杀风潮的韩国以及日本。



◆在此扭曲的社会氛围底下,部分依旧关心并且忧虑香港教育前途的精英人士,纷纷尝试实践各种不同的替代教育模式,以图改变现状,让香港的莘莘学子得以拥有主流教育模式以外的其他选择。在此大背景底下,香港兆基创意中学因而诞生。

◆作者林茵从前擅于处理专题报道,为了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这所办校理念有别一般的高中学校,特意花了两年时间深入观察整所学校的营运方式,并将相关的观察整理成文,为香港尝试推行替代教育的重大努力,留下宝贵的文字记录。

替代教育的出路

随着时间推进,“衣鱼三人谈”也即将迎来成功举办百场的大日子,但过去多年,却未曾试过针对书籍内容,而有意物色具备相关领域经验的人,成为主讲嘉宾。

无独有偶,这次“衣鱼三人谈”的3位主讲嘉宾,分别都在不同的领域,担任教育工作者。其中,包括目前在芙蓉某私立中学担任中文教师的张康文,以及在吉隆坡尊孔独中担任公民教育课导师的黄翠妮,当然还有我因经常往返各地从事辩论活动教学的经验,所以这次的“衣鱼三人谈”,勉强算得上是由3位教育工作者,来谈有关教育课题的书籍,相当有趣。

先说出版社推出这本书的缘起,其中的出版理念值得借鉴。

读者直接向记者买书

我在分享会上特别提到:“这本书的作者,以前曾经在香港不同的报章,从事专题报道的工作。但大家都知道,碍于各种原因,或许是报馆设下的报道篇幅的限制,或是考虑到读者的阅读趣味取向等等,有心的记者要专注于深入的专题报道,变得越来越困难。有见及此,这家由香港著名作家陈晓蕾主推的出版社,便有了——让读者直接向记者买书的理念,容许个别记者从事不同课题的深入报道,并协助他们出版书籍推出市场,这本书正是通过这项计划,才得以面世的。”

客观把握替代教育的现况

说到香港竞争极其激烈的升学环境,书中的开头部分,就有不少说明介绍,我特别引述道:“根据书中引述的资料显示,每年可以进到当地大学的中学生,只占整体中学生的20%左右。这些可以顺利获得大学录取的学生,自然都是成绩极其优秀的所谓尖子。其他成绩较一般的中学生,就需要立刻在放榜日当天,到设在附近的联招会上跑多间中学的面试,希望会有中学愿意录取自己,继续升上高中。整个过程由于不同中学录取学生的名额极其有限,所以显得分秒必争,其中的压力,非本地人所能想象得来。”

撰写方式遵循客观报道

说到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康文则表示:“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主要是作者撰写方式,完全遵循客观报道的要求,不会只是一味美化这所中学所做过的一切,而是分别追踪跟这所中学相关的不同人,分别访问并观察他们,让你看到其中不乏相互矛盾的地方,所以很有可读性。当然,我是一位在私立中学教中文的老师,我教学的地方,也允许我自行设定教材,也鼓励教师应该落实创意教学,所以我会很注意书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其中也有一些让我有所启发的教学实践。”

进步而独特的办校理念

算是刚刚投身教育界的翠妮,对于书中提及的办校理念十分感兴趣,并特别强调:“这所学校的校规就只有10条,而且也不是什么校规,只是列出10项校方认为不可以接受的行为,分别是——不合法的行为、欺凌与暴力、校内或穿着校服吸烟……以及最后一条改变天然发色。即便是最后一条,最后也通过全校公投的方式,给加以废除了。这些实践,都是本地中学所不太可能做得来的。但是,为什么我们中学做不到呢?是我们没有这些拥有进步理念的老师?还是学校的管理层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类似的提问,翠妮在分享上反复提到,在现场引起了不少的共鸣。

尝试改变现状 走出微小一步

无论如何,作为高度商业化城市的香港,始终欠缺维系任人发挥创意必要元素。其中,尤其是一般大众为了应付缺乏保障的生计问题,而对现实利益过度计较的心态,大概就足以扼杀一切对创意工作还怀有憧憬的弱小心灵。因此,香港兆基创意书院的创立与其各种的实践,其实只能算作尝试改变香港现状,而走出极其微小的一步。这些尝试改变的步伐,无不走得如履薄冰,并随时会因社会风气的改变,而前功尽毁。

香港教育领域前景依然荆棘满布,不见得就此充满希望的光辉。

衣鱼书摘

1.香港兆基创意书院——2006年成立的直资高中学校,为中四至中六学生提供全面的人文创意教育。除了教授主流学校的新高中课程,亦设有校本“创意艺术文凭”课程,让学生在设计、电影、表演艺术、空间研习四大范畴里建立基础知识及创作经验。着重培育学生的文化素养,批判思考与社会关怀,在香港开拓全人教育的空间。

延伸阅读《教育不止一条路》面子书专页

内容简介:

延续书中的报道内容,有关香港兆基创意中学的近况,仍有其他网民陆续跟进,并将相关的观察文章,放上面子书专页供大众传阅。对香港这所另类中学的点滴深感兴趣的读者,实在不容错过此一面子书专页上载的文章内容。

活动讯息衣鱼三人谈

书籍:《杀戮的艰难》  

   

嘉宾:陈文辉、黄麒达

时间:9月17日(日)2:00pm    

地点:吉隆坡苏丹街商务印书馆    

     

电话:03-20315368

反应

 

副刊

《亲亲》亲子生活手札

朋友问:《亲亲》这本书,谈的是“亲子教养”吗?呃……说得贴切一些,它更像是一册“生活手札”。原来,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个静默的观察,都逐一被我化成颗颗文字,悄悄记下了。

大家可曾留意,身边的孩子最常被这么训了:“哎唷,怎么你那么不听话?” 当了妈妈后,我自己最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竟然也是这样:“哎唷,怎么你那么不听话?” 所幸觉悟得早:“奇怪,为什么小孩一定要 ‘听话’ 呢?难道,不 ‘听话’ 的小孩一定是坏小孩吗?”而,如果大人愿意稍微放下身段,俯下身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进一步改变自己的态度与思维,重新认识这个世界,会不会发现更多的惊喜呢?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直接把上一辈所套牢在他们身上的教育系统,重新回装到孩子身上。他们或许忘了,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不是吗?亲子教育 —— 被教育的往往不是孩子,是大人本身吧?都说了:“要把孩子教好,先把自己教好”。 

如果,孩子们被释放的好奇心能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与距离,那身为父母的我们何不携手和他们在现实与幻想中一起翱翔呢?在教养这条路上,我乐于继续当个孜孜不倦的学生,继续和孩子寻幽探秘。从他们的观景窗看人看事,一切变得更迷人了呢!你,你也试试吧!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