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有盈利最好上市?

问:陈先生的企业一年营业额逾5000万令吉,年盈利约400万令吉。他来邮表示,很多人建议他把家族企业上市,但他搞不清楚是否有上市的需要?

一来企业不缺钱,二来企业的营业额不缺发展空间!



A:针对陈先生的上市问题,以下是7点建议:

1。企业上市的

宗旨与目的何在?

若宗旨与目标不明确下,投入的努力与执行的决心就将缺缺!

一般人,想到上市就认为能即刻创造很大财富与赚取很多钱!这想法并没有错,但若上市目的纯粹从赚快钱出发,那是错误的。因为上市只赚快钱的格局太小,是杀鸡取卵的做法,不单伤害有价值的企业,更会造成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受损!



再说,对于拥有丰富高净资产的企业,从表面而言,上市后的企业价值与净资产可能不相上下,那上市即能创造丰厚额外财富的说法或站不足脚。

通过上市扩展业务

我们常与想上市的企业业主分享,公司上市的目的不是在上市那一刻,而是通过上市后,其成果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带来更积极的发展。例如,通过上市的地位,促成企业能在业务扩展方面突破原有受限的格局,而能在客户群素质上向上提升,更能打开跨区域性的市场。或,企业本身自己做主导,上下整合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当然也可是配合其他主动企业结合上市!

做为财务规划师,建议企业上市的另一个目的包括让企业在上一代与这一代之间的传承过程中,通过企业资本化来更圆满企业的传承工作。一家准备上市的企业,通过上市的标准要求,企业本身就必须逐步调整与整顿公司的制度与系统。

宗旨与目的,这块是一家企业评估上市前一定要深入探讨的课题。

2。上市后对企业利益

能带来哪些积极好处?

只有认真与所有利益相关者坦诚相对的取得共识,才能创造一支凝聚力与执行力强大的团队,共同实践企业上市的目标。

企业是否能通过上市过程,让董事局成员与股东看到潜在的巨大利益?如何让员工、管理层看到自身事业发展的更大成长空间。

若企业上市计划只满足某些人的特别利益,例如只对大股东有利,那么,其他小股东、董事及管理层可能基于个人私利,而不愿全力配合。最后会导致上市计划胎死腹中。

3。牺牲时间

投入更多人力资源

从上申请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到上市申请后的准备工作,都是非常繁重的工作,企业本身必须准备好更多人力与其他资源的付出。

例如,把具有灰色地带的营运方式逐步更改成透明制度,这间中可能牵涉到更多的营运成本,甚至必须牺牲某些生意。

4。投入不小上市费

及专业顾问咨询费

我曾在上期提到上市过程中所涉及的庞大顾问团,这些费用从新三板,创业板到主板,其费用从近100万令吉到500万令吉以上的预算。

这些费用还未包括为了符合上市条件,企业必须在调整制度或者营运上涉及的费用。

5。面对公开的审查

及更多行政工作

上市是让企业纯私人公司转换成公众公司,那么为了保障大众利益,上市企业就必须面对更严格的公开审查的要求。

如每3个月提呈企业报告,每年的详尽的财务报表及生意状况。

6。需释放股权

减少股权的持有

不同上市板的企业有不同最基本的公开售股要求,例如新三板的10%,创业板的25%。

所以,原有股东必须有共识如何释放个人股权,以及内部需妥协于不同内部公司的价值。

7。准备好与投资者

交流的平台

上市后并不代表企业的工作就完成。一家好的上市企业必须和投资者有非常积极的互动关系,才能确保股价反应企业实际或者潜在的发展价值。

所以,企业必须找到对的人,然后一块工作上与耕耘。

总结:上市过程是一家企业必须作好准备的工作,这工作并不是单纯的满足上市要求的盈利要求,而是涉及更广泛的范围。

企业如果没有深入探讨这关键问题而贸然进行上市计划,分分钟会在计划进行中将胎死腹中。而折损企业利益,更失去公信力。

 作者:周志强(理财顾问兼讲师)、房有平(会计师)

反应

 

在商言商

家族企业传承的永续经营起点/周志强

周志强(理财导师)

日前在老板群中的一个聚会上,当讨论到企业传承课题时,有一名老板提出,来到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企业继续生存已经是一大考验了。因此,还要必要再谈家族企业传承吗?

这心声的背后可以体会当下老板们的不容易,特别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后,面对的挑战已经不再是过去同州属或者国内的竞争而已。还要面对来自海外产品竞争,甚至现在许多中国企业出海在本土落地的竞争。这现象越来越白热化。

无可否认,大环境是越趋竞争,所以最近我常半开玩笑对中小型企业老板们说,现在的中小型企业不升级转型,就像要慢慢等被市场淘汰。而积极转型升级的企业,却很可能在成功转型前,却更快速的阵亡在改变过程中。

这听起来是不是很让人揪心呢?对我而言,在两害相权取其轻是人之常情。但,与其纯粹回避风险而被动消极不改变,个人认为在知其害中,从长计议一步一脚印经历转型或升级的挑战还是较为积极性的出发。

让我们看看据美国《商业周刊》2003年的调查,美国企业的500强里有177家是家族式企业,大概占三分之一。

据统计,家族企业创造的价值目前占据美国GDP的50%,并为美国提供了50%的就业机会。由此可以看出,在美国,家族式企业的管理明显是优于非家族式企业的管理。

以上的数据是想借以让家族企业的老板们看见家族企业通过多代人不断发展和积累后,在行业内累积了深厚的资源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这种独特优势往往就是让企业生存及稳定增长的关键。

借助ESG推动传承与增长

这里我就不展开企业转型升级的讨论,不过我沿着以上思路,提出在全球对环境、社会和监管(ESG)标准日益重视的背景下,如何让家族企业传承借ESG趋势做为永续经营起点,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在传承过程中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还能提升企业竞争力,维护家族利益并履行社会责任。

成功的家族企业传承中,传递的绝对不只是物质财富,更多有来自创办人及家族的文化和信念。

通过结合ESG战略,家族企业可以将这些价值观与ESG原则融合起来,实现更高水平的社会和环境责任。例如,一个以诚信和社会责任为核心价值的家族企业,可以通过将ESG纳入企业监管框架,强化其社会影响力。

最近在探讨传承课题种,我觉得可以参考中国现代家族企业为了顺利实现传承与永续经营的结合,而开始在家族企业内建立跨代委员会或顾问小组,即进行家族传承的规划,也协调企业的ESG策略(当然也可以把其他战略性策略一起纳入)。

当然,以上讲的容易,做可不简单。但与其被动被环境改变,家族企业不如让跨代包括接班人更积极配合世界趋势进行适当的转型升级。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