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李小龙不是主角/庄若

《龙的诞生·Birth of the Dragon》跟电影海报绘制的那个“龙”一样,看来是随便取的一个题目,通俗而不假累索,如果不知道是刚刚上映的新片,甚至会怀疑什么时候看过类似的一部电影。



故事是说李小龙在旧金山还未拍电视剧《青蜂侠》之前,跟一名武师比武的故事,据说是根据真实轶事改编。不过,电影与现实有一大段距离,例如与李小龙对打的武师黄泽民(中国演员夏雨饰),是来自少林的和尚,却无法号,而且60年代中国中犹未开放,他怎能说走就走,随便就到美国洗碟?况且,要洗碟不必跑到旧金山才洗。

至于因不想中国“功夫”流落到洋人手中,少林寺要他来克制李小龙的说法颇为幼稚,前所未闻。只能说是洋人的天真想象,就像黑社会就一定有个穿旗袍的女人,唐人街里的每个华人,包括刚上岸的“女侍”都英语流利,常常到街边吃来路可疑的串烧等等。

演员演出算称职

不过,可能是中国投资的关系,至少不会有太多洋人眼中的偏见。戏里说的华语(虽然李小龙应该说粤语)还算纯正,没有阴阳怪气,演员也算称职,饰演李小龙的是港星伍允龙,中国演员夏雨、于海、屈菁菁都是中国演员,除了伍允龙留学美国,美语可能还行,其他演员或许都是配音,说得一口漂亮的美语。最近上映的《贪狼》的吴樾,也在片中客串一名与夏雨对打的太极高手。

抱着看李小龙传奇去看的观众,肯定会失望。因为主要剧情竟然不是说李小龙的故事,说的是一个白人小伙子(比利马格努森/Billy Magnussen饰演)爱上被黑社会控制的女待,要他的两名师傅一起比武,分出胜负,好让黑社会借此开赌。两名武师后来终于对打,不过英雄识英雄,李小龙从黄泽明身上学到了新的东西,武术更上一层楼,后来更开创了“截拳道”。



电影除了大话西游以外,其实还是中规中矩的。剧本、演员、对白、镜头、场面设计、时代气氛,其实都做得不错。

戏中的李小龙轻佻,逞强好斗。本来就是60年代他给影迷的印象,不过后来的影迷视之为偶像,不习惯罢了。由元奎设计的武打动作,也说得上赏心悦目,抱着看武打片的心态去看,其实还不错的。

反应

 

副刊

【商余】回到美嘉园

颈后骨痛,本来到SS2某家大药材店,想看个中医的,没想到原来“很好生意”,看病要预约,“插队”要等一个小时以上。我只好改到美嘉园“中国华山”。那是我的老地方。

进到店内,见到老板娘数十年如一日地站在柜台内。李医师里面在看诊,要稍为等等。我跟老板娘闲聊几句。



她这才认得出我:“你是以前住在巴士站前面的?”我说是呵!

我问她:“以前我住的那家旁边,有个做鞋的,还有没有在?”

老板娘不知道。我说:“以前,那边都是拜日莲正宗的,每次傍晚的时候经过,就听到一阵的念经声。”

我说很多人都不在了:“Big Book Shop”的姐弟已提早退休(退休前有到Jaya One“椰子屋”帮衬。)

“是呀,”她说:“我们在这里已有四十多年了。”



点点滴滴忆旧街坊

“我比较迟来,我到这里住的时候,是1983年,有40年了。”我说。

老板娘拿起柜台上的计算机,算了一算,说:“36年。”

“那时,前面还是空地。”又指另一个方向:“那边还是橡胶园。”

我问,她隔壁的“Bayu Timor”的老板娘有在吗?

她回答:“少来了。人上了年纪。”

“是哦。”我想一想,问:“有六七十岁了?”

“有了。”她回答。

“我第一次帮衬他们的时候,只吃一个鸡肉馅饼,很便宜,才两令吉。那时他们的东西都不好吃。然后我看见老板娘坐着翻一本厚厚的食谱。后来她们请了一个印尼安娣。东西才慢慢好吃起来。”

“印尼安娣还在。”老板娘说:“不过还是须要老板看着。”

“这一带认识,还在的老隣居,就只是‘Joy’蛋糕店的玛嘉列。”我说。老板娘好像不认识她。我只好说“Joy”旁边的“肥佬蟹”。老板娘说;“他们好生意到,你不知道,排长龙可以排到我们这一边来。”

我突然想起“克里斯多弗”。寄居我隔壁做鞋的家庭的一个男孩。福州人。瘦瘦高高白白,以前他就在“肥佬蟹”打工。人不多话,友善,我记得有一回我问他福州话“王八旦”怎么说?我学了拿来骂他那顽皮的福州侄儿。

聊着天,未几李医师走出来,我可以进去了。我进了小房间,里面的摆设,好像跟廿多年前一样,没有变化。但是李医师大概不记得我了。只是要我把手伸出去,给他把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