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炭窑几天后将全熄灭

工厂内有一名员工尝试用水浇熄炭窑内的火种。

(大山脚16日讯)双溪里武碳滤芯工厂内的炭窑,有多个已烧成灰,但还有一些炭窑仍在燃烧,看来全部31个炭窑要任其全部自行熄灭,需要多几天。

目前消拯局是采取自然熄灭的方法让炭窑内火种熄灭不再冒烟,消拯局官员在昨日视察时,工厂内的炭窑超过一半已扑灭及受控。



记者今日上午前往该工厂时发现,虽然有些炭窑仍在燃烧,但许多已自然熄灭了。

槟州环境局周一已表明,一旦工厂内的所有炭窑都熄灭后,将会查封。

今早有数名新闻局的官员也到场,他们说是来了解情况。

工厂的颜姓业者周二已向记者表示,有关工厂将结业。



反应

 

旅游

太平十八丁:苦力烧炭窑 教堂晒虾米?

捕风捉景|何凯晶(自由职业设计师)

十八丁是一个位于太平沿海地带的渔村,由于浑然天成的地理位置,由红树林衍生的生态链支撑着这整个渔村的经济命脉:造船、炭窑、海鲜等相关产业,然而随着人口老化、青年外流、传统行业技术失传、环境卫生等问题,仿佛这个渔村的终将没落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警钟敲响前,当地两个活跃的社区组织:“看见十八丁”和“点亮十八丁”,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各种社区活化计划,希望能重新为十八丁创造新的生命力。

传统生态链青黄不接

大部分老行业都是苦力活,烧炭所需的伐木、船运、造窑、顾火等尽管有机器协助,但仍然需要庞大的劳力来执行作业,365天必须随着窑炉火旺的周期,几乎没有所谓周休和公共假期。

在炭窑工作的人几乎都自带“炭”色与“炭”味,这几年炭窑也逐渐开放让外人参观,变成旅游导览路线的一部分,有些炭的瑕疵品无法送上货车出口,却也变成小型纪念品,让人可“买炭消味”,只是这样的旅游面向是否真的有助于当地的炭窑产业价值再生?

随着知道技术的人越来越少,传授技术的工头们更愁于自己的执照是否会随时吊销,每造一次窑,每烧一炉炭,就要在限定范围内砍多少树,就要缴纳多少税金,整个产业的背后与森林局和红树林保育工作息息相关,每5年就要更新执照,而最后批下来的准证,几乎是命运般的决定,你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继续这门生意,更谈何技术传承。

自己也与一般游客一样,在导览的过程中,听到上面的故事,也不禁感叹也许下一次再来或许就不是这个师傅在讲解了。

老港:老去的渔村

老港(Kuala Sangga) 几乎是在预先预演这一切,由于位置上更处偏锋,仅有船只可到达,这几年村民迁移,如今仅剩十户人家。

原本人丁旺盛的渔村还有一间培智小学,如今也只剩下一名学生,一名老师和一名校长。据校长透露,小学已申请搬迁到雪隆区,届时没有了孕育后代的教育场所,整个渔村正式变成一个捕捉鱼虾的中转站,不再适合居住生活。

这个渔村还有个奇妙的天主教堂(St. Anne's) ,尽管村里无人是天主教,但是大家相信这座教堂曾经守护大家幸免于一场大火,因此还保留完好,初一十五定期有人进贡,平日则作为存放杂物和晒虾米的地方,这种趣事也只有当地人才知晓,或许这样的生活痕迹也将逐渐消逝在时代变迁中……

记住历史,记住自己

看见十八丁组织为此举办了一场三天两夜的社区设计工作坊,邀请不同社区相关组织一起脑力激荡,思索十八丁如何往下一步,或许随着越来越多人看见或被看见,会带来更多发展可能性,这也是记录这篇文章的目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