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桑卡色那比丘
教育断绝贫穷

每个修行人的修学因缘不一样,有些会建修行中心或寺庙,但桑卡色那比丘选择的是建立佛教社区,通过教育来让当地民众摆脱贫穷的捆绑。

桑卡色那比丘深刻感动于佛陀的慈悲教法,因此决意建立马哈菩提禅修中心的佛教社区。

位于印度喜马拉雅山的拉达克的马哈菩提禅修中心,是个规模不小的佛教社区,而发起人桑卡色那比丘在受访时表示,佛教社区中心常年欠缺经费的问题都需他一直去张罗,不过他最关心的是社区里的学生与因为没有得到教育和照顾而失去求学的机会。



“虽然社区中心一直面对经费的问题,但很多计划我如果觉得有需要去进性,我就先决定展开,不管经费足够与否,因我相信因缘,最后,自然会有因缘或有护法来支持的,会使有关的计划得以继续,甚至继续发展。”

希望经费稳定

桑卡色那比丘表示,他本身自己并不喜欢到处旅行,或是到处介绍马哈菩提禅修中心需要经费的问题,他是借弘法的因缘来让有缘的信众了来了解马哈菩提禅修中心的状况。

马哈菩提禅修中心一直以来的捐款,目前大多来自个别的信众,他希望若因缘具足,能获得一些固定的团体的资助,如此或可让马哈菩提禅修中的经费进入稳定的状况。

桑卡色那比丘这回来马随到访槟城菩提心园,信众也希望或以为他会重点介绍马哈菩提禅修中心,但身为修行人,他还是忙这为信众说法,把修学佛法的要点分享给来听法的信众。在弘法后和在午斋期间,很多信众围着他向他请教佛法的问题,也有热心的信众箱了解如何提供如何协助马哈菩提禅修中心克服所面对的问题。



修行是生命的重点

桑卡色那比丘身为出家人,修行是生命的重点。他在出家后学佛更能深刻感动佛陀的慈悲教法,并且有感于位于印度喜马拉雅山的拉达克的信众有这样的需要,所以就建立了马哈菩提禅修中心的佛教社区。

“我不想建修行中心或寺庙,因为到处都有,而像这样的佛教社区很少,而且这样做其实也是在圆满修行的波罗蜜。”

目前马哈菩提禅修中心的佛教社区已具一定规模后,而桑卡色那比丘也在社区内建禅修中心,甚至还提供让人单独住宿修行的地方。

提升教育与禅修指导  

位于印度的拉达克是个偏远的贫困山区,除了山民,人迹稀少,生活不易。桑卡色那比丘于1986年发起想在拉达克设立寄宿学校的念头。那时,他看到拉塔克偏远山民的贫穷状况,觉得只有教育才能断绝他们一代又一代的贫穷的轮回。

刚开始时,他只想要设立学校,因此他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奠基仪式,在学校目前所在处以一个锡牌写上学校的名字。但他对于筹建这一所学校毫无头绪,甚至还有人以为他脑袋坏了。

马哈菩提禅修中心先从教育开始,尤其是受到重男轻女观念影响的女生的教育。他当年还特地到山区探访贫苦山民,说服他们让女儿到佛教社区来上课。同时,他也设学校给男生。

山民的孩子众多,有的父母把孩子送来后,都不再接回去或就此失去联络,桑卡色那比丘就把这些孩子扶养长大。

将沙漠变绿洲

1991年,当地政府提供一块两百多依格的沙漠土地,没有水和道路,桑卡色那比丘在有心人的协助下,不只将沙漠变成绿洲,更让它变成如世外桃源的美丽。

后来,他在一名西方善心人士的赞助下有机会出国分享马哈菩提禅修中心予海外信众 。他获得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善心人士的支持,使他有机会到亚洲很多地方弘法。一些住在亚洲的欧美人士将马哈菩提禅修中心传播到欧美去。目前他的捐款主要来自德国,才使学校渐渐的发展成俱规模和多元的佛教社区。

虽然忙于社区服务的工作,但是他也着重于教导学生禅修,以及或访客及义工们分享与教导禅修。所以这回当桑卡色那比丘到来槟城的菩提心园也忙着说法和教导静坐。

医院设备齐全

马哈菩提禅修中心里的医院设备齐全,甚至还拥有手术室,这医疗缺乏的山区民众受益不浅。

他也在当地设立了僧伽与十戒女栽培中心、老人院及盲人训练中心,此外,也展开女生识字计划等十余种服务。

由于有感于女生受教育不易,桑卡色那比丘也让在社区完成高中教育的女生可以到市区去念大专,他的这个决定当初被大家所反对,因为让女生到市区念书将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但他还是一意孤行。所幸最后在有心人资助下,他不只让她们得以继续念书,也在新德里设立了女生宿舍。同样,他也送男生到市区念书,只不过他们住在租来的房间里。

桑卡色那比丘也并没有要这些孩子出家,因此除了让孩子们学习宗教课,更包括了世俗课程,以便如果他们长大后不想出家尚能凭着所学在社会上生存。

马哈菩提禅修中心栽培的孩子。

有意到马哈菩提禅修中心学习、服务或游览的人士,可浏览www.mahabodhi-ladakh.org 或联络位于吉隆坡的组织:[email protected]

反应

 

言论

由疫情催动的教育革新/林煌达

面对冠病影响,结合了互联网与智能教学的线上学习,似乎已在“老师要教好,学生要学好”的前提上,成为了人们推崇的“教育新常态”。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电脑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改善原有的教学方法及教育环境;然而,此种做法也间接导致了传统学校和教师的角色,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及挑战。



学校作为一个接受正规教育的场所,长期以来以传授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任。许多现代的学校其实是早期西方工业革命的产物,并以培训工厂员工所需的工作技能为主,甚至向精英阶层传授管理政府、企业与军队的知识与学问。

如今,这种应工业需求而生的被动教学模式已显落后,也不适用于21世纪强调自主学习的大环境。因此,不论是教育结构、教学模式或学习技术,全球的教学资源及教师角色,都无可避免地面临着多样化及颠覆性的革新。

此外,身为教学的主体与中心,教师亦须在不影响教育水平及教学质量的情况下,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改善原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本位的教学功能,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潜力。

师生身分重叠模糊



时至今日,教育的核心已从“教”转移至“学”,课堂的目标也不再是老师的教学进度,而是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台湾著名作家严长寿曾说,我们应该从未来的眼光审视现在,而非用过去的经验框限未来。

对此,我们不难预测,今后“教师”与“学生”的身分将经常重叠,而日渐变得模糊;“学校”也将成为一个求学的地方,转型为一个互相学习的平台。话虽如此,教育不应因科技的进步而变质,其传承知识、启蒙创新、立德树人的本质更不能够因为新技术的介入而被抹去。

教育不能仅着眼于现在,而是必须放眼到宏观的未来。面对新科技带来的各类冲击,有些教师是表现得不知所措,有者则固守权威,其中自然也不乏过于看重技术的更新,而漠视了人文素养的教育工作者。

有道是,培养人才靠教育,而教育成败的关键则在于教师。而今,在以“创新学习”作为新理念的教学环境中,如何高效地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以及改变现代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诚然也是教育界中的重大议题。

换个角度来看,学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变,除了可被视作推动教育改革的契机之外,或许也是某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即让一众教师重新审视往日教学方法的同时,亦能为旧的教育观注入新血、赋予新内涵,并用以栽培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才。

互学新知为后代谋福祉

适逢今年我国教师节的主题为“为知识学习,塑造下一代”(Berguru Demi Ilmu, Bina Generasi Baharu),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之理,在居家抗疫期间可谓比以往更具启发性。

有鉴于此,教师应时刻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及深化对教育的理解与认知,并借此引导学生树立相应的自主学习方法、策略及观念,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互学新知,踏实地通过教育为我们的下一代谋求福祉。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