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管控期一静不如一动/麦传球

4月18日晚上,我受E.E Cameron之邀就股票投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面簿直播采访。

基于采访的问题与大多数人,特别是股市的新人,非常相关且有用,因此,我总结一下要点和各位读者分享。



问题1:

你以前曾经在银行财务部当了9年的专业交易员,那么,你的投资方式会比较偏向基本面还是技术面呢?

我从美国回来大马后,在1994年的第一份工作是通过技术分析面试而成为银行财务交易员。

在两间银行的9年工作期间,我开发和交易过各种普通和结构性金融产品。

而且,除了短期交易通过差价来赚钱外,我还担任类似基金经理的角色。



先做功课才投资

根据经济前景、风险和回报进行基本分析,来为银行投资它们的现金以赚取长期收入。

所以我是结合基本面和技术分析来为银行赚钱的。

就个人财富和投资组合管理方面而言,我一直建议人们将财富的90%用于长期价值投资,而仅将10%用于短期交易或高风险的投资。

在这方面,我自己是一直在进行房地产、单位信托和股票长期投资。

我们必须记住,在进行任何投资之前,我们必须首先投资于自己的知识,以了解有关的投资。

问题2:我们看到最近两个星期散户的交易量大增,市场也从底部反弹了不少。请问你认为这是散户过热的一个现象吗?如果是,那么这个情况的持久性是不是就值得怀疑了?

是的,散户的交易暂时是过热的。为什么他们这期间如此活跃?

基本的原因是:

1.许多人待在家或在家办公,因此相对的有更多人有时间进行交易。

2.整体市场和许多股票跌至10年的低点,因此,吸引了很多人在这种所谓的低价购买股票。

3.在此期间,股票和指数的每日波动性都大大高于平常时期。因此,吸引了那些通常只专注于买卖海外股票的投机者,转回头交易本地股。

低价股交投活络

当你查看每天的巨额交易量时,你会发现在大多数的日子里,每股的平均交易价是低于50仙的。

从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知道很多都是散户,因为他们的买卖主要是专注于低价股。

同时间,外国资金仍继续从国内股市流出。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基金经理的决定和行动是正确的,而犯错的永远是散户。

因此,笔者认为,股市的暂时反弹和庞大的交易量是不可持续的。

问题3:

目前马来西亚将单日卖空(IDSS)、受管制卖空(RSS)以及专属交易员的单日卖空(PDT)暂停了,因此最近的股市都稳定了许多。

但一旦卖空机制恢复,而各个公司于年中呈上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时,是否会对股市引起一轮冲击呢?如果有,我们身为投资者又该如何部署呢?

大马交易所已将卖空禁令,从4月30日延长至6月30日。

由此可见,至少在6月底之前,市场的前景仍然是看跌的。

基本上,只要有以下适当的交易策略,一旦卖空机制恢复,也不会造成大影响:

长期投资者:

1.减少持股而保留更多的现金。巴菲特的伯克夏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现金储备为1280亿美元(约5504亿令吉)。

2.减少持有成长型公司的股,而持股息收益率较高、现金充裕和成熟的公司。原因是,许多成长型公司更容易受到经济状况的影响,而且很多是没有或分配很少股息的。

3.使用成本平均法来买价格下跌时变得越来越被低估的优质股。

4.鉴于利率趋势趋缓,投资者可以投资优质债券或债券基金以保本,同时赚取利息。

5.如果你暂时不想改变你的投资组合,你可以使用期货、期权、结构性认股权证、反向交易所买卖基金或其他类型的衍生品来对冲你的投资组合,直到市场恢复上升趋势为止。

短期交易者:

1.短期交易者不太需要担心,因为你始终是应该根据技术分析和指标进行买卖。如果你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交易员,并且有在从事衍生产品交易和做空,那么在熊市和动荡的市场中,你甚至可以获得更好的获利机会。当然,新手将面临更高的市场风险,因此也可能更容易亏钱。

2.应该更专注,即只交易三至五只股票。这样一来,如果你的股票出现负面事件,你将能更及时发现它并能够立即卖出持股。

3.减少每只股的仓位。这样你就可以减少市场风险,因为现在市场趋势是偏向下行。

4.如果你是交易杠杆产品的(例如期货、差价合约、结构性认股权证等),尽量减少隔夜持有, 因为现在市场每日方向是更难预测。

5.如果你比平时更受到市场的波动而输钱,你可能需要休息一下,并重新检查你的交易策略。因为能为你在牛市中赚钱的交易策略,可能无法在熊市和波动较大的市场中向你提供相同的成绩。

行动管制期间,就股市参与者而言,一静不如一动。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在这个股市不稳定的时期,是学习和运用所学到的最佳时间,千万不要错过。

你可以进行少量交易甚至是模拟交易,来提高自己的交易技能。

你想要静静还是想进金?

网上观看视频:http://tedwealth.com/media.html

反应

 

名家专栏

亚洲沉浸在否认情绪中/Project Syndicate

在最近美国大选后的亚洲之行中我造访了香港、深圳、北京和新加坡,而看到的却只有否认。从全球股市飙升中得到了启发的亚洲人正想方设法去无视国内外的各类问题,希望它们能凭空消失。

这一点在中国尤为明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直强调“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而在面临这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放缓之际,政府加大了对经济前景进行正面宣传的力度。股市情绪的改善成为了我与人交流时的首要话题——截至10月8日,沪深300指数较9月13日的低点上涨了35%。

然而这种(现已部分回落的)反弹完全是政府干预的结果。

股市信号也敢信?

当然股市一直背负着释放错误信号的骂名。这在熊市中尤其如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曾打趣说股市“预测了(美国)过去五次衰退中的九次”。

日本股市臭名昭著的“死猫反弹”更是一个典型案例:在1989年12月至1998年9月期间,日经225指数在累计下跌66%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四次平均幅度达34%的反弹。

尽管如此,中国人依然将近期的股市上涨视为最新刺激计划即将引发强劲经济复苏的证据。

警告成为禁忌

这种与日本的对比触动了中国的敏感神经。我与一位中国高级监管官员的对话尤为令人沮丧。

他承认对房地产和股市剧烈下跌、不断累积的债务、初步显现的通缩迹象、生产率低迷和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感到担忧。但当我指出这些都是日本式资产负债表衰退的典型特征时,这位官员迅速否认了这种可能性。

我并未提及2016年5月《人民日报》头版上一位“中国权威人士”发出的警告:中国可能陷入类似日本的困境。我也没有提到温家宝总理2007年对中国经济“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精准描述。

不局限于中国

尽管多年来在中国反复提到过这些观点,但这次我选择保持沉默。或许我仍在为今年早些时候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被组织者禁止发言感到不快——他们只想听“中国好故事”。

然而这波亚洲否认潮里可不只有中国不愿承认自身问题的严重性。鉴于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承诺(并一再重申)要对来自世界其他地区和中国的进口商品分别征收高达20%和60%的关税,但令我尤为吃惊的是亚洲倾向于忽视这一承诺落实后可能带来的贸易冲击的负面后果。

亚洲对此的普遍看法是特朗普只是在虚张声势以争取尽早达成协议,毕竟他在2018-2019年的第一次对华关税战中就采取过类似手段,并在2020年最终签署了效果不佳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期待习特会

在当前的经济疲软状态下,许多人认为中国政府将比当时更加顺服。

亚洲各地都在热议可能在2025年初举办的特朗普与习近平峰会,认为这将为另一次美中协议铺平道路。

这让人回想起了2017年的情景。当时特朗普和习近平举行了两次盛大的峰会,在海湖庄园和北京举行了豪华晚宴。

被紫禁城的历史氛围所深深打动的特朗普充满温情地对习近平说:“我对你感到无比亲近。”

许多人预计他们将抓住一个高光时刻去再次迅速达成协议,或者至少启动可能达成协议的进程。

香港再次伟大?

亚洲的记忆显然相当短暂。当特朗普与习近平在北京举杯时,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正紧锣密鼓地准备一份关于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301条款报告——这份报告随后成为了特朗普2018-2019年关税议程的蓝本。

尽管场面热烈,紧随2017年峰会之后的却是一场至今仍在持续的贸易战——这与那些痴迷于交易的亚洲乐观主义者所设想的不太一样。

这种否认同样在香港展现得淋漓尽致。距我在《金融时报》发表备受争议的《我只能痛心地说香港已经完了》一文已过去了九个月。

在恒生指数出现类似于沪深300指数那种反弹的背景下我被屡次问及是否改变了看法。当我重申对二月文章中所提到的三大问题——香港与疲软的中国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中美冲突的夹击,以及2019年示威后日益灰暗的政治氛围的忧虑时,我那些彬彬有礼的东道主们翻了翻白眼。其中一人甚至送了我一顶印有“让香港再次伟大”字样的红色棒球帽。

我一直都采用一种类似心理学的框架来诊断美中对抗,认为其具有典型的相互依赖特征。

而我的心理学家朋友们则提醒了我在此次亚洲之行中所目睹的另一点:否认是人类最强大的防御机制。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