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中国奉行多边主义/周希舟

近年来,中国在建立新的多边机构(包括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新开发银行)方面的主导作用引发了人们对该国政府试图推翻现有世界秩序的忧虑。



但这种解读其实忽视了一个关键点:那就是中国本身就是这一秩序的极大获益者,并且一直持续积极地参与(甚至是热心地捍卫)它。

中国在制定当今实行的多边规则和架构方面没有话语权,但它一般都会着力遵守。比如为了在2001年12月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接受了多项规则,同时放宽或取消了7000多项关税,配额以及其他贸易壁垒。

这一牺牲是值得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仅保护了中国在国际贸易关系中的利益;还创造了商业机会和新的市场,极大提升了数亿民众的生活水平。如果没有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贸易体系,中国就不会成为今天的超级大国。

中国政府也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坚持阻挠WTO上诉机构的法官任命之后,中国还参与了旨在保护该机构的谈判(特朗普声称该机构的争端解决机制使美国处于不利地位,尽管美国的胜诉记录要多于其他大多数使用该机制的国家。)



中国经济的崛起提升了包括能源在内的许多其他领域的合作需求。由于国内能源部门并未针对21世纪初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繁荣做好准备,导致发电厂的增长不足以应付新工厂的需求。许多企业被迫自行安装发电机并购买进口柴油发电,推动全球油价上涨。

影响能源市场引关注

中国在全球能源市场上的新生影响力引发了国际能源署的关注——该机构在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建立以防范供应中断。

但是这个由各大工业化国家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支持下创建的机构实际上并未对中国产生影响,因为中国并非经合组织成员。但是中国认识到了保持全球能源市场稳定的重要性,并开始定期与这个总部位于巴黎的机构展开沟通。

2015年,就在国际能源署执行总裁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第一次正式访问中国后的几个月,该国成为首批激活“联盟国”地位的国家之一以推动更深层次合作。第二年,能源署任命了一位中国能源官员担任比罗尔的特别顾问。

有望实现减排目标

随着中国能源使用的扩大,其碳足迹及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也不断扩大。

中国在1992年签署了关于生物多样性,荒漠化和气候变化的多项里约公约以及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规定了具有约束力的减排目标。而它随后又在2014年提升了自身气候领导力,与美国奥巴马政府合作就气候变化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

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声明为最终达成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的谈判提供了急需的动力。当特朗普宣布打算让美国撤出协定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却誓言要保全协定。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少数几个有望实现减排目标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然而,即使中国已经确立了自己作为一个崛起的全球大国和多边主义热心捍卫者的角色,各大现有机构却往往未能给予应有的支持。

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例,旨在确保配额和投票权能更好地反映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的改革于2010年获批,但却直至2016年方才生效。但这些举措仍不足够。

设亚投行平衡竞争

在中国看来,国际机构的合法性因为未能适应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而遭到了破坏。为了平衡竞争环境,2014年它发起建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下称“亚投行”)这个多边贷款机构,而中国对该机构的控制力要比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世界银行更大。

但即使这样做也不是要放弃全球秩序,更别说颠覆全球秩序了。亚投行的管理和治理体系都密切参照现有机构,其投资政策也是如此。

鉴于其许多高级官员都曾在包括世界银行在内的其他开发银行担任过高管,这个状况也并不奇怪。而在煤炭等某些领域,亚投行的规则甚至更为严格。

核心利益不容侵犯

此外亚投行的建立根本不是为了对抗现有多边机构,而是与其展开合作。 2016年世界银行和该行签署了投资项目共同筹资框架协议;一年后又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加强合作和知识共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表达了与亚投行合作的意愿。

但这并不是说中国永远不会挑战多边规则或架构。相反,一旦涉及到中国“核心利益”(也就是领土完整)之时,事实证明其领导人是绝对不屈不挠的。

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比中国对海牙常设仲裁法院一份2016年裁决的回绝更为明显,因为该裁决否认了中国主张南海历史性权利的法律依据。

但这种情况是一个例外而非一定之规。毕竟即便是美国也曾无视过国际法庭的判决。 1986年,海牙国际法庭裁定美国违反国际法并协助反政府叛乱分子侵犯尼加拉瓜主权。美国否定了这一判决并宣布将无视任何进一步诉讼程序。

正如曾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何亚非大使在2017年所写到的那样,中国“既没有意愿也没有兴趣”去“翻转”现有全球治理体系。”毕竟参与该体系符合中国的利益,领导者也知道这一点。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www.project-syndicate.org

反应

 

言论

中国社会的“戾气”想象/黄贤鸿

中国广东省珠海市体育中心11月11日晚间发生越野车撞人事件。在案件信息仍处于不甚明朗的处境下,中国民众普遍一直对这件事进行各种揣测、表达看法。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在中国网络上,重点在官方的“离婚与财产分配”问题,紧贴各种肇事者私人生活进行揣摩;一些人则拍手叫好,因受害者中不少是因时常做出扰民举动而被贬称的中老年休闲活动团体“暴走团”,觉得他们被撞是活该;一些侧重在今年下半年来多起类似此案的犯者生活背景称,中国历来司法不彰,又碰经济下行,“随机伤人”、“报复社会”等暴力事件只会增多,呼吁健全社会保障与司法机制。不同的意识形态与立场,有不同的关注点。

但几乎没有例外的是,所有人都说:中国这几年来,戾气很重。

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无比关心这起事件,但中国政府早期却是忌惮无比。我们盘点事后中国政府做了什么。

压制媒体操控舆论

即时压制媒体,尤其是非中国的外国媒体报道,直到习近平发话后才不压制;事后两天内不断删除民间社会就相关事件讨论的网络信息,尤其是剑指社会戾气、正义不彰或经济下行的内容;外交部对各国媒体就此案提问进行马马虎虎、牛头不对马嘴的回应;似乎有意的舆论操控手段,比如微博热搜本应存在此事的网络标签,却疑似被撤下,或被其他非社会议题的热点标签掩盖;官媒报纸几乎不见此事的深度追踪报道;有公安单位把前往事发地悼念者的鲜花没收……

中国公安尚未就珠海一案,包括此前的类似案例,公布完整调查结果,但全世界与中国社会有利益或关系牵扯者,多少皆因此案的严重性产生恐惧感。比如,日本驻中使馆担心再度发生深圳日本人学校随机伤人案那般的案件,因此提醒在中日本人勿在当地“引人注目”,避免因日本人身分惹来杀意。

我认为多数舆论对此事中肇事者的想象似乎过于狭隘。尚未有任何可靠调查结果前,我们仍可以假设,肇事者经济能力正常、此案并非随机伤害、对肇事者财产的司法审判并无不公……等等,而非主流,包括中国政府所设想,此案的发生,综合来说是中国经济下行背景下的产物。

我们应该从此案的社会舆论注意到的是,无论什么身分与立场,驻地中国者感受到的中国社会,已不再是中国政府宣传那般“小康富裕”、“是世界上最安全、稳定的国家”,而是充满戾气、随时都要提防外人的社会——这不是外交部的一句“此次事件没有外国人伤亡”就可以应付的。

珠海撞人案敲警钟

这次案件是一个警钟:敲醒中国政府“只要没人说,就没发生过”的信息审查技术,恐怕没有办法应付公众的不安,甚至可能会加剧之。而顾虑“不报道就不会引起模仿效应”的想法,我只能说这是天真——假若此案真是“报复社会”的“恶性事件”,本就怀有报复社会意识者,不需要此案的新闻报道来激发他的犯罪心理。一个可犯罪的环境和条件,再加上不可预测的心理状态,就足以促使一人突然想报复社会。哪怕中国政府不愿使用“无差别伤人/随机伤人”一词,此类案件的发生,就是不可预测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