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疫灾后退场机制及经济复苏 (下)/陈友信

目前全球的医疗专家都有个共识,即使一年半载发明了2019冠状病毒病的疫苗或治疗药物,人类也必须学习和此类型病毒共存。新常态的浮现,将会促成“低接触”行为的受落。

“低接触”概念的产生,高科技包括数字化将会扮演重要角色,但它也催生或加速其他新兴企业经营模式及社交活动方式,包括饮食外卖、外送服务、电商贸易,各线上活动包括线上学习、线上会议及讲座,甚至增大力度推动数字货币有关行业的产生。

促进内需扶持企业

疫灾时期所常谈的“社交隔离”措施,将会直接促进低接触经济的发展。基于冠病暂时尚未有疫苗或治疗药物的成功研发,加上医学界认为此类冠形病毒的变型可能性不小,人们对近距离社交特别是群聚还会有长期顾虑。这种新形成的社会心理不是一朝一夕能轻易转变,市场必会浮现各种减少人与人近身接触的产品及商机。

在行动管控令期间,人们留在家中禁止不必要的出外行动是正确的做法,然而其副作用当然是市场停滞经济活动速减,许多公司特别是自雇人士及小微企业影响最直接。在后疫情振兴经济的焦点务必是尽全力促进内需及扶持本土企业。

经过疫情封闭时期,放宽行动限制后,民众或会报复性消费,也可能转变为谨慎消费,尽量存钱准备面对未来挑战。国家应鼓励民间回复应有的消费,况且我国市场本就规模小,更应鼓吹“买本地产品”运动,再配上将本地产品促销市场定于包括出口至国外市场,特别是邻近东盟诸国,远亲不如近邻,效果会更显着。

政府也应重新策划“入口取代” 政策,提供优惠条件支援从事“入口取代”商业活动的企业,减少本国外汇的流失。我国必需以“东盟经济共同体”市场为考量定位,才有可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我国。对于我国本地产品的所谓满足内需的促销目标,也应扩展至整个东盟市场。

吸纳外资有两大前提条件,一则应在合作中确保本地企业的利益,包括其有关供应链及上下游企业都应让本地企业实际参与。二则应集中于科技量高的产业,并应用国内天然优势,有助于建设国内智能社会领域,包括5G、人工智能、互联网等。

其实吸引外资到马不应仅为了财力的进驻,政府应鼓励与 外国财团企业合作建立研究中心及科创商业中心,经营领域包括技术转移、企业招商及开拓市场等。若合作两国能设立协商机制,将使此类计划进展更顺利。

招商引资突破重围

在目前中美博弈方兴未艾,双方将相互设限彼此企业采购及供应背景下,我国应掌握时机特设各行政机制,提供各优惠条件,招商引资。这措施对象包括因美中纠纷计划从中国迁出的美企、日企等,中国的外贸企业及因受限于美国关税等阻力的中资。

在目前复苏经济的关键时期,我国有关部门急需针对不同外资对象设立专案小组处理不同性质的招商引资工作,以便在各国力求吸引外资的竞争中突颖而出。

我国与中国有长期友好的民间来往及经贸关系,并占有地缘位置、文化相同及经济互补性高的三大优势,相信若政府在吸引外资之际,对中资提供特惠条件,将立竿见影。至于有些评论认为本国经济不应过分依赖中国,在此非常时期是短视之见。

特别在目前要吸引外资投入高科技企业,中资必然是重中之重。

我国极需建设智慧型新基建设施,而中国正是发展这领域的全球领头羊。中资在“走出去”的大潮中对于高科技投资情有独钟,对于建设跨境互联互通的技术基础有实战经验,这将有助于实现马中两国从产业工业发展至社会服务大联通。

在2019冠状病毒病肆虐一段时期后,企业及个人都受前所未有的冲击,难免有茫然不安甚至消沉低落的情绪,然而我们应对全球医疗科学界有信心,总会找出应对各类病毒的方案,而生活也绝不会一直艰难下去。

我们务必以积极心态静待转机,又得为未来新常态环境未雨绸缪,做必要布局规划,无论个人或企业。

“乐观的人从危机中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机会里只关注危机。”

(作者为马中总商会总会长)

反应

 

要闻

【元旦献词】陈友信:为政者须坚持改革决心

岁序更迭,回首2024 年,往者可追,来者可期。

展望2025年,当今世界之变、时代之变,正以未曾有之态势徐徐展开。白宫再度易主,特朗普回任美国总统后,未来四年华盛顿政坛可能随之震荡起伏,国际政局剧变亦利弊难料。

过去一年来,首相安华在经济改革和外交政策上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体制改革和公民权利保障等领域仍未达标。加上两年来多位知名人物因总检察署的各种决定,先后摆脱贪腐滥权与失信控状,惟恐影响民众对当局打击贪腐的信心。

从事改革难免遭受阻力,令改革之路曲折艰难。

我们认为,为政者必须坚持改革的决心,还要有历史的眼光,秉持向历史负责的态度。只要切实掌握民心趋向,时时以人民福祉为念,必能突破改革障碍,让国家社会展现新风貌。

任何教育政策,莫不追求国家愿景、成人成才,不此之图,遑论发展进步。

遗憾的是,2025 年财案下的教育拨款仍旧欠缺透明,未列明各源流学校所获数额,难以确保公平分配。

世银报告和 2022 年 PISA 评量,揭露我国学生学习情况落后问题,表现全面下降。教育部有必要深入检讨,找出成因,寻求解决之道。

《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在 2025 年届满后,新蓝图须在教育层面反映多元社会国情,体现昌明大马精神。切勿罔顾非母语教学机制,无视华印社群意见,一再重提统一各源流小学国文课纲。

较早前柔佛华小教师大批调职,加剧华小师资问题,学校筹款指南一字未改,未明文豁免华淡小,义演争议难保不再卷土重来。

诸多小拿破仑试图挑战母语教育,未优先考量学校发展和学生权益,无怪乎首相安华诲尔谆谆,引用论语公开告诫“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路远无须愁日暮,董总各项拓展工作持续稳步推进,专注提升母语教育的绩效,同时也积极开拓跨族群事务,倡议多元共荣。在本会同仁群策群力和各界襄助下,董总七十周年会庆的独中教育盛会、教育名师讲堂和会庆晚宴等系列活动圆满落幕。

全国华小董事会调查分析完成在即,接下来将公布报告。

《独中教育蓝图》中期检讨后,教改步伐并未停歇,推进科学实验与三语口试的先行计划,改革统考评量框架,建构教育系统与平台,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华教综合大厦土地侵占案胜诉后,历时超过一年,因司法诉讼被迫延宕的综合大楼工程,即将重新启动。

处理华教课题,首在沟通对话。教长法丽娜上任以来首度与董教总会面,其务实态度值得肯定,希望当局尽速提出善策,解决华教课题。展望新的一年,董总将在既有成绩与基础上,继续加强组织形象建设,落实独中教改,推进组织专业化,共建华教共同体。

我们恪遵华教理念与价值,追求承认统考的立场,从未改变,亦未曾懈怠。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由衷地盼望,未来当局在改革执行、经济振兴和多元文化政策上取得更大突破,兑现权利平等、政策合理和制度公平的承诺,交出不负公民社会期待、让国人满意的新答卷。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