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打压抵制 拥抱团结/南洋社论

举国刚刚庆祝8月31日国庆日,很快我们将迎来9月16日的马来西亚日。但是,在国阵失去政权后的第二个国庆日,许多人期许的“新马来西亚”,却是那么遥不可及。

在国庆后的第一次内阁周三会议,其中一个受到阁员高度关注及讨论的是最近似暗又明的“抵制非回教徒产品”暗流。内阁通过首相署发表严正声明,指抵制本地非回教徒产品的行动非常不适当,并促请国人响应购买国货运动。



“内阁拒绝特定人士企图通过操弄种族情绪,破坏国家和谐与福祉的狭隘思维和立场。”

抵制行动涉及宗教与种族,让人十分痛心的是,在大多数非土著未察觉下,已经暗流涌动,更揭示了大马虽然独立超过60年,其实各族之间的信任度是脆弱无比。

“抵制非回教徒产品”运动就如在同室操戈,刀刀刺着的都是家里的人。暗地发兵的操弄者,通过煽动宗教与种族情绪的捷径,引来支持,却无视埋下毁国乱邦的后果。

“抵制非回教徒产品”运动让人想起2015年发生在吉隆坡刘蝶广场事件。当时因一起偷窃案引发种族情绪及骚乱,不只种族之间的矛盾再次浮上台面,较后更在巫统主导下出现了土著版刘蝶广场,而为土著商家设立了玛拉电子数字城,是另类形式的“贸易战对抗”。



而2019年出现的抵制行动,则是渗入宗教情绪的升级版贸易战。

这类抵制行动,伤及的不只是非土著企业,也不只是国家经济,最可怕的它是“浸入式”的排斥他族或不同信仰者的运动,目的是要通过这类运动洗脑族群,排斥另一个族群或不同信仰者,最终危及种族和谐及国家安全。

失去中央政权后的巫统与伊斯兰党将在政治“结义”,政治斗争方向料将在种族与宗教“二合一”下出击,要是激进选择走偏锋,会否引起动荡局势?

庆幸的是,希盟内阁正视抵制运动的祸害,果断表态,以免它进一步恶化成为种族与宗教问题。此外,为了保护无辜平民百姓,政府应设下相关法律,严防政客利用种族与宗教作为累积政治支持力度的工具。

反应

 

言论

分摊保费能惠及保客?/南洋社论

为了应付医疗保险和回教保险大幅调涨的问题,国家银行在2024年12月提出两项临时措施,帮助因保费上涨而受到影响的投保人。

第一项是,各大保险公司将医疗理赔通货膨胀所产生的保费增加分摊至最少3年,让投保人每年保费涨幅最高只能是每年10%。第二项则是政府和回教保险公司及私人医院共同出资6000万令吉,加速健保改革,包括实施和推广诊断相关分析,公开常见医疗程序的费用,以增加透明度。

上述宣布已经过了两个星期,并不见保险公司有什么实质行动。保险公司有耐心,保客可没有耐心,因为进入1月份,大限已至,如果再没有发展,保客就要缴交调涨的保费了。

设定顶限而非冻涨

此时,财政部副部长林慧英作出宣布,所有的保险公司必须在1月15日起,向保客提供分摊保费的措施和细节。保客如果收到保费涨价通知,可以自1月15日起,拨电保险公司要求分摊保费,公司必须照办。

什么是“分摊保费”?原来,分摊保费是保客可以要求延迟调涨的日期至2026年底,将本来要大幅调涨的保费分成3年或更多年执行,以确保每年的保险调涨不超过10%。

换句话说,国家银行只是暂时设定保险公司保费调涨的顶限,并不是冻结保费调涨。长远来看,保险公司务将达到它们所要调涨的水平。这是典型的“朝三暮四”现代版,只是将保费调涨的现实延后发生,减低冲击,和保客想象中的维持旧保费不变相差甚远。

保客成最大输家

国家银行行长拿督斯里阿都拉昔之前强调,定期调整保险和回教保险的保费已经成为必要措施,以确保能够持续满足理赔不断上涨的要求。这让保客只能扮演“羔羊”的角色,也就是说,如果公司理赔运算得当,获得盈余,那么公司就无需涨价。

但是,假设公司计算错误,那么保客必须埋单(缴交更多保费)。面对这种稳赚不赔的生意,保客,尤其是乖乖缴费,从来没有索赔的保客,成了最大的输家。

保险公司将理赔上涨的费用无止境的转嫁于保客,毫无面对亏损的风险,试问这对保客公平吗?保客要的是固定的保费(固定的风险成本),如果不能确定保费到底将上涨到什么地步,那么,保客可能认真考虑放弃购买医疗保险或者断保,转向更容易预测消费数额的政府医院求救。

国家银行在协调涨价问题,虽然已经做到将保费分摊,但是,在保客面对不合理的对待时所给予的帮忙,如果只是单单延长保费调涨的执行日期,那是远远不够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