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生日快乐,50岁的你——马佛青

法筏渡江:薛振荣

那是1950年代。

马来西亚的佛教进程,不能说有了你,才有后来的佛教青年运动。这一切得从一位美籍出家人说起,他叫苏曼加罗法师。后来的我们,称他为“佛青之父”。

苏曼加罗法师凝聚与带动青少年与青年,进而促成你的前身——“马来亚佛教青年联谊会”。这是佛教青年运动的启蒙,也造就了今天大马佛教青年在世界佛教的与众不同。

那是1970年代。

不能说你是腾空而降,当年的青年才俊,在社会上、在象牙塔间,从不同的州属、不同的学府,5天的会议,却酝酿出一个如今已走过半世纪的你。

没有人能知道你会走多久,还是你的诞生只是纯粹迎合那个时代的需要。但,今天证明了:那是“远见”,也是世代眼睛对法的坚持。

那是1980年代。

不能说你是不识时务,在一个神佛不分的年代,你从国外引入当年的青年僧如今的大德,往全马各地去弘扬正法;你走入大专院校,积极推动青年学佛;你开启青少年学佛的风气,而“佛青之友”奠定了你未来的接班人。

那是1990年代。

不能说你无法面对当权者的压迫,普照寺从一个寺庙变成“行政与训练中心”、从三成的进展到最后搁置18年,你都在一次又一次地奔波。

你无法了解,为何导人向善的建筑物,可以无端端被勒令停工。但,你始终没有放弃争取。

那是2000年代。

不能说你与时代脱节,你把佛教发展的命脉,推向一个以群众共同探讨的研讨会,集体为佛教前进而把脉。

佛教当代的关怀,需要有“圣教为何衰,众生为何苦”的深切自省,也需要有“此时、此地、此人”的时代需要。

那是2010年代。

你说,佛教组织不该把自己锁在佛教道场内,是时候走向人群,那叫“佛教社区化”,让更多大众以不同管道,接触佛教、学习佛法。

你认为,佛教社群更该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对国家公共政策给予监督与回应。

坚持以青年领导

如今,有人说,你只是个黄毛小子,比不上教界许多大德显要;也有人说,论贤与才,你再也没有领导群众的风范;更有人说,百花齐放的今天,比你优秀、比你更有魅力的,大有人在。还有人说,你开始没有定位,方向模糊。

别忘了,50年你都坚持以“青年领导”,却肩负“建设大马佛教”的格局与愿景。“青年领导”与“建设大马佛教”,就是你的定位与方向,就是你与其他佛教组织不同的地方,就是成为世界佛教奇葩的原因所在。

众生苦,圣教衰,皆因我等青年是众生之一,没有好好学习佛法,所以会苦;没有好好弘扬圣教,所以衰败。佛教青年,唯有迫切思考“此时、此地、此人”的需要,才能让法脉继续流转。
50岁的当下,简单的回顾。

你需要让人骄傲的,不是你亮丽的出现,而是你在这天空下,让更多人都体会到,生命存在的价值;让善美的种子,继续传递。

祝福你,生日快乐,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

反应

 

登彼岸

“佛教社区化”的危机 ——探思佛教社区化(5)完结篇/薛振荣

法筏渡江:薛振荣

佛教社区化,是佛教(态度与形式)与生活(形态与模式)的结合。当我们过于着重一般大众的生活形态与喜好,而忽略了佛教本身的元素,这与一般的组织或单位在推广的生活价值无异,而逐渐失去其宗教化的生活态度。

●俗化弘扬佛法的本义

为了让佛教弘法不这么沉闷,我们会以一些较现代且通俗的标题来吸引人,我们甚至要求讲师以“生活化”带出讲题。更多时候,讲师在拿捏不好主办单位的要求,也许弘法课程成了心灵成长课程。

我们也会以读书会来取代佛学班。这是一种小众制,让与会者能有更直接与紧密的互动。可是,为了减少读书会的呆板式学习,我们也许从一些生活散文或大师的语录开始。可惜的是,我们没有以佛教的基本教义来贯通,往往沦落成与会者的个人生活分享。

我们也使用其他信仰或世俗的典籍,成为所谓“佛学班”的课程。也许我们会认为道道相同,借用其他信仰的基本教义与价值观,有助于展现,甚至凸显佛教教义的圆融。当我们需要使用其他信仰的教义当教材,才能更容易吸引学生时,意即佛教的教义是高深难懂,一般平民百姓难以明白的?

类似想要通俗化佛教教义的本意,却本末倒置,最后把佛教教义给俗化了,甚至在有意无意间,把佛教义理给抽出来,以让大众更能接近我们的组织与道场。

这犹如后期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为了与印度教竞争,搞到自己梵化、神秘化。最后,却失去了佛教原有的精神与特色,也在发展的洪流中,被取代了。

●不重视宗教化生活态度

马佛青曾与其他佛教组织联办佛教青年交流计划。也许另一方的参与筹备的委员对佛教也不甚了解,其委员要求不该有早课、晚课的内容,这样会吓走想要报名的青年朋友。这是一个佛教青年的活动,我们不在活动之中,让青年去认识、学习,甚至行持佛教一些基本的行仪,那我们又待何时?

佛教社区化不是去除“带有宗教元素的生活态度与作息”;佛教社区化是如何在贴近社群的当儿,展现佛教的生命力与生活的结合。

当宗教是宗教,生活是生活时,宗教与生活成了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们行持宗教仪轨时,是远离人群;当我们回到生活时,会把宗教的教诲放在一边。当宗教无法滋养生活,当生活不需要宗教时,任何微小的破坏力,都可以是让宗教自身走向绝灭的一刻。

800年前,回教传入印度,佛教无法幸免被。可是,同时期的印度教,尽管也收到严重破坏,但却在后期复苏得非常快,成为印度主要的宗教信仰。印度教的信仰,不管是在回教传入前后,早已融入在印度人的生活当中,成了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佛教的教义无法融入在当代人心中与生活中,唯有在时代的进程中,被淘汰了。

●结语

“佛教社区化”的理念,不是一个噱头,更不是要在现代搞另一个名堂来推动佛教。“佛教社区化”只是对佛教在融入社区方面,如何提供现代性的诠释,如何让佛教更能够顺接地气。从佛陀时代到祖师大德,都不断在其时代,以不同的方式、理念与面貌,走向人群,达致弘法利生的本怀。

佛教的精神就是教导我们如何与大环境和谐相处,佛教的特色更是引导我们在自我成长的当儿,利益其他人。所以,就如文中所提及的“佛教社区化”特质,是适应社会、是以人为本、是顺接地气,也是不离法义的。

“佛教社区化”的成功因素,是需要从活动、道场,甚至领导人本身的思维模式开始,让佛教在各阶层与领域,展现佛教融入社群与生活的力度及亲和度。

世间法往往都存在一体两面的现象。“佛教社区化”有其契机的一面,也有我们需要很好拿捏的部分。什么是促进“佛教社区化”的终极目标,这是我们在推动“佛教社区化”时,需不断提醒,时时检讨。绝对不能让方法取代了目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