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全球市场达6747亿 远程医疗崛起

【疫后新常态?探索远程医疗 系列1】

独家报道:苏欣恩

马来西亚的医疗旅游,已在全球占一席位,但随着一个小小病毒对人们生活作息的大大伤害,一个领域的疫后新常态——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料会受瞩目。

属于数字医疗领域中一环的“远程医疗”,将继网上买菜和居家办公后,崛起为一个“非接触经济”新势力。美国咨询公司大观研究今年4月发布报告预测,2027年,全球远程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1551亿美元(约6747亿令吉)。 

疫情爆发后,我国首次实施行动管控令,民众因不能随意出门但又要看病,因而催生了大量远程医疗需求。

马来西亚正在“数字化”,看来这趋势,不得不用内窥镜好好探一探。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正颠覆传统的诊疗模式,远程医疗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2020至2030年可能是数字技术重塑医疗卫生系统的十年,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远程医疗领域增长预期升高。

冠病加快需求

马来西亚卫生部早在1997年就已提出“远程医疗蓝图”,但碍于当时的资讯工艺没今天这么发达,一切相关设施还有待加强。就大马情况,冠病疫情和管控令毫无预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促成和加快了远程线上看诊的需求。

媒体报道和社媒上不难发现,疫期间,国内一些中西医陆续使用“线上问诊”、“线上视频看诊”服务,医生接获病人电话问诊有增加,各大线上医疗服务平台的用户也剧增。

黄志彪:民众担心到医院
盼疫情推动远程医疗

马来西亚数字医疗筹委会主席(President-Digital Health Malaysia Pro Tem Committee)黄志彪教授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指出,他期待本次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来的远程医疗应用,能对我国探索数字医疗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推进作用。

自管控令在过去4个月落实以来,不少人担心到医院或诊所求医会接触到其他病患和病毒,因此减少出门和选择留在家看诊,许多医疗专家医生也迫不得已,开始利用远程医疗方式看病。

卫生部扩大线上看诊

黄志彪也是儿童脑神经内科顾问,他指出,卫生部在疫情期间扩大了远程医疗中,特别是虚拟咨询或线上看诊的应用与服务,以提升防疫和治疗效率。

“这是在疫情之下没有办法中的办法,若你问我,线上看诊会否成为新常态,我认为这(改变)应该早就要来了。

“可以这么说,疫情之前,很多人或因为规矩,犹豫不决,不敢尝试或明显做(远程医疗服务),而疫情爆发后,我们看到有些人的看病习惯改变,卫生部在很多方面也有比较放宽。”

显然,线上看诊这新趋势已引起全球包括大马很多医生关注,也成为线上论坛讨论“疫后新常态”和市场走向的热门话题之一,各有褒贬看法。

数据隐私挑战大

黄志彪指出,线上看诊是远程医疗的其中一环,远程医疗仅是数字医疗领域的一部分,而数字医疗其实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健康数据与隐私安全等方面的挑战,并非这么简单。

远程医疗也涉及跨国的医疗旅游,基于我国还未放宽边境管制,他坦言仍有待观察局势的演变,而管控令期也还没结束,病患减少是肯定的,他本身在这期间也有在家为熟悉的病患看诊及跟进病情。

“疫情期间,每个国家都放松,但在疫情过后,就不知道。”

一场世纪瘟疫,全球哀鸿遍野,我国医疗产业生态有什么改变与发展?疫情带来什么经验教训,远程医疗或线上看诊是否会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

《南洋商报》通过此专题报道,为读者探讨大马在远程医疗的现况与技术应用,盘点远程医疗的好处与局限,深度分享医学专家、学者、医疗保健服务提供者和相关领域的看法。

我国起步晚发展慢

何谓远程医疗?顾名思义,就是“远距离治病”,即通过资讯通讯工艺(ICT)技术增加就医途径和医疗信息来改善患者的治愈效果。

远程医疗在医学界不是一项新技术,国外这一领域的发展已有逾40年的历史,而在我国起步较晚,而且晚了很多,发展也缓慢。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远程医疗的内涵拓展为“远程健康”(Telehealth),其1998年的定义是:所有使用信息和通讯技术交换有效信息进行疾病和损伤的诊断、治疗、预防、研究和评估,以及卫生保健服务提供者,继续教育卫生保健专业人员所提供的卫生保健服务。其中距离是一个重要因素,所有一切以推动个人和社区健康为目标。

远程医疗4关系要素:

1. 目的在于提供临床支持。

2. 旨在克服地理上的障碍,将不在同一个地理位置的用户连接起来。

3. 涉及使用各种类型的ICT。

4. 以改善医疗效果为目标。

线上问诊越来越多

2月的某一天,新加坡28岁的营销经理陈家俊出现感冒症状,他觉得只是普通感冒,拿药服了休息就好,不想要特地出外排队等候,于是他决定尝试远程医疗,通过“Doctor World”平台,首次视讯问诊。

约10分钟的看诊结束后,药物两三小时后就送上家门,看诊、送药和药物费用共36新元(折合110令吉)。

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宅在家中,各国像陈家俊这样在线上问诊的民众越来越多,尤其有固家家庭医生者。

此外,美国谷歌公司旗下的生命科学公司Verily开发了一款应用程式,方便人们查询附近的冠病核酸检测采样站点。

以色列一家医院的冠病危重症护理中心不仅开展远程诊疗,还通过远程方式监测重症监护室、隔离病房,并与患者互动。

自1月底以来,新加坡远程医疗平台“Doctor Anywhere”的用户数量已增加一倍以上;今年3月第二周,美国远程医疗服务提供商“AmWell”的整体访问量环比增长250%。在疫情最严重的纽约州,远程医疗访问增幅高达600%;英国远程医疗公司“Push Doctor”的每周订单量同比增长了70%。英国伦敦全科医生萨姆·威斯利感慨:“我们在一周内见证了远程医疗10年的发展。”

机器人问诊缓解人力

至于最早爆发疫情的中国,在锁国封城措施实施后,很多医疗机构已大规模采用远程医疗科技。除了人工在线问诊外,机器人问诊也进一步缓解了人力紧张。

微医发起的实时救助平台于1月杪访问量超过7000万,同时,支付宝1月24日晚联合阿里健康紧急上线了在线义诊服务,平安好医生、微博、京东健康等平台也开通线上问诊管道,估计短短一周问诊量至少300万。

2月20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通过5G网络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行视像通讯,成为中国首个针对冠病的5G远程会诊例子。

数字医疗领域正在出现巨大变化的趋势,平安好医生在2018年携手Grab电子召车服务设合资公司,进军东南亚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市场,如用人工智能提供辅助线上问诊、线上购药和预约看诊等服务。

突破时空限制
提供及时医疗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远程医疗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看病不出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患者提供及时、负担得起的医疗服务。

对于接受过当面诊断的慢性疾病患者和复诊患者,远程医疗可帮助患者在家中进行自我监测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远程医疗服务以数字化为基础,可以显著降低医疗服务的时间、经济和环境成本。在分诊阶段,医生通过线上诊疗平台筛查病症。

轻症患者可线上就诊;需紧急治疗的患者,就有机会被迅速转移进急诊室。

远程医疗可减少医院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

此外,医生还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提供诊疗咨询服务,从而增加收入。

舆论普遍期待,远程医疗将弥补区域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让偏远地区民众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然而,远程医疗自身存在的局限性也引发不少关注。一是覆盖疾病范围不够广泛,远程医疗大多适用于伤风、感冒等常见病症,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难以顾及那些需要医生“望、闻、问、切”判断病情的疾病;二是远程医疗服务的质量受到设备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此外,大马在推广远程医疗的技术、政策、法规、实际应用和发展方面还不算完善,群众对远程医疗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反应

 

财经新闻

天地通数码网络携手马大KPJ 助力数字医疗创新与服务

(吉隆坡12日讯)天地通数码网络(CDB,6947,主板电信与媒体股)周四分别与马来亚大学和柔佛医药保健(KPJ,5878,主板保健股),签署了解备忘录,冀望合作推动数字医疗创新,促进跨境医疗服务。

天地通数码网络和马来亚大学发联合声明,指双方合作将涉及探索利用5G、人工智能(AI)及扩展现实(XR)技术,把马大打造成国内首家把3D全息融入临床护理和手术室的医疗机构。

双方将把此类新兴技术用于转变医疗生态系统,以取得显著优势。

此外,它将和柔佛医药保健展开策略合作,利用5G 驱动AI和远程医疗解决方案,推进跨境医疗服务。

在联合声明中,双方指此次的合作主要优势涉及广泛,因远程医疗能把患者与医疗专员联系起来,改善患者的医疗服务,特别可针对偏远或医疗服务不足的地区患者,安排更高质量的医疗咨询。

“它能减少旅行和住宿费用,实现更高的成本效益,使患者能够负担得起专业医疗服务。”

此举亦能让大马成为医疗旅游和数码医疗创新上得领先者,吸引寻求高质量、高成本效益医疗方案的本地和国际患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