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亚洲周刊专版】美式民主过期?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名家博客·林沛理

英文有“rude awakening”一词,指人经历重大挫折后猛然醒悟,对之前深信不疑的价值和理念重新思考。美国受冠病疫情重创,朝野若肯面对现实,理应痛定思痛,对百病丛生的体制深刻反省。

然而总统特朗普领导的政府舍正路而弗由,只顾大玩找代罪羔羊的“怪罪游戏”。

在国家疫情失控、死伤枕藉之际,国务卿蓬佩奥还要充当打手兼说客,四出奔走呼吁成立国际联盟围堵中国。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事实不会因有人否认而改变,集体意志和政治操作也掩盖不了真相。美国应对疫情一败涂地,令一些看似立于不败之地的信念、主张和制度忽然变得摇摇欲坠。

首先挨打的是一个本来极具争议性的观点,但已普遍为西方社会的执政者、知识界和新闻媒体接受,变成不辩自明的常识,以及政策制定者的指路明灯。

成员各自追逐他们的私利,乃推动发展繁荣的最大动力,因此符合社会的长远和整体利益。这是经济学家佛利民(Milton Friedman )颁布的“山上宝训”(Sermon on the Mount),对此深信不疑的至今大有人在。

事实证明,个人、企业和政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是无孔不入的剥削、见死不救的医疗系统和千疮百孔的社会保障。美国成为冠病疫情“第一大国”并非偶然,贫富悬殊而又没有全民医疗保健的社会,本来就是大传染病的温床。

民主也不保证善治

美英两国奉行“里根—撒切尔夫人模式”,力图把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和风险转嫁给公众、市场和私营企业。难怪疫情爆发,老百姓就像丧家之犬无处投奔,只能听天由命。

特朗普处理疫情的严重失当和玩忽职守戳穿了民主制度先天优越的神话。民主是美国最重要的意识形态输出,也是其道德权威与优越感之所系。但如今铁证如山,即使在民主的发源地和最大的输出国,民主也不保证会带来善治。

这其实是常识。民主选举不是体育竞技,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期望“最佳者”会胜出。选民可以投票给政党和候选人,却不能予他们以政治智慧或管治能力。

重量不重质的民主制度盛产特朗普、约翰逊(英国首相)、博索纳罗(巴西总统)和杜特蒂(菲律宾总统)一类善于蛊惑人心和煽动群众的政治领袖,实属正常。

以各国的疫情观之,东南亚国家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能力整体而言优于西方的民主国家。

这些国家有奉行民主选举制度(如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亦有一党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和越南)。它们共通之处是相信公共利益并非私人利益的累积与总和,政府为此必须作长远规划和筹谋。

它们也认为,维护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乃管治阶层必须承担的责任;而管治阶层的管治权威和合法性并非单单来自选举结果,更关键的是维系社会和谐与整体利益的能力。

戏子没戏曲可唱,就没法表演。多年来一直高呼“民主先行”和“民主才行”的美英突然要面对“民主不行”的事实,当然难以接受,最后老羞成怒。美式和英式民主是否已过了它们的“最佳使用日期”?这问题不再无法想像。

(林沛理,香港浸会大学客席、香港电台《讲东讲西》节目主持人。)  

特朗普的困兽斗

名家博客·杨艾俐

整个美国这个月来,有如没有反对党,更没有反对党总统候选人,任凭特朗普在台上鼓其如簧之舌吹牛欺骗,决策荒谬,关了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违反“两国交恶,不杀来使”的古训,内政、外交乱成一团,冠病死亡人数近15万,染病人数超过450万人,全国上下还在为是否戴口罩而争闹,特朗普两星期前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戴口罩,晚了4个月,多少人的冤灵在美国上空飘着。

究其原因,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被称为“沉睡拜登”)一周仅举办一场现场活动,是在守株待兔,以逸待劳,等着特朗普犯更大错误,以收渔翁之利,典型的拜登风格。幕僚承认,特朗普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

拜登大幅领先

根据各种民调指出,拜登在全国性民调已经大幅领先,多为7%到10%,部分更领先达15%。但是美国有独特选举制度,是以州为单位的选举人票,很多州共和党、民主党格局已定,例如加州、纽约州大部分是民主党,所以选举人票一定是投给拜登,是所谓的赢者全拿,有些州一定是共和党的,例如乔治亚、路易斯安那等,所以决胜关键是在摇摆州,包括密西根州、宾州、威斯康辛州、亚利桑那州、北卡罗来纳州和佛州。

根据民调机构Real Clear Politics平均民调,拜登在每一个关键州的民调都领先;同时,《经济学人》也根据美国经济走向、总统施政满意度、首任总统连任选举等基本因素的选举结果预测模型,拜登有90%几率会胜得选举人票,有98%几率会赢得普选票。但是问题在于民调是否真能反映现实。

2016年选举,事前不管关键州和全国民调,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丽都领先5%,大选结果却大异其趣,事后分析,支持特朗普的很多是沉默投票者,平常不显出政治立场,但到了投票日就投特朗普。这些人也更倾向拒绝民调访问,所以近年美国民调很难取信于民众。最近在关键州似乎出现特朗普粉丝悄悄凝聚“隐形势力”,是2020年大选诡谲莫测的变数。

在孟莫斯大学的调查中,高达57%受访登记选民指出,自己居住的社区里有着数量可观的“隐形特粉”,这些民众虽然是特朗普粉丝,却从来不透露自己支持倾向。

但是特朗普铁粉还剩多少?4年前支持他的很多已离去,新特粉不多,平心而论,特朗普在前3年固然经济成绩不错,创造了600万人就业,但特朗普是有史以来说谎最多的领导人,《华盛顿邮报》有一专栏“检查事实”(Fact Checker),统计特朗普至现在平均一天讲16句谎言(包括无心及有心的事实错误、引用观点让人错误判断、他无法兑现的承诺,或者是他夸张之词),其中四分之一都是从他不停发的推特出来的。

3年经济成果消失

而且一场冠病就让特朗普3年的经济成果消弭无踪,而美国死病无数,最高首长当然必须负全责,很多政情专家预测,特朗普不单会输,更可能大输,成为近30年来只当一任的总统,前一位是老布什。

但是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也令人不放心,每次他出现在公共场合,确实是如“沉睡拜登”,动作、语言、思路迟缓,总是致辞完毕就走人,不愿留下来回答记者问题,令人担忧他的治国能力(与特朗普的生龙活虎、咄咄逼人刚好相反),看来

美国人这次选举必须在两个烂苹果挑一个,不管谁当选,美国未来4年前途是艰险无比。

3年来皆用3招

所以未来的3个半月,特朗普做的是困兽之斗,手法就和这3年一样:

(一)威吓:例如关闭中国在休斯敦的领事馆,理由是那是中国间谍及盗取美国科研机密的大本营,日前特朗普并且表示不排除关闭更多中国使领馆。

根据美国外交专家指出,特朗普此举经过政治精算,关闭休斯敦领事馆伤害相对较小,为双边关系保留转圜余地。中国也以关闭成都使领馆为报复,也是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

(二)利诱:美国经济仍然阴霾漫天,共和党已在酝酿第二波纾困措施,每人再发1200美元,但是买票效果不会太大,因为美国人刚交过税,只是左手出去,右手拿回来,而且政府猛印钞票,消费者早已察觉通货膨胀,上一次超市,买同样货品,价格超过以前的15%。

除非在这3个多月里冠病能迅速减少,否则特朗普当选无望。

(三)推诿卸责:凡是不好的事都推给民主党、冠病是中国病。其实在4月初以前,特朗普可以究责中国的隐藏疫情资讯,但4月以后,美国从欧洲及本国资料已知道冠病的致命传染性,是本国医疗制度及国民健康的问题导致重大伤亡。在全世界最富有的美国,人民平均寿命只是全世界的47位,男性平均寿命不到80岁。 

《纽约时报》平实地说,“中国为西方赢得时间,西方却浪费了它”。

(杨艾俐,资深媒体人,美国华盛顿大学教育传播硕士,天下文化事业群资深顾问。)

身分认同事小 民族认同事大

名家博客·陈国祥

中国大陆与台湾官方交流中断久矣,唯台北与上海的双城论坛硕果仅存,台北市长柯文哲和上海领导日前透过网路,双方口念“两岸一家亲”的通关密语,做为两市交流的政治基础。

由于论坛属地方政府层级,所以口念这个政治色彩不浓的咒语就够了,若要上升到中央层次,就远远不足了。何况两岸一家亲还隐含“一族两亲”的差异问题,同是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大陆认为台湾是近亲,柯文哲心中可能只是远亲。

这还不打紧,值得忧虑的是,近期民意调查显示,台湾人的身分认同多已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是“正港台湾人”,有别于中国人。香港人的身分认同亦乎如此,越来越多的香港人也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如果两地身分认同趋向都无法扭转,则未来两岸(两地)一家亲的说法在台港都将说服力大减,无法充当一“国”两制的黏合剂。

香港“反送中”(反修例)运动有点像台湾的“太阳花学运”,进一步催化身分认同的变化。“我是台湾人(香港人)”的身分认同跨越“我是台湾人(香港人),也是中国人”的自我形象叙述。台湾人和香港人的身分认同意识同样日益摆脱中国人的身分认同,年轻人更是如此,香港20岁以下的年轻人自认是中国人者仅3%,台湾也差不多。

中国人身分渐疏离

作为一个台湾人或是香港人,“中国人”身分原本是一种补充,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随着中国大陆的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中国人身分逐渐疏离。许多台湾人和香港人相信不能同时拥有两个代表同一地区的身分,因而使得“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分野日趋分明。

台湾人和香港人的身分认同转型有相似之处。尽管中国大陆的国际地位快速上扬,但其制度架构、人权状况及国民素质均异于台港,无法令两地人民从心底里以中国人为荣。

一般港人多把中国大陆认定为封闭落后,同时把香港定义为打破这个封闭落后的窗口,香港人自恃的先进性进一步强化香港人的身分认同。台湾从反共堡垒到经济奇迹再到民主转型,一路把中共视为贫穷落后与专制政权,把大陆的统一政策视为并吞台湾的野心,同时有着绝对的制度自信。

台港民众对大陆的离心力,虽在中共积极推动交流、制订优惠政策与展现政绩之后有所减弱,但由于价值观和体制的歧异,加上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固,所以无法消弥,甚至日益强劲。

由于一些台湾人和香港人的族群意识高张,所以国族主义的意识日益增强,其原意是指人们对自己所属国家或政治实体有着休戚与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如果是以血缘和族裔等原始特征为认同基础,可以视之为种族血缘型;如果建基于共同认同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则可视之为公民价值型。

北京针对台港所做的国族论述明显属于种族血缘型,强调台湾人及香港人和大陆人为血浓于水的同胞,两岸(两地)一家亲,希望借由宗族血缘的感召,建立台湾人、香港人对中华民族、中国人以至对中共政权的认同。

然而,近年两岸、港陆之间在国族认同上的冲突很大程度上恰恰就是因北京的“官方民族主义”不断增强,为了捍卫自家“主体性”而产生一种对大陆的“负面认同”,同时在反中人士的操作下,产生强大的“政治反制动员”力量。

主权回归 人心未归

中国大陆与香港、台湾一家亲的心灵契合,无疑是一国两制在港行稳致远、在台风掣雷行的根本基础。

有了这个心灵依托,可以稳若磐石;缺乏认同基础的支撑,则荆棘重重。峻法可以震慑于一时,武统可以威吓于众人,但民族认同的巩固才是长治久安之道。香港主权回归了,但人心多未回归;对台湾声声呼唤统一,但人心多畏统一。

放眼长久,唯有将改革开放深化并扩大其面向,缩小中国大陆与台港之间在体制与价值上的差异,方能扭转两地身分认同的发展趋向,建立稳固不移的统合基石。

台港人民也必须认清一国与统一是不会改变的大政方针,任何勾结外国势力的行径都会被遏止,只有在一家之内寻求妥善的相处之道,方能确保和谐、和平与合作。身分认同可以自我界定,民族认同却不容挑战;身分认同属个人小事,民族认同却攸关大局。

唯有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各方相互争取信赖,寻求互动良方,才能免于外力的介入与干预,并永保个人与群体的安康与福祉。

(陈国祥,台湾资深媒体人,曾任《中国时报》总编辑、前中央社董事长。)

反应

 

要闻

祖莱达:社交平台需准证 限制发声阻碍民主

(莎阿南2日讯)全民共识署理主席拿督祖莱达指出,当今政府在经历了各种挫败,还招来人民许多的批评声浪,开始“疑神疑鬼”。 

昨日,政府规定凡拥有至少800万名注册用户的社交媒体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都必须依法申请应用服务供应商类别许可证。

祖莱达今日发文告表示,这项新法规不仅阻碍国家民主的发展,还损害大马在国际上的形象。

她说,改革者的斗争是要废除严苛的法律,而不是保留及增加更多的法规,来限制人民的声音。

指政府疑神疑鬼

“今天,一名改革者已在国家治理中担任要职,我们作为人民,当然希望之前提出的改革倡议能够全面落实。

“这表明政府此时非常害怕自己的影子(疑神疑鬼),一次又一次的挫败将招致民众更多的批评。”

她说,现任政府似乎已被共产主义理念所控制,不仅束缚人民的生活,还试图限制思想和言论的自由。

对于净选盟前主席拿督安比嘉早前反对该政策,并批评政府是“独裁者”,祖莱达进一步表示,安比嘉使用“独裁者”这个词来形容由虚伪的改革者领导的政府实在过于温和了。

她说,安比嘉的失望是合理的,应该获得政府的关注。

她解释,尽管通讯部长法米试图通过比较前朝政府更具侵略性的抗议时代,和现在政府为示威者提供水和面包的待遇来为政府辩护,但此番言论并不能维护言论自由。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