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

马汉顺:适应新常态做好3件事

(怡保8日讯)教育部第二副部长马汉顺医生表示,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令人们处于新常态,因此,民众在适应新常态时须做好3件事,即不断学习、重新学习以及弃学错误观念。

他今日通过面簿群组直播,为大马好爸爸协会线上举办、主题“爸爸,就是不一样!”的马来西亚第一届中文父职论坛致词表示,首先,许多事情在新常态下变得与从前不同,所以,民众须在这期间保持积极态度不断学习,熬过疫情。

“第二,这场疫情造成大部分爸爸需要待在家,这令爸爸意识到他们在过去并没有与孩子有足够交流,所以,爸爸可以把握此机会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

马汉顺指出,近年来青少年破坏公物、忧郁自杀、滥用毒品、酗酒的情况一直攀升,家长必须花更多心思成为孩子的朋友,了解他们内心世界。

“教育部呼吁家长勿只注重孩子的学业表现,更应该关心他们的心灵世界,而父亲在这方面扮演了无可替代的角色。”

马汉顺说,第三是弃学错误观念。传统上,大家认为父亲的责任是赚钱养家,而照料孩子的责任则由母亲负责,其实这是错误观念,希望今日的出席者可以学习迎接新常态的知识。

他补充,国赖于家,国的强盛有赖于每个家庭的健全与幸福。

反应

 

言论

再谈华小命名学/罗汉洲

话说,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医生指责民主行动党没有认真落实10+6增建、搬迁华小计划,甚至丢失了陈嘉庚华小。

马汉顺又说,他担任霹雳州行政议员8个月就找到2500英亩土地供州內9所独中作为以地养校之用,行动党什么都没有做到。

尽管很多人不喜欢马华,但我们不能以人废言,马汉顺是在摆事实,他为霹雳州9所独中找到养校的土地确实是事实,并且把231万令吉地价减到1万800令吉也是事实,而目前已执政2年的行动党在落实10+6计划却显得举步维艰,这也是事实。

10+6增、迁华小计划是马华在2017年11月宣布,且国阵政府交由马华统筹统办。惟国阵却在翌年下台,马华乃“出师未捷身先死”,10+6大计理所当然交由行动党执行。

当时受委为希望联盟教育部副部长的张念群宣布增建、搬迁计划不只是10+6,而是10+6+10方案,希盟政府共增建与搬迁26所华小。

此言一出,整个华社欢声雷动,“拍烂手掌”,马华顿时黯淡无光。

2022年11月,希盟联合国阵登台执政,行动党此时却绝口不提10+6+10宏图大计,只提马华的10+6计划,惟在落实方面却不尽如人意,究竟是为什么?

马华在2017年只有7名国会议员及11名州议员,被讥讽为7—11连锁店,但却为华人争取到10+6计划的丰功伟绩,拥有40名国会议员及24名州议员的行动党竟在落实10+6计划却举步维艰,令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力不能及?不可能吧,它在政府中拥有最多国州议员呢。

马汉顺还说,行动党若有能力,用他们领袖的名命名华小也没有问题。

这话可大有商榷的必要,如果新建华小的一切经费,从校地到校舍、设备、桌椅、操场等等全由某政党负担,没有向民众筹款,那么用它的领袖名命名该新华小尚且说得过去,但如果用公帑或众筹兴建,可就不由政党说了算,政党不能用公众的资源为本身歌功颂德。

非所有领袖配享太庙

尤其重要的是,并不是每一个政府领袖都有资格配享太庙,也不是每一个党领袖都有资格“吃冷猪肉”。有些党领袖可能为党创下大功大劳,也为国家出了大贡献,但在维护族人权益方面的表现却令人失望,更有些政党领袖在维护族人的母语权益方面的表现令人痛心疾首,如果用他们的名字命名华文学校,无疑是纪念不该纪念的人。

1950年代中期,华巫印三族领袖共谋争取独立,那时候的华裔政治领袖几乎清一色都是英文教育出身,他们不谙华文华语,甚至连祖籍方言也不大会讲。

他们不能了解华人热烈爱护母语的思想,华人要求把华文列为国家语文之一,一名华裔政党领袖(后被委为联盟总秘书)竟然说,华文是很难学的语文,我自己就学不来,所以他不赞成把华文列为国家语文之一。

又有一名领袖说,这里不是中国,为什么要列华文为国家语文;这几名华裔领袖都与东姑阿都拉曼、敦拉萨同一个时期的人,都属于开国元勋,其他如“铁树开花”、“我学了爪夷文更像马来西亚人”、“只区区三页就如世界末日”等等,讲这种话的党领袖,如果用他们的名字为华校冠名,岂非嘲笑华人的母语教育?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