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南洋文艺】《方路散文选》 方路

迷读志:黄国雄 

人与散文之美,在于真诚的交流,真挚的抒情。

“方路老师好魁梧!” 当他走进馆内,隐约有股凝重的气息散开,稍微喧闹的场所安静下来,营友们纷纷向他打招呼,他抺抺汗以微笑回应,原来她们都早已认识老师,而我,还是第一次和老师见面。

老师比我想象中还要高大,站在投影幕旁的他身躯稳健如山。后来听说他是大山脚人,不禁想起每次在槟城升旗山遥望对岸的北马平原那座突兀挺立的大山。原来故乡的地貌能影响一个的气质。

初次见到方路是在创作LOL 举办的文学营,那天除了受教于他多年写作经验心得,也被他言谈中真挚之心轻触。那是温馨宽宏的感受,这种情怀,也充斥在其文字之间,弥满在这本散文集中。

我尤其喜欢〈单向道〉这篇,一篇述说往事故人的小作品,简朴的文字散弥久久不逝的淡愁幽香。

我想这本散文集是方路用文字载体缅怀他的生命历程。某种程度,也像是生活在这这片土地的我们际遇缩影,有我们对这片土地的熟悉氛围,有我们极度怀念的过去。

看了这篇文章,有段文字在脑海渐渐浮现。。

“ 单向街,如人生,只能一直往前行驶,没有倒退,若想回顾,也只能歇泊一阵,任由记忆如后视镜瞅见那被遗弃的衔景。” 

一个人的散文集,是由一张张回忆的景象,以文字并列的相簿。

 

小插曲

散文是真实的叙事抒情文体,真的容不下一丝虚构成分?

散文书写游走在虚与实之间,真与假之际,可以让正在阅读的思绪漫步在幻象与现实交融的情景,会不会是更理想的散文呢?

一天傍晚,我如常地散步慢跑,一个念头浮起,想把散文写成梦一般的故事。如果可以,干脆在梦里写下周遭的真实,醒来就有一篇文章在书桌上,倘若有这么一次的机遇, 把沉淀在黑暗房子的层层生命经验掘起,释放被隐藏的初心,呈现出比真实还更真挚的感情,比虚构还更显得幽奇的情节。我想这会是我写过最好的散文。

反应

 

商余

【南洋文艺】《印加结绳符号》加里乌尔/黄国雄

迷读志:黄国雄 

首先要澄清的是,至今还没有人成功解读出整套的印加结绳,虽然结绳里关于数目的符号和它数学的操作法已经辨识成功,但是非数字性的符号还无法鉴定出其意义,所以说还没有人真的懂这套文字系统。

研究印加结绳的语言学家第一个要务,如果根据此书,其实是要辨明结绳究竟是一种记忆术工具或装置,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系统。

简单的说,记忆术是种协助记忆力的技艺,通过某种特定规则,还有工具/装置来紧记并且回忆起某些信息片段。

现在常见的记忆术装置就是“绕指缠绳”与“念珠”。

从文字的主要功能来看,即是把事件实体的记录下来,是和记忆术的企图有所重迭,之所以要辨别印加结绳是属于何者?是否能被解读出来?也是基于这个理由。

两个主要的差异

记忆术装置与文字系统有两个主要的差异:

1.记忆术装置不是由“约定俗成”价值的符号所组成,这意味着能明白的人就只有该使用者与他已告知规则的人。

2.信息并不是记录在记忆术装置里而是已在使用者的脑海,装置只是作为种提示。

如果印加结绳是种记忆术装置,那么显而易见的,那些从印加文明遗迹发掘出来的结绳就不可能解读出来,因为在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就禁止了结绳的使用,下令焚毁这些装置,印加结绳作为记录系统应在那时候开始消匿而不久后灭绝了。

早期研究印加结绳的人倾向于把它当作记忆术装置,尤其是殖民时代对残存印加文化作观察与记录的人。

不过在现代,即二十世纪初,就开始有学者把结绳当作类似于文字的系统来研究, 不过至今都没有对于其编码与解码信息方法特别实质的结论,有的话也是片断的提议,比如说有研究者指出结绳可能类似“数字标签”(如国际标准图书编号的概念)来指示身分、住所地名、头衔等信息,但这都是相有限,过于简约的信息代表。

作者在这本书里提出新的理论,即是借用现代电脑的基础“语言”,二进制编码的概念来研究印加结绳,试图解析其物理与语言构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