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期己莫期人/方城

前些时候,在网络上看见有人分享一篇题为《谢谢你们照顾我,但我后悔生了你们》的文章,说是一位80岁母亲写给儿子们的遗书。大家不断转发此文的用意大概是要孩子学会感恩吧。然,我看完后却不以为然,觉得这是一篇有道德绑架意味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合时宜的。

文章大概是写一个妈妈辛苦把4个儿子养大,丈夫又比自己先走一步,所以觉得行将就木的自己常常得看儿子媳妇的脸色,深觉得委屈。

换言之,孩子虽是回家陪伴,但未曾和颜悦色。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是儒家所说的不孝。

论语为政篇提到:侍奉父母,最不容易的就是控制脸色或做到和颜悦色(即 “色难”)。我不禁想问这位80岁的妈妈:你自己年轻时有做到吗?若没有,又怎么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呢?我们不是常说“凡事求诸己”吗?再说,这千百年来都是那么难的事,作者怎就期待自己的孩子做到了呢?(除非你前世积德多,今世的福报大才会有吧)。

作者也透露后悔生下孩子,想要赶紧去与天堂的丈夫见面,有离世求解脱的念头。

父母教养过程有失

我不知道网民为何转发这篇文章?是赞成吗?毕竟如果要论孩子不孝的责任,父母才是必须负上最大责任的人啊!父母必定是在教养过程中有失误的地方,孩子才会如此。

难道作者希望每一个孩子长到某一个年龄,就会顿悟该孝养父母?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孩子没有得到启发,就不会有如此的领悟,这就是所谓的人文素养啊!

这位妈妈更应该想想自己在他们小时,是怎么教养他们的?是天天重成绩,和别人比较,还是看孩子的优点,教他们待人处事?

我认为:因和果是紧密相连的,如今孩子无法对自己有好脸色,除了少部分原因是个人修养问题,最大的因素就是他小的时候就已习惯如此,而家长未察觉也未加以指正。

为人父母,养育孩子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必有“养儿防老”的观念,更忌说出“后悔”二字,因为你的孩子分分钟会反驳你:没有人叫你生我啊!

面对不公,思考另一番出路,会是比较踏实的做法。

我总认为:不管在什么年龄层,所有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苦难,都是来造就我们的。

人生没有后悔药,既然生了他们,也含辛茹苦的带大了他们,就是尽了责任。

孩子日后若对自己好,是福报;对自己不好,就多反思,不必埋怨。

人活到了这把年纪,如果自己身体还行,可以多参与活动,让自己每一天过得充实,脑筋就不会整天围绕在孩子身上了。

这是一种境界,也是终身学习的榜样!指责孩子及哀叹生活的不如意,既不能改变什么,反而会惹人厌烦。

看我国政坛上多位老人尚且争名夺利,天天精彩,文章作者实在没必要如此用道德规范来绑架孩子!

顾好自己的身体,能吃能喝,自己安排生活,也不要依赖孩子,这封信都没必要写。因为,懂得爱你的,自然会爱你。

在生活中,对自己多些期许,对别人少点期待,日子才会自在一些。

反应

 

言论

领袖是引领未来的榜样/方城

在一间成功的机构,若其领导能深得人心,企业发展必定乐观,员工的流动性也应该不高的。我认为,领导应该要有几个特质,做起事来才能事半功倍。

我一直认为,作为领导,就必须要有领导的气度,对于讲真话、做事不偏私的属下,哪怕他说的话不合领导的心意,领导也应加以表扬,而不是故意刁难,处处不予好脸色,让人心变凉,不想再认真做事了。人心一旦失去,就像覆水难收,很难再拿回来的。

领导也是引领未来的榜样。这种情况如果在学校发生,就让许多认真且奉公守法的老师心灰意冷,进而让阿谀奉承的伎俩根深蒂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学会了虚伪。

成功的领导,要能做到“以德报怨”,就事论事,而不是以身分打压属下,让人无所适从。对于自己犯下的错误决定要能够以开明的心态接受劝谏,机构要有进步,必须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事事都掩耳盗铃,自以为是,是很难看到进步的。领导固步自封或全盘照收;耳根软,轻易相信流言,就会成为有心的人的棋子,任意被摆布。

我一直希望领导应该双目清明,用慧眼办事,多称赞表扬,让人在获得肯定之余,更愿意工作,而不是在上班时得过且过,求过时间而已。

用假数据骗自己

遗憾的是,现在的职场上几乎充斥这样的人,但大家却还浑然不知,反而不断自我催眠,用假的数据欺骗自己,想象一切还是美好的。

打个比方,当有人提出学生的阅读量不足之际,各方就想尽办法让学生“阅读”,制造报告,营造出全民阅读的假象。其中有多少人真正培养起阅读的习惯,只有天知道了。

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我想学校会变成尔虞我诈,虚伪失真的地方,不再是所谓的象牙塔了。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打工人所处的环境,常会有欺善怕恶,喜欢巧言令色的领导,导致团体或机构无法有显著的进步。若这样的情况也在栽培国家未来领袖的学校发生,学生会看到怎样榜样?实在让人不敢想象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