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自找苦吃

明言吉语 :明吉法师(《观音世界》创办人)

从前,佛教的寺院多建在山林中,有时候为了购买粮食,或到城镇讲经说法,如果寺院离得比较远的话,可能还要赶走好几天的路。有一天,在大雨停了以后,一位刚结束讲经的老和尚带着他的侍者,一位出家没多久的小沙弥,从城镇返回山中的寺院。

他们经过一条小溪的时候,看到一位美丽的女子,站在河边焦虑地徘徊,原来下雨的缘故,造成河水高涨,她不敢过河。老和尚眼看天色不早,心想这位女子如果没办法回家,可就危险了。于是,他就自告奋勇地把女子抱着过河,然后再继续路程。

小沙弥看在眼里,心里想:“师父时常警诫我们不可以接近女色,现在竟然在我的面前抱这个美丽的女子,怎么说一套做一套呢?心里一直忿忿不平,但是因为师父平日的威严,又不敢开口指责,只好闷闷不乐地随着师父走回寺院。

虽然,回到了寺院,可是小沙弥的心里还是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睡觉的时候也想,吃饭的时候也想,几乎一有时间就会挂碍这件事情。7天后,他终于忍不住了,就借一个机会问师父:“师父,您不时常说我们出家人不可以亲近女色,因为会妨害我们的道业,对吗?”老和尚不知道弟子的心思,就回答说是。

“那师父!为什么那天您又可以抱那个女子?”

“什么女子,有这回事吗?”

小沙弥怕老和尚抵赖,赶快说明7天前的情况。

“那位女子,我抱过河就放下了,怎么你自找苦吃,还抱了7天那么久?”

挂碍皆自找

很多时候,我们的挂碍就像这个小沙弥一样都是自找的,因为我们的心总是往外攀缘,一旦缠上了外境,又不懂得放下,于是各种喜怒哀乐,忧悲苦恼就找上门来了。《心经》用了许多个“无”字来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固定不变的状态,这亦如西方哲人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因此,人生本来就需要面对变化无常的缘起现象,如果无法随缘放下的话,就要背负着许多心理的负担,这样怎能不苦呢?

无论如何缅怀过去的风光,或对未来寄予期待,都是风花雪月的事,毕竟人的生命只在呼吸之间。我们其实可以选择“活在当下”,得大自在,不用“人无百年命,常怀千年愁”地走过自己的人生。

反应

 

登彼岸

善心从小开始/明吉法师

明言吉语 :明吉法师(《观音世界》创办人)

虽然,学佛要懂得止恶行善,但是止恶行善不应该只是在学佛后才开始,而是要在从小就开始培养。特别是小时候,童心比较单纯,容易种下善根的种子,培养行善的习惯。

回顾我乐于布施行善的习惯,可以追溯到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我大概五、六岁时,有一位陌生的阿姨(她跟家人有来往,只是我未曾见过)带着她年幼的孩子来到家里。原来她的孩子患上了心瓣有孔的疾病,需要一大笔钱来进行手术。

记得早年的医学不昌明,人民的收入不高,也没有医疗保险的服务,因此,一旦患上重病,无力支付医药费的话,可能就需要向亲友,乃至社会善心人士寻求帮助了。

这位阿姨的家境只是一般,一天三餐已经不容易了,哪还有这么多钱给孩子治病呢?为了治疗孩子,她只好厚着脸皮向诸位亲朋好友募捐或借钱了。

扑满的钱全部捐出

家人都很同情他们,于是纷纷慷慨解囊,尽一份绵力,这时候,他们跟我开玩笑说:“你要不要捐钱给小弟弟医病啊?”当时,我其实也似懂非懂,不过,觉得捐钱给小弟弟医病是一件好事,于是,我就把自己的扑满拿出来,把钱全部捐出。家人看到我的行为非常高兴,都称赞我懂事。

因为有这样的事情以后,每当遇到有人需要帮助时,我都乐意和他们结缘,与此同时,我也深深的体会到“助人为快乐之本”的意义。我分享这段经历的原意不是显示自己的善行,而是想鼓励父母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开始培养他们的善心,让他们有行善的习惯。与其担心孩子会学坏,不如先教会他们懂得行善做好事,因为拥有善心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自然会朝向善的方向走,而减少了走上歧途的机率。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