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难信之法:谭文信

前一阵子,留意到马来西亚佛教居士总会(居总)在被疫情困扰的沙巴各地进行了8万多令吉的爱心布施活动。

这些布施资金都是来自居总的个人及团体会员,还有国内外的法师及各界善心人士的捐献。

居总的做法,让我想起了张爱玲的名句: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姑且不论,张爱玲此话的原意是什么,我想以自己所知道的佛法内容来诠释这句话。

语言区分两种

以前泰国的佛使比丘提出要区分“日常语言”与“法的语言”。佛使比丘把语言区分为两种的原意是什么呢?

印象中好像是要把日常语言的用词以佛法来表达。比如说,“来生”是说当我们因为自我感太重,会导致自己不断在今生面对新的身心苦果。反过来说,一个人当下不再自我中心时,他就会体会到身心苦恼的寂灭,也是所谓的脱离轮回,所以并非是人死后再度投胎的那种庸俗信仰。

同样的,如果把“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名言变成法的语言,又会出现怎样的戏剧性效果呢?

生命是共同体

是否可以理解为因为懂得生命是一个共同体,所以才会慈悲一切?

我想无论个人还是团体,彼此都活在缘起的互动中,也就是经典老歌:“我泥中有你 ,你泥中有我”的那种意境。换句话说,就因为感受到大家都是息息相关的,才会有你侬我侬的无缘大慈与同体大悲。

前面提到居总对沙巴灾民的关爱,就有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的味道。

说到居总,我想起他们的秘书长王书优博士,王博士于2012年创办了国际优昙生命关怀协会,这个协会积极于柬埔寨、尼泊尔、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扶贫助学活动。这些作为无疑也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我不知读者们的想法是怎样,但我真是这样相信的!

反应

 

登彼岸

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谭文信

难信之法:谭文信

从前在寺院做早课时,每次念到《普贤十大愿王》时,就觉得莫名其妙,不知念来干嘛。

其实普贤十大愿是一套把大乘精神落实到生活中的方法,也是一个以佛为中心的修持法门 。

所谓的普贤十大愿就是:

一:礼敬诸佛

二:称赞如来

三:广修供养

四:忏悔业障

五:随喜功德

六:请转法轮

七:请佛住世

八:常随佛学

九:恒顺众生

十:普皆回向

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到“广修供养”,我们可以知道是在进行礼佛、赞佛与供养佛的修行内容。

因为深信诸佛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虔诚一拜接一拜的礼敬;也赞叹诸佛的无量功德。

比如以偈赞叹: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念佛人念的“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也都属于赞佛。

易行道的修行

“广修供养”就是以香花灯果等恭敬供佛。以上都是易行道的修行,可以积聚福报。

“忏悔业障”就是《普贤行愿品》提到的:

我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都会有许多过失,通过向佛求忏悔,让内心清凉,去除修行的障碍,避免了“悔箭入心,恶念反复”。

第五个普贤大愿是“随喜功德”,不妒忌别人的好,也不去和人比较,随喜对方的成就!

“忏悔业障”与“随喜功德”都是针对内心深处的执念,不让无明的潜意识干扰修行人的前进道路。

第六“请转法轮”与第七“请佛住世”,都是恳请佛或善知识长久住世,开示佛法,利益众生。

这真是累积智慧的易行道!

以上6个大愿,如果加上第十的“普皆回向”,就是可以迅速积累福德和智慧的七支修法。

所谓的“普皆回向”就是以上述礼佛赞佛等6种愿行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

 “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普贤行愿品》

这就是所谓的易行道,我们通过早晚功课修礼敬、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请佛住世,然后把上述六项的修法功德回向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早成佛道。

翻转我们的人生

当礼佛赞佛等的功课做久了,虽然每天做的时间不长,但累积久了便能翻转我们的人生!

我们修七支就是第八“常随佛学”(跟随佛法学习),而七支修法是佛菩萨为了“恒顺众生”而设施的方便法门!

“普贤行愿品”最后还有“导归极乐”的主张: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剎

我觉得这并不是宗教神话,也不是文学性的乌托邦,是人生最后的归宿与重新启动的新篇章;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终极关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