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被开除学籍 南大生逆境而上

报道:林友顺

1965至1966年南洋大学反对改制学潮达高峰,逾百名学生被开除或驱逐出境,9名学生领袖被逮捕。曾荣盛、朱华联、谢诗坚等返回大马后自立自强,闯出一片天。

受到时代的召唤,南洋大学学生在1963至1966年间学潮不断,并以1965至1966年反对新加坡政府改制南大而把学潮推到高峰,1965年10月28日,南大学生罢课历时39天。在反对改制抗争中,新加坡政府前后开除和驱逐逾百名南大生。1966年11月10日南大再开除60名学生,学生展开罢课,9名学生领袖被逮捕,67名大马学生被驱逐。

在备忘录签名被开除

横跨马华文坛及马来文坛的翻译家曾荣盛老家在柔佛,当年家境欠佳限制他的升学道路,由于没钱出国留学,他是在“偶然”的计划下考进南大。1964年他成功考入南大历史系,并以半工读的方式赚取学费及生活费,每个假期都得打工,大学二年级时则协助编辑“校讯”,求学期间缺少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1965年9月11日新加坡政府正式公布《王赓武课程审查委员会报告书》(简称王庚武报告书),南大掀起反改制学潮,10月19日南大10个学会,包括历史学会,向南大当局提呈备忘录以示反对。当年曾荣盛是历史学会理事之一,结果因在备忘录中签名而被开除。

时任南大代副校长黄应荣在1965年10月20日将致学生家长/保证人开除学生函件寄给曾的母亲,通知他已被开除学籍。他当时得知共有85名同学被开除。他表示,父母在收到开除信后没有太大反应,而他与同学则继续留在校园参与罢课。

次年,新加坡副总理杜进才在4月4日的信函宣告他永远禁止进入新加坡。他读后“泰然处之”,“不为困扰”。他对自己被开除学籍“无怨无悔”,使他复得“化悲愤为力量”之修行。

被驱逐返马后,曾荣盛在在黄梨业工联任职,1967年因该工联属下的泉成黄梨园工会爆发罢工运动,他因而受牵连被当局逮捕,先后被关在新山与芙蓉监狱,随后也被监禁在麻坡、华都亚也及太平扣留营,前后11年。当局也曾把他们一批人带上庭试图撤销他们的公民权,不过被法庭拒绝,因而免去失去国籍的厄运。

化悲愤为力量

开除学籍、驱逐出境、坐牢,并没有击倒曾荣盛。他说:“身为南大的开除生,似是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其实不然,我们在各领域仍可大有作为,各执其所,各领风骚,自强不息,为关闭的南大奏凯歌。”与许多被开除学籍的南大生一样,他们发挥南大所赐“化悲愤为力量”之箴言,刻苦奋进,在各领域发光发热。

出狱后,他曾任职板厂文员、家教、牌业画工、记者、社团秘书、公司经理等,业余参与译介弄文编书。多年来致力于把马来诗歌翻译成华文,并把华文诗歌翻译成马来文,为促进华人社会与马来社会的了解,奠定了他今天在马来文坛的江湖地位。

他目前不仅是画廊主持及《不惑》杂志主编,也是马来西亚翻译与创作协会副会长及马来文艺组织Seniman Paksi Rakyat执委。

谢诗坚返马当记者

曾任《星槟日报》总编辑的谢诗坚是与曾荣盛同个时期被开除,当时他是戏剧学会的秘书,在反改制请愿书上签名,因此被开除学籍。谢诗坚受访时坦言,自己对被开除学籍感到“很失落”,因本身求学时学业成绩优秀,在班上是名列前茅。面对开除,他认命不过不放弃。

离开南大后他曾想继续深造,并获得美国佐治亚大学颁发奖学金继续其历史系学业,无奈家庭经济情况不允许,他只好忍痛放弃继续深造的念头。上世纪80年代,他也与校友陈松生等同学获得英国大学法律系录取,最终还是放弃深造的计划。

谢诗坚是在1964年进入南大历史系,1966年被开除后他回返马来西亚,随后顺利进入报馆当记者,他的工作表现受到上司看重,逐渐从记者升任为总编辑,成为少数南大人总编辑之一。1990年代报馆关闭后,他转行从商,并在2001年报读南京大学硕士课程,最后也获得厦门大学博士学位。目前他也是中国数所大学,包括安徽大学、吉林大学和暨南大学客座教授,完成了年少时的梦想。谢诗坚现在也是马来西亚“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席,为马中关系奉献力量。

朱华联开建筑公司

现年79岁的朱华联谈起半个世纪前被开除之事,还是感觉不可理喻。他在1963年考入南大,先读一年预科班,随后进入中文系。他回忆说,当年因家境穷困,自己必须一边读书一边工作来筹学费与生活费,因此完全没有时间参与学生会活动。

1965年他参加华文学会当理事,帮忙校对学会年刊。由于华文学会当年是参与反对《王赓武报告书》的学生团体之一,全体理事收到当局发出的警告信及要他们写悔过书。他说:“1966年南大推行改制后学生团体改组,我们班上有五、六人被选上理事,我感到纳闷,以前参加学会我们被迫写悔过书,现在又要我们参加,我因而拒绝当理事,最后被列入开除名单,而且还被视为危险人物而遭逮捕监禁。”

在1960年代,大马经济发展仍落后,没一纸文凭要找工并不易。他当过临教也想以教学为其终生职业,可是他的南大背景使他被当局列入黑名单,教师准证被撤销,他被迫脱离教学生涯。为了生活,他无师自通当摄影师一段日子,最后被一家建筑行录取当书记。他通过勤奋工作及自学,掌握建筑技术,成功在1976年与朋友一起开设建筑公司,至今他还是这家公司的老板。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2024风云人物李飞飞 AI先锋开拓机器人时代

报道:宋阳标

《亚洲周刊》2024年度风云人物,选出北京出生、成都七中肄业、斯坦福大学华裔人工智能(AI)科学家李飞飞(Fei-Fei Li),她被誉为“AI教母”,赋予AI能够读懂图像的眼睛,突破了大语言模型只是搬弄语言、脱离现实的限制,让AI拥有仿如人类的“空间智能”,奠定了机器人能和三维现实互动的条件,开拓机器人时代,带领文明进入人机交流的新纪元。

她2024年创立的空间智能公司“世界实验室”(World Labs)首3个月已融资10亿美元(约44.82亿令吉),火速晋身独角兽企业之列。

让AI跳出电脑主机盒

李飞飞出身清寒,美国读高中时在中餐馆洗碗,父母不惜一切成就她的科学梦,凭强烈好奇心和不懈精神,尽得中美教育之长,既有过人毅力,亦有独特创意,成为两国桥梁,改变人类命运轨迹。

2025年是AI机器人跃飞发展的一年,中国华为将量产人形机器人,美国特斯拉的机器人Optimus亦将投入工厂工作,改变人类社会运作方式。

从ChatGPT等“会说话”的AI,到“能看见”再到“能办事”的AI机器人,背后功臣是被誉为“AI教母”的李飞飞。

她对于“空间智能”的研究教会了AI分析图像,仅从二维画面就能推论物件处于三维空间中的结构,让AI不只能够看见世界,跳出电脑主机盒的束缚限制,于三维现实中互动,正式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

李飞飞将自己对于“空间智能”研究的影响比喻为生物的寒武纪大爆发,期间地球生物开始出现感光细胞的结构,开始能看见世界,随之而来就是生物多样性大爆发。

让AI具有“空间智能”

她2024年4月创立的World Labs在12月推出首款AI系统,以一张图像就能转换成可互动的三维场景,对电影、游戏制作带来革命性改变。

World Labs目标是透过开发仿如人类般的视觉数据处理方法,让AI具有推理三维世界运作方式的“空间智能”。

李飞飞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还是斯坦福大学的首位红杉讲席教授和AI实验室主任、以人为本AI研究院(HAI)的院长。

她还曾担任社媒X平台的独立董事、跨国科企谷歌的副总裁。

如果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她,那就是李飞飞是一个AI的前行者,她用AI技术和人类的理性照亮人类未来之路。

从硬核物理走向AI

李飞飞的家庭背景对她的人生选择有着深远的影响。

她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母亲是一位老师,这种“猫爸虎妈”的教育模式,尤其是母亲严格的教育方式,培养了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探索精神,从小对物理学展现强烈好奇心,连骑脚踏车都会想着背后的物理学原理。

李飞飞1976年出生于中国北京,并在四川成都成长,成都七中初中毕业。

16岁时,她随父母移居美国新泽西州,高中期间还在中餐馆打工刷碗,时薪只有2美元(当时约5.38令吉)。但她工余时还看母亲推荐的西方经典名著,让她比一般的理科生有更宽广的人文视野。

1995年,她以全班第6名的优异成绩从帕尔西帕尼高中毕业,并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1999年,她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后,前往西藏进行了一年的藏药研究。

获电子工程博士

2000年,她进入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在2005年获得电子工程博士。

李飞飞是一个孤独、聪明的孩子,疯狂热爱读书。

她的家庭有点不同寻常,小时候,她的父亲送给她一只小狗,那时候,中国的城市家庭中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她的母亲来自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鼓励她读《简爱》,她同时也爱读《呼啸山庄》,“艾米莉是我最喜欢的勃朗特”,李飞飞说。

李飞飞12岁时,她的父亲移民到新泽西州,她和母亲好几年没见过他。

当李飞飞16岁时,她和母亲也到了那个小镇。抵达美国的第2天,父亲带她去了一家加油站,让她告诉机械师修理他的车。

她几乎不会说英语,但李飞飞通过手势想出了如何解释这个问题。

2年内,李飞飞已经学会了足够的英语,可以担任翻译、口译员,并为只学过最基本英语的父母担任翻译。

她说:“我必须成为父母的嘴巴和耳朵。”

她在学校也表现得很好。她的父亲喜欢在旧货市场上找东西,给她找到了一个科学计算器,她在数学课上用过这个计算器,直到一位老师发现了她的计算错误。他们发现,计算器的功能键坏了。

人类生命基本就是智能

1995年,李飞飞考入普林斯顿大学,期间发现爱因斯坦、薛定谔、玻尔等科学家都在专业生涯晚期时开始转向探讨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奥秘。这让李飞飞不自觉地追随先驱的脚步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等命题。

“对我来说,人类生命的基本问题就是智能。带着这样的探寻目光,我步入了神经科学的世界。在几次神经科学领域的实习经历中,更加确定了对智能的热爱。于是,我从硬核的原子世界、物理世界,转向了对智能的探索”,李飞飞说。

重组电脑认识世界的方式

本科毕业以后,李飞飞到加州理工学院攻读AI和计算神经科学,她选择将计算机视觉作为研究方向,这一领域当时很少有人接触并研究。

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物体种类极其有限。

而业界大多观点认为算法才是计算机视觉的核心,李飞飞却意识到要想让机器认知到更大的世界,或许还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集。

ImageNet电脑视觉同行

与其他科学家不同的是,李飞飞能够看到并促进看似不同的领域之间的联系,这促使她想出了ImageNet。

她的电脑视觉同行正在研究帮助电脑感知和解码图像的模型,但这些模型的范围有限,研究人员可能会编写一种识别狗的算法和另一种识别猫的算法。李开始怀疑问题不在于模型,而在于数据。

她认为,如果一个孩子通过体验视觉世界来学习看东西——通过观察她早年无数的物体和场景——也许电脑也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学习,通过分析各种各样的图像及其之间的关系。

组织整个世界视觉概念

这一认识对李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一种组织整个世界视觉概念的方式”,她说。

但她很难说服同事们,在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中标记每个物体的每一张可能的图片是合理的。更重要的是,李飞飞认定,为了使这个想法奏效,标签的范围需要从一般的(“哺乳动物”)到高度特异的(“星鼻鼹鼠”)。

2007年,李飞飞回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当她谈到自己对ImageNet的想法时,她很难得到同事的帮助。最后,一位专门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教授同意与她合作。

她的下一个挑战是建造这个巨大的东西。这意味着很多人将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做标记照片的繁琐工作。李飞飞试图给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每小时10美元(当时约35.13令吉)的工资,但进展缓慢。然后,在学生的建议下,她通过网商平台将这些图片标记任务分散给了全球5万人完成了这项工作,将项目完成时间从19年大幅缩短到2年半。

2009年,李飞飞的团队认为这个庞大的数据集——320万张图片,已经足够全面,可以使用。他们发表了一篇关于它的论文,以及数据库。后来数据库的图片量增长到1400万张。

遇到AI教父欣顿

起初,这个项目很少受到关注。但随后该团队有了一个想法:他们联系了次年在欧洲举行的电脑视觉比赛的组织者,要求他们允许参赛者使用ImageNet数据库来训练他们的算法。这成为了ImageNet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

2012年是影响AI走向的时刻,在那年举办的第3届ImageNet比赛上,李飞飞遇到了后来被视为AI教父的杰弗里·欣顿。

ImageNet使深度学习得以壮大

欣顿来自一个传奇的家族,他的祖辈有布尔代数的创立者,还有曼哈顿计划的参与者,包括后来获得中国第一张绿卡的寒春以及寒春的哥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韩丁。

欣顿于2024年10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曾在2018年得过与AI相关的图灵奖。他还是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多伦多大学名誉教授。

在第三届ImageNet比赛上,欣顿和他的2名学生克里泽夫斯基、苏茨克维设计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算法AlexNet,利用该数据库训练了一种被称为深度神经网络的AI,以高达85%的识别准确率夺得了当年ImageNet挑战赛的冠军,创下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世界纪录。AlexNet基于上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但当时这套算法被业界视为“老古董”,直到经过ImageNet数据集训练后才重获关注。

AI领域的深度学习革命也自此开启。

李飞飞本没打算去看欣顿领奖,她正在休产假,婚礼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她的新婚丈夫是机器人专家萨瓦雷斯,但她意识到历史正在被创造。

于是,李飞飞在最后一刻买了一张票,挤在中间的座位上坐了一夜的飞机。

欣顿的ImageNet神经网络改变了一切。到2017年,即比赛的最后一年,参赛冠军电脑识别图像中物体的错误率已从2012年的15%降至3%以下。

ImageNet使深度学习得以发展壮大——它是自动驾驶汽车、面部识别、可以识别物体的手机摄像头等最新进展的根源。

欣顿的学生苏茨克维与李飞飞的学生卡帕斯后来成为OpenAI的联合创始人。

■下篇预告

李飞飞引导AI发展服务人类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