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

切除胆囊,意外发现胆囊癌!

胆囊结石是个非常常见的疾病,胆囊切除手术也是非常普遍的外科手术之一。但是在例行的胆囊切除手术中,偶尔也会发现癌细胞,虽然这只是1%的机会。

基于这个因素,所有的胆囊切除之后,都会被送到化验室中进一步化验,以排除癌症的可能性。

一位64位的妇女,因为几个月来的腹痛,到医院就诊,初步检查之后,在超音波的扫描之下,发现有胆结石,医院的医生劝她尽快动手术把胆囊切除。

这位女士在犹豫不决,决定跑到第二家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超音波扫描,确定是胆囊结石,才放心接受手术。

这位妇女上网巡查,发现了胆囊切除手术,可以以迷你微创(MiniLap)的方式进行,而且效果很好,所以决定到我的诊所来。

在手术进行期间,发现胆囊的表皮长出一粒1.5公分的肉瘤,初步怀疑是胆囊癌,哪里是什么胆囊结石!

在这种出乎意料的情况之下,外科医生需要保持冷静,要么就继续完成胆囊切除手术,选择等待化验报告出炉之后,再做进一步的治疗。

或者选择马上开腹手术,继续把胆囊切除,紧急进行化验,如果证实是癌症的话,可以选择进一步进行癌症切除手术,包括肝脏切除,周围的淋巴腺也扫除,有可能也要切掉胆管和进行胆管重组手术。

采取保守策略

在和家属沟通商量之后,我采取了比较保守的策略,就是继续把胆囊以腹腔镜的方式切除,尽量保持胆囊的完整性,不要有胆汁外泄的情况发生,以避免癌细胞扩散。

胆囊直接放进塑胶袋里取出体外,也避免和身体的伤口接触。

在和同事沟通好的情况之下,化验报告在第二天就出炉了,被证实是胆囊癌。不幸的是,周围的淋巴腺也被感染了,而且癌细胞也发现在手术切口的地方,也就是说,病人需要进行第二次手术,把胆管切除,进一步重组,再切除周边的肝脏,扫除附近的淋巴腺。
 

排除扩散风险

这是个大手术,相比胆囊切除手术的20分钟,这种癌症切除手术,一般都是涉及3、4个小时以上,相对的风险也比较高,程序非常复杂。

手术前,有必要和病人和家属好好沟通,最好也做上一个PET-CT全身扫描,以排除癌细胞扩散的风险。

在这种偶然发现胆囊癌细胞的情况之下,病人是在和时间赛跑,最佳治疗的窗口非常短,最好在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之下,就要进行第二次手术,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胆囊癌虽然少见,但却非常恶性,容易转移到其他器官。因为这个因素,虽然进行了完整的手术切除,医生还是会建议病人,接受进一步的化疗。

一般来说,病人手术后会有一个月的时间来调整身体,才能接受进一步的化疗,疗程可能达到6个月。

反应

 

保健

餐后胃胀腹胀 胆囊或肠胃发警号?

报道|陈绛雪    

图|受访者提供

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在癌症榜上排名第22位,因症状不明显,绝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是晚期阶段,也因其少见,所以杀伤力极大,且复发率高,80%患者在1年内死亡,多数患者的5年存活率不超过5%。晚期胆囊癌既复杂且棘手,对化疗、放疗等癌症治疗反应欠佳,外科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但目前我国能够执行机器人外科手术切除胆囊癌的外科屈指可数。

人们普遍知道“胆结石”这个常见问题,但“胆囊”(简称胆)这个小器官对许多人来说却没什么存在感。

胆囊是一个梨形的小器官,位于腹部右上侧、肝脏正下方,主要功能是用于储存胆汁。

胆汁是肝脏产生的消化液,主要作用是乳化脂质(不含酶),也就是帮助小肠消化与吸收油脂。

胆囊只有储存功能,没有制造功能。在没有进食时,肝脏将胆汁储存在胆囊,而在进食时(尤其是摄入油腻食物)则经由胆管释放胆汁,帮助小肠吸收和消化脂肪。

当胆囊出现问题,包括胆结石、胆囊炎及胆囊癌,进食后半小时至1小时内,就会出现胃胀、腹胀的不适感。

堵塞胆汁无法释放

在正常的情况下,胆汁和肠道相互发挥吸收及消化作用,但是,若胆囊有结石堵塞,就无法释放胆汁,也就不能与小肠“合作”吸收及消化食物油脂,因此就会出现腹上方疼痛与腹胀的感觉。

“腹胀”几乎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经历,尤其是进食后胃胀或腹胀,往往视之为日常的“吃太饱”或“肠胃不好”、“肠胃问题”等小问题,不会想到可能是胆囊出现问题的征兆。

食物腹胀应注意

双威医疗中心肝胆胰外科专科顾问杨文锟医生(Dr Yoong Boon Koon)解释,胆囊异常的腹胀是在进食了一顿丰盛大餐或油腻食物(比如炸鸡)之后的半小时至1小时内开始出现腹胀感,长达二三小时后才慢慢消退,比起一般的胃胀和腹胀感时间较长。

“若是和食物有关的腹胀,同样需要注意,因为这可能是胆结石的症状。不过,若是饥饿时也有胃胀和腹胀感,通常是倾向肠胃问题,如有食后腹胀的症状,建议去做超声波检查,确认是否肠胃问题或胆囊问题。”

他进一步指出,胆囊问题的腹胀位置通常在中间和右上方,甚至有时会延伸到后部,当出现这些症状则倾向于胆囊健康问题。

少见病例杀伤力大

当胆囊中的细胞生长异常,就会发生胆囊癌。

但是,不论全球或马来西亚,胆囊癌并不常见,在马来西亚常见癌症榜上仅排名第22位,所以人们的认知和关注度偏度,甚至不知道有胆囊癌的存在。

根据国家癌症注册局的统计,胆囊癌在我国病例中占约0.8%;而全球的胆囊癌设发病率平均为每10万人当中就有2.3人。

根据《柳叶刀》权威杂志2021年的报道,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胆囊癌呈上升趋势。

杨文锟坦言,胆囊癌没有明显症状,甚至完全没有症状,以致诊断时已发展到末期阶段,因此被视为杀伤力极大的癌症。

此外,由于胆囊相对隐蔽的性质,胆囊癌更容易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悄然生长。

“但是,胆囊癌的风险因素却很常见,最常见的是胆结石相关的反复发生或慢性胆囊炎,其次是胆囊息瘤。”

反复发炎增癌风险

他说,30%的人有胆结石,但仅有轻微症状或无显现症状而难以察觉,最典型的“警号”就是餐后出现较长时间的胃胀或腹胀感。通常无症状者只需继续观察而不需切除。有症状者却另当别论,尤其有反复或慢性胆囊发炎者,有增加患胆囊癌的风险。

他进一步指出,胆囊反复发炎(胆囊炎)会增加胆囊癌风险。根据我国胆囊切除后化验的数据发现,10个手术后诊断胆囊癌患者里,有9个不知自己患有此癌症。

“这是一种隐藏的风险,所以有胆发炎的人需要格外注意。”

胆囊息瘤定期险查

胆囊息瘤(囊息肉)则是从胆囊内壁向腔内突出的肉瘤生长,有癌变的可能,但较为罕见,往往无明显症状,只在超声波身体检查或其他原因的扫描检查中发现其存在。在断定胆囊息瘤后, 病人需定期检查, 以防癌变。

若息瘤体积超过1公分,或快速增长,或癌症指数(Ca199)上升,癌变几率就大大增高,须切除息瘤及长期复诊。 

胆囊癌的体征和症状

●腹痛,尤其是腹部右上部

●腹胀

●暴瘦、体重意外下降

●食欲不振

●容易疲累

地中海贫血症高风险群

胆囊癌和胆炎及胆结石有关系,而胆石和饮食有关系,胆囊癌及胆炎和饮食仅是间接的影响关系。

杨文锟指出,胆石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高胆固醇造成堵塞,二是常见的基因遗传疾病“地中海贫血症”。

“地中海贫血症患者的红血球容易分化,一些成分会沉淀在胆囊里,久而久之形成结石。”

鲜为人知的是,绝大多少(接近100%)的地中海贫血症带原者或患者都有胆石问题,因此有不少地中海贫血症者需要切除胆囊。

女性发病率高

就性别而言,在全球及马来西亚,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尤其是50岁至60岁以上的女性,罹患胆囊癌的风险高于男性,且年龄越大,风险越高。

“在我国,虽然也有年轻胆囊癌患者,但多数是因为患有胆囊炎或胆结石,在手术后将胆囊送去化验时,才发现有胆囊癌。”

另外,东南亚泰国南部和我国东海岸吉兰丹州北部地区,胆囊癌发病率也较高,相信是和当地居民偏好生吃海产有关,因生海鲜里有一种名为肝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的寄生虫。

肝吸虫I类致癌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这种寄生虫鉴定为I类致癌因素,最严重的肝吸虫感染就是导致胆囊癌或胆管癌。

在这些高风险地区如有胆囊炎或胆管炎的病患,就要加倍小心处理。

尽管不排除先天基因和胆囊癌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后天环境的影响,比如一个家庭里和种族里有同样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族群成为高风险群而令发病率增加。

“除了这些风险因素,胆囊癌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与长期胆囊发炎和胆结石息息相关。”

初期存活率大于50%

杨文锟坦言,胆囊炎是一个慢性发展过程,但胆囊癌难以确认其发展过程是否激进和侵袭性,因在发现时肿瘤已“悄然长大”,一些肿瘤大至触摸腹部就可感觉到其存在。

“这表示胆囊癌可能已在胆囊里隐身很久,直到后期才会出现癌症的普遍症状,比如食欲不振、暴瘦、容易疲累等等。”

80%一年死亡

他说,胆囊癌难以在早期就发现其存在,因此须格外注意症状,一旦出现典型症状(餐后胃胀腹胀),不能等闲视之,须尽早去做检查。

全球胆囊癌的死亡率极高,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7%。

在我国,80%的胆囊癌患者在一年内死亡,5年存活率并不超过5%,皆因诊断时大多已是晚期,而且越晚期的胆囊癌,复发率越高。

“这是因为诊断时已是晚期,化疗作用不大,即使切除肿瘤,可能一些小肿瘤已扩散到其他部位。若病情已到第三期,甚至癌细胞已扩散到附近的淋巴腺,后续情况就很难取得理想效果。这就是胆囊癌的杀伤力和棘手之处。”

若是很幸运地在早期就诊断到胆囊癌,5年存活率可达50%以上。但是,这类“幸运儿”属于极少数,而且多数是因为胆结石或胆囊炎,切除胆囊送去化验时才发现癌肿瘤的存在,纯粹因为检查胆囊而自然发现癌症的几率和病例,微乎其微。

超声波体检可侦测胆囊异常

如今人们的健康意识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做定期检查,包括超声波检查,此时就能发现胆囊是否有肿瘤。

“当胆囊指数异常,比如CA199肿瘤标记物指数升高,就需要做进一步的电脑扫描和相关检查。”

治疗很复杂

另外,若胆结石甚至胆囊肿瘤造成胆囊堵塞,肝功能指数也可能会显示异常。

胆囊癌的诊断不复杂,治疗却可能很复杂。

一旦诊断胆囊癌,就要检测病情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治疗。

若是第一期胆囊癌,只需要切除胆囊;若已发展到第二期和第三期,此时癌细胞可能已扩散到周围的淋巴腺和部分肝脏,因而需切除淋巴腺和周边肝脏,将癌细胞清除干净。

若发展到第四期至扩散到其他器官,那就得以化疗、标靶治疗和免疫治疗为主了。

以手术切除而论,现大都会采用典型开腹手术,至于微创手术就得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同样需要有足够经验的医生才能处理。

杨文锟坦言,多数的胆囊癌病例在诊断时已经无法切除,即使切除胆囊癌,复发率依然极高。

机器人外科手术缩短康复期

微创术突破了传统手术的局限,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进一步突破人手局限,缩短微创手术时间和病后康复期,攻克困难且棘手的难题。

胆囊癌从内壁生长,若癌肿瘤已侵袭到深层肌肉,就需要切除区域淋巴及部分肝脏,是肝胆胰外科才能执行的大手术。

手术有风险后遗症

手术都有风险和后遗症,尤其肝属于多血的脏器,而淋巴腺围着胆管、门静脉和肝动脉,因此,切肝手术的出血和胆漏风险较高,可能会有伤及这些器官的风险,也会增加术中出血和术后出血的风险。

年龄越大的患者情况越棘手,风险也越高,这类患者通常伴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健康问题,须评估病患情况,控制健康情况,才能进行手术;若同时有肝炎、肝硬化等问题,出血风险及手术难度更高。

对于妊娠期间发现胆囊癌的患者,若是第一个孕期(最初三个月),流产几率较高,但若拖延到孕后期则病情可能恶化,其中的利与弊衡量得与医生商量讨论;若已临近分娩则可在生产后治疗。

许多人将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视为“神乎其技”甚至“无所不能”的存在,杨文锟坦言,微创术和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有其优势,可减少手术痛楚、流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

减少痛楚5天出院

“以手术时间而论,比起传统手术,机器人所用手术时间较长;但与传统腹腔镜微创手术相比,较灵活的机器人手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做更复杂的手术;在伤及周边器官和是否切除干净癌细胞的风险,3种外科手术(传统、微创、机器人)并没有太大差距。”

过去,经历过这类大型手术的患者大约需一星期才能康复出院,如今大约5天即可出院,若只是切除胆囊,2天就可出院,也不需要动用机械手。

突显手术优势

此外,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的高清摄像头可放大百倍,增加微小血管的可见度和清晰度;其次,机械手控制的镜头非常稳定,会过滤人手的抖度,更加稳定,也是机械手比传统手术和微创术更加突显的优势。

他补充,切除胆囊之后,对整体健康不会有很大影响,仅需改变饮食习惯,因为没有胆囊存藏后以释放胆汁,肝脏无法瞬间产生大量胆汁,帮助吸收和消化油脂,患者需避免摄取太油腻的食物。少数患者可能在摄入油腻食物后出现腹泻情况。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