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专访中国作家卫慧 上海宝贝重出江湖

报道:江迅

中国女作家卫慧21年前“私小说”《上海宝贝》风靡世界文坛。之后进入心理行业,今年出版新书《与爱重逢》。疫情下她重回公众视野,身为心理谘询师力推“悦·陪伴”公益心理救助计划。

久未露面的作家卫慧上了一条视频,令不少网友惊呼:天啊!这居然是卫慧。曾是“新新人类”代表的她,穿了一件深色棉麻素袍,面相多了几分中年持重。她的微博数百万粉丝。

1999年,26岁的上海女作家卫慧出版长篇小说《上海宝贝》,旋即在海内外媒体圈引起旋风,她成为话题人物。

20年前互联网刚兴起,她便红得发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圈年轻女性代表之一,用今天的词说,她是最早的“网红”。

中国文坛“美女作家”头衔,要说鼻祖,或许可以说从卫慧开始。当年的她是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才女,也是指认亨利·米勒为“精神父亲”而要写中国版《北回归线》的酷女,更是一位货真价实的美女。

所谓“私小说”《上海宝贝》当年被翻译数十国语言,在好莱坞投资下改编为电影,卫慧在欧美各大重要书展及电影展成为座上宾。

在中国,当年《上海宝贝》就是人手一册的青春启蒙读物。它有一股挟开放余威的洋气。几场性描写让所有道学家气急败坏,女性忠实于自我欲望的呈现和炸裂,才是《上海宝贝》触犯有关禁忌的关键所在而成了明令禁书。

当年学校老师不让学生看《上海宝贝》,“因为这本书很坏,会教坏你们”。老师这么一说,很多原本不知道这本书的中学生全跑去地摊上买来看,无形中带动了盗版数百万销量。

一位网友回忆:“《上海宝贝》的文字极具画面感,迅速让一群初潮的女中学生知道了所有应该知道的一切。”

而今,她再度出现在读者面前,以原名周卫慧用另一种方式,即心灵成长及家庭咨商课程老师,致力于协助化解个人或家庭情感问题的心理咨询工作。

在文坛销声匿迹多年的卫慧,疫情下重回公众视野,力推“悦·陪伴”公益心理救助计划。原计划应邀参与7月香港书展“名作家讲座”系列活动,后因疫情延期。

12月12日,她在浙江余姚接受《亚洲周刊》独家专访。

看好中国文化传承与革新

问:回到21年前,那部颇具争议的半自传体小说《上海宝贝》,当年是年轻人人手一本的“青春启蒙读物”,书在内地被禁,但有外国舆论认为“要了解中国未来一代就要读这部小说”,你现在回头看,如何评价自己的这部小说的创作,如何看待当年的这场争议?

答:外国评论说的:要了解中国未来一代就要读这部小说,我不认同。

根据我这些年对中国文化的研读和实践,我看好中国文化的复苏,看好未来一代在精神与创造力上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至于这部小说,我认为它反映了当时西方文化对中国城市年轻一代的冲击,以及女性的自我身分探索。

当年的争议早已过去,我也已不是当年的那个夸张而冒失的小女孩,人都会变化。

感谢这部书和当年的争议,让我有机会不停地反观自己,了解自己,修正自己去到真正想去的地方。

文学不能回答人生问题

问:走进21世纪,你似乎渐渐淡出文坛,也离开中国去了美国,7年后又回到中国,能说说你这20年的经历吗?

答:那是2001年,初次寄居于美国,马上遇到“九一一事件”发生,眼看着双子大厦在眼前倒塌,对于我是个震撼和拷问:活着意味着什么?何去何从?!

《上海宝贝》文末的最后一句是:我是谁?这真是一语成谶,成为之后20年里我的人生主题:不停地探索自我,叩问自我。

从寄居于美国开始,我就觉得文学不能回答我所有的人生问题,便转向研究西方心理学和中国文化中的心性修养,后终因割舍不下对父母、对故土、对中国文化的依恋,回国定居在故乡余姚。

那个情形怎么形容呢?就是一个女孩走出故乡小城,靠写作走到世界几十个国家,然后兜转了一圈,又孑然一身地回到故乡小城,仿佛那些如梦的繁华什么都没发生过,真应了苏东坡的诗:事如春梦了无痕!

浪够了,开始赎罪

问:你是怎么从小说创作转型为心理咨询师的?为什么选择这一职业?

:我回国后经历了第一段婚姻的失败,离异成为单亲母亲,独立抚养幼子。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深感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重大影响,开始投入全身心成为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治疗师,发心分享家庭治疗与个体,尤其是女性成长的课程,迄今已在全国30余地,包括用线上方式,辅助数千家庭和上万个体重返和谐与宽广。

问:有舆论说,你现在说的和写的都是“心灵鸡汤”,也有舆论说,“你们年轻时浪够了,如今脱下舞鞋,穿上僧袍,开始赎罪”,对此你怎么回应?

答:我现在说的和写的,都比较少了。主要是在埋头做一些家庭治疗和辅助女性成长的工作。说起赎罪,我不能否认多少有这个情结。今年我们做母亲节直播,有一位中年书迷在群里直接表达了对我的愤怒。她认为年轻时因为看我的书,结果追求起肆意自由的感情,现在人到中年自觉抑郁。

让群里很多人意外的是,我直接在群里向这位书迷道歉。她哭了,群里其他人也流下泪水。

过去6年的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工作,的确很辛苦,没有假期没有娱乐,但每一步组成改造生命的路,让我渐渐成为喜欢的自己。

问:2020年你有新书《与爱重逢》出版,能说说新书的情况吗?

答:《与爱重逢》是一套点击量达100万的同名音讯节目的结集,关于人生命中最重要的3个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伴侣关系、亲子关系。封面上有句话:“所谓伴侣关系、亲子关系,终极意义上都是你和自己的关系”。

这依然因应了我本人贯穿了20年的人生主题:探索自我,净化自我。净化一词,可以关联到中国儒家文化强调的“克己复礼”,克己就是心理的净化;复礼的礼,可以理解为敬,比如中国人讲敬老尊贤,敬天畏人。

书的推荐人之一复旦大学心理系主任孙时进教授曾经问我:你现在怎么大变样了?这种心理转变具体的路径是什么?我说就是这些年心理咨询实务工作和传统的心性修养带来的改变。

女性对家庭有天然需求

问:对当下心理问题频现的青少年群体和女性群体,你倾注精力,开设疗愈工坊,到各地学校、妇联等机构做公益讲座,你的感受如何?

答:有一次在广州对500多位师生做家庭和谐之道的公益讲座,有校长告诉我,他们学校里出现四五年级的小学生开始服用抗抑郁药的个例。感受到学生和学校,还有学生的家庭都在经受一些压力。

还有在各地妇联做讲座时,各行业的女性不可谓不优秀,但她们现在对如何养育孩子、安顿好家庭有迫切需求。

这里可以看出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家庭作为最基本的单位面临的挑战,同时也发现女性对孩子和家庭有天然的需求,这是工作和金钱所无法代替的幸福感。

至于我们的深度疗愈工坊,吸引到的大多也是女性,她们主要为孩子的厌学、抑郁、游戏上瘾、抽动症等身心问题来求助。

在心理求助上,女性比男性更积极一些。因为我的作家背景,在具体疗愈过程中,还会结合书写和诗歌以及其他艺术形式,这些对女性身心的修复有契合处。

救助效果超预期

问:今年冠病疫情爆发之始,你带领团队,线上线下开展陪伴和倾听的公益心理救助计划,请说说这方面的进展。后疫情时期,你认为对人们的生活会有什么根本改观?

答:是的,我们今年大年初二就对疫情做出反应,开始名为“悦·陪伴”的公益心理救助计划,一直持续到疫情缓解的4月,共陪伴超过2500多人次的求助者,包括一线医护工作者和其他行业的人。

当时发现有3个明显特点:(一)医护人员的创伤应激反应集中爆发;(二)春节期间人们因疫情困在家中,原生家庭的矛盾被激发出来;(三)面对不确定性的恐慌和焦虑,社会性集体创伤呈现。

心理救助的效果超过我们预期,团队和求助者都很努力。

后疫情时期,所谓生活的根本改观,就观察到的而言,(一)是人们对做事、消费、健康持谨慎心态;(二)是中国文化中民胞物与、克己复礼的理念,对世界未来的影响;(三)是具体工作和生活方式上,人们进一步转向了线上;(四)是精神上的不安稳度增加,对心理救助和文化修养的需求明显上升。

幸福原来很简单

问:当年你创作过半自传体小说,把自己披露得淋漓尽致,今天能不能谈谈你的私生活,据说你刚刚新婚,幸福感满满,能说说他吗?

答:所谓半自传,当时不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唯有自知,一笑。最近的确是离异10年后再婚了,感觉是几十年的寻寻觅觅,起起伏伏,终于安心快乐了。

我闺蜜说得好:女人再辛苦,若能有美好的归属,一切都可抚平了。50岁还不到的女人,能从西方文化的影响里回头转向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从工作和事业中转向婚姻和家庭,也许是想通了一些东西吧。

我先生是个普通人,我们之间的感情是诚挚而顺畅的。其实真正让人幸福的,都很简单平实。到了中年才领会到这个,为时不晚吧。

这几天我和先生在慢慢打理屋前的小花园,冬天本该是万物凋零,但泥土里还是蕴含着生机。我忍不住写了几句:有一个可爱的花园积聚着人生的蜜,和收获的诗篇就在长长的幽径的另一头却需要穿越孤寂和评判去到那里,你可愿意?

最后开个玩笑,我的课程与书都叫《与爱重逢》,也许是辅助不少人与爱重逢了吧,我现在也是与很多爱重逢了。

■卫慧小档案

原名周卫慧,1973年出生于浙江余姚,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被称为“晚生代”、“新新人类”作家。

1999年出版代表作《上海宝贝》被译成31种文字,登上全球十几个国家地区的畅销榜前十,并被好莱坞拍成同名电影。

2001年开始定居美国纽约,2007年回国后开始进入心理行业,并创办心理治疗团体“喜悦之家”,现为其心理导师。

2020年6月出版新书《与爱重逢》。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2024风云人物李飞飞 AI先锋开拓机器人时代

报道:宋阳标

《亚洲周刊》2024年度风云人物,选出北京出生、成都七中肄业、斯坦福大学华裔人工智能(AI)科学家李飞飞(Fei-Fei Li),她被誉为“AI教母”,赋予AI能够读懂图像的眼睛,突破了大语言模型只是搬弄语言、脱离现实的限制,让AI拥有仿如人类的“空间智能”,奠定了机器人能和三维现实互动的条件,开拓机器人时代,带领文明进入人机交流的新纪元。

她2024年创立的空间智能公司“世界实验室”(World Labs)首3个月已融资10亿美元(约44.82亿令吉),火速晋身独角兽企业之列。

让AI跳出电脑主机盒

李飞飞出身清寒,美国读高中时在中餐馆洗碗,父母不惜一切成就她的科学梦,凭强烈好奇心和不懈精神,尽得中美教育之长,既有过人毅力,亦有独特创意,成为两国桥梁,改变人类命运轨迹。

2025年是AI机器人跃飞发展的一年,中国华为将量产人形机器人,美国特斯拉的机器人Optimus亦将投入工厂工作,改变人类社会运作方式。

从ChatGPT等“会说话”的AI,到“能看见”再到“能办事”的AI机器人,背后功臣是被誉为“AI教母”的李飞飞。

她对于“空间智能”的研究教会了AI分析图像,仅从二维画面就能推论物件处于三维空间中的结构,让AI不只能够看见世界,跳出电脑主机盒的束缚限制,于三维现实中互动,正式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

李飞飞将自己对于“空间智能”研究的影响比喻为生物的寒武纪大爆发,期间地球生物开始出现感光细胞的结构,开始能看见世界,随之而来就是生物多样性大爆发。

让AI具有“空间智能”

她2024年4月创立的World Labs在12月推出首款AI系统,以一张图像就能转换成可互动的三维场景,对电影、游戏制作带来革命性改变。

World Labs目标是透过开发仿如人类般的视觉数据处理方法,让AI具有推理三维世界运作方式的“空间智能”。

李飞飞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还是斯坦福大学的首位红杉讲席教授和AI实验室主任、以人为本AI研究院(HAI)的院长。

她还曾担任社媒X平台的独立董事、跨国科企谷歌的副总裁。

如果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她,那就是李飞飞是一个AI的前行者,她用AI技术和人类的理性照亮人类未来之路。

从硬核物理走向AI

李飞飞的家庭背景对她的人生选择有着深远的影响。

她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母亲是一位老师,这种“猫爸虎妈”的教育模式,尤其是母亲严格的教育方式,培养了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探索精神,从小对物理学展现强烈好奇心,连骑脚踏车都会想着背后的物理学原理。

李飞飞1976年出生于中国北京,并在四川成都成长,成都七中初中毕业。

16岁时,她随父母移居美国新泽西州,高中期间还在中餐馆打工刷碗,时薪只有2美元(当时约5.38令吉)。但她工余时还看母亲推荐的西方经典名著,让她比一般的理科生有更宽广的人文视野。

1995年,她以全班第6名的优异成绩从帕尔西帕尼高中毕业,并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1999年,她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后,前往西藏进行了一年的藏药研究。

获电子工程博士

2000年,她进入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在2005年获得电子工程博士。

李飞飞是一个孤独、聪明的孩子,疯狂热爱读书。

她的家庭有点不同寻常,小时候,她的父亲送给她一只小狗,那时候,中国的城市家庭中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她的母亲来自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鼓励她读《简爱》,她同时也爱读《呼啸山庄》,“艾米莉是我最喜欢的勃朗特”,李飞飞说。

李飞飞12岁时,她的父亲移民到新泽西州,她和母亲好几年没见过他。

当李飞飞16岁时,她和母亲也到了那个小镇。抵达美国的第2天,父亲带她去了一家加油站,让她告诉机械师修理他的车。

她几乎不会说英语,但李飞飞通过手势想出了如何解释这个问题。

2年内,李飞飞已经学会了足够的英语,可以担任翻译、口译员,并为只学过最基本英语的父母担任翻译。

她说:“我必须成为父母的嘴巴和耳朵。”

她在学校也表现得很好。她的父亲喜欢在旧货市场上找东西,给她找到了一个科学计算器,她在数学课上用过这个计算器,直到一位老师发现了她的计算错误。他们发现,计算器的功能键坏了。

人类生命基本就是智能

1995年,李飞飞考入普林斯顿大学,期间发现爱因斯坦、薛定谔、玻尔等科学家都在专业生涯晚期时开始转向探讨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奥秘。这让李飞飞不自觉地追随先驱的脚步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等命题。

“对我来说,人类生命的基本问题就是智能。带着这样的探寻目光,我步入了神经科学的世界。在几次神经科学领域的实习经历中,更加确定了对智能的热爱。于是,我从硬核的原子世界、物理世界,转向了对智能的探索”,李飞飞说。

重组电脑认识世界的方式

本科毕业以后,李飞飞到加州理工学院攻读AI和计算神经科学,她选择将计算机视觉作为研究方向,这一领域当时很少有人接触并研究。

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物体种类极其有限。

而业界大多观点认为算法才是计算机视觉的核心,李飞飞却意识到要想让机器认知到更大的世界,或许还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集。

ImageNet电脑视觉同行

与其他科学家不同的是,李飞飞能够看到并促进看似不同的领域之间的联系,这促使她想出了ImageNet。

她的电脑视觉同行正在研究帮助电脑感知和解码图像的模型,但这些模型的范围有限,研究人员可能会编写一种识别狗的算法和另一种识别猫的算法。李开始怀疑问题不在于模型,而在于数据。

她认为,如果一个孩子通过体验视觉世界来学习看东西——通过观察她早年无数的物体和场景——也许电脑也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学习,通过分析各种各样的图像及其之间的关系。

组织整个世界视觉概念

这一认识对李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一种组织整个世界视觉概念的方式”,她说。

但她很难说服同事们,在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中标记每个物体的每一张可能的图片是合理的。更重要的是,李飞飞认定,为了使这个想法奏效,标签的范围需要从一般的(“哺乳动物”)到高度特异的(“星鼻鼹鼠”)。

2007年,李飞飞回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当她谈到自己对ImageNet的想法时,她很难得到同事的帮助。最后,一位专门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教授同意与她合作。

她的下一个挑战是建造这个巨大的东西。这意味着很多人将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做标记照片的繁琐工作。李飞飞试图给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每小时10美元(当时约35.13令吉)的工资,但进展缓慢。然后,在学生的建议下,她通过网商平台将这些图片标记任务分散给了全球5万人完成了这项工作,将项目完成时间从19年大幅缩短到2年半。

2009年,李飞飞的团队认为这个庞大的数据集——320万张图片,已经足够全面,可以使用。他们发表了一篇关于它的论文,以及数据库。后来数据库的图片量增长到1400万张。

遇到AI教父欣顿

起初,这个项目很少受到关注。但随后该团队有了一个想法:他们联系了次年在欧洲举行的电脑视觉比赛的组织者,要求他们允许参赛者使用ImageNet数据库来训练他们的算法。这成为了ImageNet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

2012年是影响AI走向的时刻,在那年举办的第3届ImageNet比赛上,李飞飞遇到了后来被视为AI教父的杰弗里·欣顿。

ImageNet使深度学习得以壮大

欣顿来自一个传奇的家族,他的祖辈有布尔代数的创立者,还有曼哈顿计划的参与者,包括后来获得中国第一张绿卡的寒春以及寒春的哥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韩丁。

欣顿于2024年10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曾在2018年得过与AI相关的图灵奖。他还是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多伦多大学名誉教授。

在第三届ImageNet比赛上,欣顿和他的2名学生克里泽夫斯基、苏茨克维设计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算法AlexNet,利用该数据库训练了一种被称为深度神经网络的AI,以高达85%的识别准确率夺得了当年ImageNet挑战赛的冠军,创下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世界纪录。AlexNet基于上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但当时这套算法被业界视为“老古董”,直到经过ImageNet数据集训练后才重获关注。

AI领域的深度学习革命也自此开启。

李飞飞本没打算去看欣顿领奖,她正在休产假,婚礼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她的新婚丈夫是机器人专家萨瓦雷斯,但她意识到历史正在被创造。

于是,李飞飞在最后一刻买了一张票,挤在中间的座位上坐了一夜的飞机。

欣顿的ImageNet神经网络改变了一切。到2017年,即比赛的最后一年,参赛冠军电脑识别图像中物体的错误率已从2012年的15%降至3%以下。

ImageNet使深度学习得以发展壮大——它是自动驾驶汽车、面部识别、可以识别物体的手机摄像头等最新进展的根源。

欣顿的学生苏茨克维与李飞飞的学生卡帕斯后来成为OpenAI的联合创始人。

■下篇预告

李飞飞引导AI发展服务人类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