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抗疫

社险:89万人仅10.5万外劳已冠病筛检

(劳勿11日讯)社险机构总执行长拿督斯里阿兹曼博士表示,我国89万2000名外籍员工中,仅10万5000人进行冠病筛检。

他说,目前,共有574家诊疗所分布全国,为外劳提供检测服务。

“尚未为外劳进行检测的雇主,受促尽快行动,以协助阻断感染链。”

他今天在劳勿出席社险援助金发放仪式后,向记者会发谈话。

上个月,人力资源部长拿督斯里沙拉瓦南促请所有雇主,必须在这个月开始,确保他们的外籍员工都要接受冠病筛检,筛检费用由雇主承担。

较早前,阿兹曼也在加里希里尔救灾中心移交援助金及救济品予来自65户的217名水灾灾民。

反应

 

财经新闻

航委会:免影响执照续期 航空公司须为员工缴社险

(吉隆坡16日讯)马来西亚航空委员会(MAVCOM)表示,所有航空公司必须为员工缴纳社险,作为执照审批和续期的重要条件之一。

不过,航委会执行主席拿督斯里沙里布丁表示,尽管未缴纳社险并不会直接导致执照被吊销或续期被拒,但航空公司必须履行保障员工福利的责任。

“所有执照持有者都需要遵守相关规定,包括为员工缴纳法定供款,例如雇员公积金和社险。如果发现有公司未缴纳,我们会查看他们是否已经与社险机构协商解决,例如分期偿还欠款。”

他今日在航委会与社险机构签署了解备忘录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有些航空公司可能因财务困难而未能缴纳社险金,但这并不能成为逃避责任的理由。

“只要公司主动与社险机构沟通并达成协议,我们是可以接受的,但员工的福利必须优先考虑。”

沙里布丁透露,疫情期间和疫情后,一些航空公司因成本压力减少了社险金的缴纳,但这些问题仍需尽快解决。

鼓励员工举报

他呼吁航空业员工,若遭遇雇主拖欠薪资、未缴纳公积金或社险等问题,可通过航委会官网的举报平台匿名举报。

他表示,设立举报平台是为了保护航空业员工的权益,同时推动行业的透明度和诚信。

他强调,平台为员工提供保密且安全的渠道,让他们能举报公司内部的不当行为。

“我们将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员工的权益受到保护,同时推动公司履行法定责任。”

加速调查违规公司

此次航委会与社险机构的了解备忘录,重点在于通过数据共享,加速调查未缴社险的公司。

此外,这项合作也将帮助航空业求职者更快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沙里布丁指出,这是航委会首次与法定机构合作,未来将与雇员公积金局和税收局等单位进一步合作,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和支持。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合作,提升行业合规性,确保员工权益受到保障,同时推动整个行业更加透明和公正。”

目前,航委会监管着60家持有执照和准证的航空公司及服务提供商,包括客运和货运航空公司、地勤服务公司以及机场运营公司。

出席者包括航空发展总监贾法尔德鲁斯,以及社险机构副总执行长(营运)阿兹鲁安。

社险与航委会合作
助航空员工维权与就业

社险机构总执行长拿督斯里莫哈末阿兹曼表示,目前未缴纳社险金的航空公司只是少数,情况并不严重。

“这些公司可能是因为不清楚规定,或者疫情期间为了节省开支而暂停缴纳,但疫情过后,他们可能继续忽略了这一责任。不过,这种现象并不普遍。”

他指出,这次合作除了督促企业依法缴纳社险,还将在航空行业举行招聘会,为因疫情失业的员工提供更多工作机会。

“疫情期间,航空业受到了很大冲击。通过工资补贴计划,我们成功挽救了800多个航空行业的工作岗位。现在行业正快速复苏,我们希望帮助更多人找到合适的岗位。”

阿兹曼补充,目前航空领域一些职位,如飞行员和持牌飞机工程师短缺,而客舱与地勤岗位竞争激烈。

此外,双方签署的了解备忘录加强了对三项重要法律框架的遵守。

他指出,其中两项分别为1969年雇员社会保障法令(第4法令)和及2017年就业保险制度法令(800法令),以确保航空业所有持牌企业能够为员工提供全面的保障,并公平缴纳社险和就业保险。

此外,合作还包括遵守2015年大马航空委员会法令(771法令),该法令规定了航空服务提供商的准证要求。

“我们与航委会的合作引入了创新解决方案,以应对当前行业挑战,同时帮助降低失业率。

“我们优先推动马来西亚技术工人在关键岗位的就业,这不仅有效减少依赖外劳,同时维持行业的高标准。”

明年启动国家就业探索中心

作为计划的一部分,社险机构将在明年启动国家就业探索中心(NPCEC),航委会将担任顾问。

该中心将成为就业援助中心,提供线下支持中心、元宇宙数字职业探索平台,以及线上职业嘉年华等服务。

另一方面,社险机构数据显示,截至本月13日,全国已有280人因失业获得了总额302万令吉的就业保险计划(EIS)赔偿。

这一数字涵盖了包括航空业在内的多个行业。

在冠病疫情期间,社险机构通过薪资补贴计划(PSU)提供了203亿4000万令吉,支持了35万7520名雇主,帮助维持约295万4000名本地员工的就业,缓解了大马人的失业问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