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中国跨年思考晚会 全球独家现象

报道:陆新之

中国流行岁末思想性的大型跨年演讲,票价不菲,网上观众以亿计,反映民间好学精神,成为全球独家现象。

罗振宇跨年演讲强调中国的组织网络化特性, 吴晓波年末演讲对新一年中国的发展持谨慎乐观态度,并且都对中国产业升级抱有期待。 

12月31日晚上8时30分,武汉光谷国际网球中心,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如约而至。虽然之前一周全国零散疫情再起,现场执行了史上最严厉的防疫措施,也有数千人与会。

前一天的厦门会议中心,吴晓波以“勇敢者的心”为主题的年终秀也按期举行。接近7000名观众戴着口罩隔席而坐,现场气氛热烈,网络上通过独家合作直播的芒果TV收看人数累计超过4亿。

主办方提供的资料显示,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在全国卫视同时段排名第五。爱奇艺的热度资料以前台热度资料显示为准,同期比较超过去年。 

上千人出席

就在2020年的最后一周,全国各地也陆续有房地产、金融与互联网专家主讲的类似活动,无论是被称为年会还是特别演讲,主题大都是回顾上一年,展望新岁,现场也动辄上千人出席。 

当“跨年”成为人们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情感表达的时间节点后,越来越多的名人投入“跨年直播”。12月29日,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在微博上宣布:“1月1日晚上20时进行抖音直播,和米粉朋友一起聊聊新年愿望。” 

中国人似乎特别认可年底的这类知识型思想性演讲活动:巨型的文稿幻灯片,明星一般的主讲者,宏大的话题设定与巨头的大手笔赞助…这种仪式感的展现,还真是出乎意料。 

明星空降助阵

今年,这类现场也有了明星空降助阵。吴晓波年终秀以钢琴家郎朗现场演奏的《莫札特C大调奏鸣曲》开始。现场,郎朗还一改往日只弹琴不说话的风格,为爱音乐的孩子们讲了“怎么去造梦”,对未来心怀勇敢。演讲中段,原Beyond成员叶世荣现场演唱了《不再犹豫》和《光辉岁月》,让人印象深刻。主办者介绍,《不再犹豫》代表“重拾理想与自信”,《光辉岁月》代表“抗争与希望”,郎朗演奏的《望春风》则代表无限的信心。 

不知不觉,两场年终知识类大型活动都已经举办到了第6年。包括世界500强的保险公司、电子产品巨头、快销品、汽车以及房地产商,都成为了这类大型活动的赞助商。 

目力所及,全世界都没有出现这样的大众与专家同场的思想狂欢盛会。为什么偏偏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能够出圈,引爆这种跨年演讲如演唱会一般的局面? 

罗振宇在新年字斟句酌地回复《亚洲周刊》的这个提问,他说:“我个人认为,就是因为中国人普遍有改变现状的冲动。从引车卖浆者流,到大富大贵之人,都不认为自己的现状就是自己的未来。这是一个普遍的民族心理。”

追求知识打破阶层固化

罗振宇强调他看到的今天一代人——“对自己有信心,对国家有期待”。

他补充:“加上1000多年科举制形成的传统,中国人普遍并不真相信所谓的阶层固化。” 

的确,2010年的中国与2020年,短短10年间,仿佛已经是两个时代。 

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人民币(约916美元);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9109元。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万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6021元。

2010年总产值(GDP)现价总量40兆零1513亿元,2019年GDP现价总量为98兆6515亿元。 

吴晓波接受《亚洲周刊》独家采访的时候,也提到他的活动现场来的大多数是企业家。

他说:“中国这一代企业家的好学精神与学习能力都很强,我们接触到的他们,不管是60、70一代,还是80、90,都有一种不安全感,同时又有强烈把握命运的意愿。”

网络改变跨年心态场景 

时间正在不知不觉之中流逝。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跨年的心态与场景。 

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一季度,中国、印度、美国互联网用户数量排名世界前三。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为9.04亿,互联网渗透率为64.5%——其中手机网络支付使用者的规模达7.65亿;手机网络购物使用者的规模达到7.07亿;手机即时通信使用者的规模达到8.9亿——这几乎相当于美、日、德、法、英等西方各国同类用户加起来的总数。 

除了资料,公众还能有更多可以切身感受到的变化。国潮涌动,华为手机的崛起到了世界市场份额第一,新能源车的数家新锐市值超过宝马与马赛地,还有从大街小巷的餐饮到化妆品的国货迅速走红,加上网络提供了短视频与直播的个性展现空间……这一切都让年轻人有着与父辈大不一样的自信与希望。 

以年轻人为主的网站“哔哩哔哩”连续第二年举办的跨年晚会“最美的夜”,也成为最受年轻族群欢迎的节目。

它主打多元文化融合,规模全面升级,内容泛化同时迎合年轻群体的需求,还在香港TVB翡翠台联合播出,并采用普通话原声及中文字幕呈现,在异常激烈的跨年晚会竞争中,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卫视的底色和调性。

这一切,就是进入2021年这一周的中国互联网世代的一个截面。

“长大以后”的中国

回望2020年,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复杂感受。当冠病疫情爆发时,大型公司的企业家会做出怎样的决策?最理性的决策是裁员。

世界知名的加拿大演出公司“太阳马戏团”在全球拥有6000名员工,冠病疫情爆发后,公司宣布裁员95%。这就是一个西方企业会做出的理智决定,只有等疫情过后,才会再重新把大家请过来,继续做生意。2020年,全球裁员超过10万人的企业有两家,超过1万人的企业将近20家。 

“长大以后”是本次“时间的朋友”演讲的主题词。罗振宇强调: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长大以后的中国,不能再期待别人用原来的眼光看我们。长大以后的中国将面对更多的挑战。 

在曾经的疫情中心武汉举办这项活动,罗振宇提到疫情期间武汉一位居委会干部的例子。

“她手上只有12个人,所在的社区却有1万2765个居民。你是否觉得她肯定忙不过来?但她可以调动的其实还有社区物业管理公司的39人、72名志愿者、42名下沉干部……”

一个居委会在疫情期间能承担起这么大的责任,不是因为它有多大的权力,而是因为它是一个在中国社会基层随时能看得到的节点。资源能汇聚到它那儿,也能分配得出去。

组织化网络化的中国

为此,罗振宇乐观地总结——中国的本土优势到底在哪里?一个是已经提过的超强社会组织能力。第二个则是中国网络的优势:“中国是一张被组织起来的网络。这张网络规模庞大、层次丰富、密密匝匝,既有强度,又有弹性。这是我们这代中国人信心和底气的由来。” 

罗振宇还在演讲中提到一个跟教育有关的发人深省的故事:他在北京郊区的九渡河小学大门口看到了墙上写的校训,其中有两句:“脚下有根,眼里有光。”为什么眼里有光?因为孩子在解决具体的问题,眼里的光是因为他们真的在找答案。根在哪里?根就在附近的村子里,在附近的人那里。 

教育资源无处不在

他其实是想通过这个例子说明教育资源其实无处不在。比如,这所小学开了一门课叫“磨豆腐”课,选这门课的孩子都需要学会做豆腐。为了磨豆腐,这些孩子要上科学课,要知道“磨豆腐”的原理;还要上数学课,要对自己磨出来的豆腐定价;他们还要上语文课,要给自己的豆腐写一个广告语,每一个孩子一旦开始竞争之后,他还会希望自己卖的豆腐比旁边的孩子卖的贵一点…… 

这样的一门课程,就把孩子们需要的技能都装进去了。更有意义的是,这些村民手艺人开出来的这些选修课,得益的还包括他们自己。本来磨豆腐、糊风筝、养蜜蜂、开饭馆都只是他们谋生的一个手段。人老去了,干不动了,也就没有什么价值了。但是现在呢?他们成了学校的老师。 

这个教育资源被启动的故事,确实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在面临“脱钩”与“内卷”压力之际的2021年更加耐人寻味。 

事实上,按照罗振宇的描述——中国的网络还是一张对外开放的网络。“我们是全球网络的枢纽。每年接入到咱们这个枢纽的,是10亿吨铁矿石、5亿吨原油、3亿吨煤。而中国2019年向世界输出价值1兆4500亿美元的机电产品、7300亿美元的高新技术产品、1200亿美元的服装、540亿美元的家具、530多亿美元的钢材。”所以主讲者相信,全球化不会终结,中国还会持续开放地拥抱世界。 

吴晓波则对于2021年表示谨慎的乐观。他说:“在上一年调查的时候,接受采访的50个学者中只有几个人看好2020年的中国经济。而今年这个数字增加到多少呢?50人之中有44人认为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向好。” 

当然,他也提到:“我们不再是那个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不再是被援助的国家,我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所以这次产业智能的变革是一张明牌。在众目睽睽之下,欧美对中国崛起抱着极大的警惕,甚至认为你是敌手。”

2020年4月,中国公布北京、上海、深圳、合肥是四大科学中心,承担着不同的科技研发方向:合肥有核聚变、环境科学、先进光源等;深圳有生命科学、太空科学、国家超算等;北京有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太空科学等;上海有先进光源、类脑智慧、生物科技等。然而这些行业的每一项核心技术,都很难用市场换空间的方式获得,时间换空间也很难,“模仿是最好的创新”也失效了。

创新科技与产业转型

中国的创业市场、中国的产业经济到了最后的攻坚战阶段,我们可能需要花5年、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中国这次的进口替代和科创硬科技的发展。 

对于这个话题,罗振宇在跨年演讲里面也提到了,他用更多的角度来看待。

“创新这件事,再也不是一小批中国人,看着几座孤零零的、拿不下来的科技碉堡束手无策。现在中国的科技创新,是由两亿的产业工人,是由每年毕业的300万理工科大学生,是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做自己的贡献,是整个水位在一点点上涨。每一个具体的挑战,在中国被拆解成庞大的工作量,然后靠资金、资源、人才、时间、耐心、决心,一口一口地吃下来。” 

罗振宇在演讲最后分享了作家怀特的一句话:“这句话特别简单,但是当我们面对大变局的时代,这句话可能表达一种最佳的态度:面对复杂,保持欢喜。” 

吴晓波也对《亚洲周刊》说,2021年,他会更加关注制造业,会走进更多工厂,连结更多企业家,希望能够帮助中国的产业智能化继续往前迈出更坚定的步伐,希望帮助中国的消费品市场出现越来越多受年轻人喜欢的空间和商品。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2024风云人物李飞飞 AI先锋开拓机器人时代

报道:宋阳标

《亚洲周刊》2024年度风云人物,选出北京出生、成都七中肄业、斯坦福大学华裔人工智能(AI)科学家李飞飞(Fei-Fei Li),她被誉为“AI教母”,赋予AI能够读懂图像的眼睛,突破了大语言模型只是搬弄语言、脱离现实的限制,让AI拥有仿如人类的“空间智能”,奠定了机器人能和三维现实互动的条件,开拓机器人时代,带领文明进入人机交流的新纪元。

她2024年创立的空间智能公司“世界实验室”(World Labs)首3个月已融资10亿美元(约44.82亿令吉),火速晋身独角兽企业之列。

让AI跳出电脑主机盒

李飞飞出身清寒,美国读高中时在中餐馆洗碗,父母不惜一切成就她的科学梦,凭强烈好奇心和不懈精神,尽得中美教育之长,既有过人毅力,亦有独特创意,成为两国桥梁,改变人类命运轨迹。

2025年是AI机器人跃飞发展的一年,中国华为将量产人形机器人,美国特斯拉的机器人Optimus亦将投入工厂工作,改变人类社会运作方式。

从ChatGPT等“会说话”的AI,到“能看见”再到“能办事”的AI机器人,背后功臣是被誉为“AI教母”的李飞飞。

她对于“空间智能”的研究教会了AI分析图像,仅从二维画面就能推论物件处于三维空间中的结构,让AI不只能够看见世界,跳出电脑主机盒的束缚限制,于三维现实中互动,正式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

李飞飞将自己对于“空间智能”研究的影响比喻为生物的寒武纪大爆发,期间地球生物开始出现感光细胞的结构,开始能看见世界,随之而来就是生物多样性大爆发。

让AI具有“空间智能”

她2024年4月创立的World Labs在12月推出首款AI系统,以一张图像就能转换成可互动的三维场景,对电影、游戏制作带来革命性改变。

World Labs目标是透过开发仿如人类般的视觉数据处理方法,让AI具有推理三维世界运作方式的“空间智能”。

李飞飞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还是斯坦福大学的首位红杉讲席教授和AI实验室主任、以人为本AI研究院(HAI)的院长。

她还曾担任社媒X平台的独立董事、跨国科企谷歌的副总裁。

如果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她,那就是李飞飞是一个AI的前行者,她用AI技术和人类的理性照亮人类未来之路。

从硬核物理走向AI

李飞飞的家庭背景对她的人生选择有着深远的影响。

她的父亲是一位工程师,母亲是一位老师,这种“猫爸虎妈”的教育模式,尤其是母亲严格的教育方式,培养了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探索精神,从小对物理学展现强烈好奇心,连骑脚踏车都会想着背后的物理学原理。

李飞飞1976年出生于中国北京,并在四川成都成长,成都七中初中毕业。

16岁时,她随父母移居美国新泽西州,高中期间还在中餐馆打工刷碗,时薪只有2美元(当时约5.38令吉)。但她工余时还看母亲推荐的西方经典名著,让她比一般的理科生有更宽广的人文视野。

1995年,她以全班第6名的优异成绩从帕尔西帕尼高中毕业,并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1999年,她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后,前往西藏进行了一年的藏药研究。

获电子工程博士

2000年,她进入加州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在2005年获得电子工程博士。

李飞飞是一个孤独、聪明的孩子,疯狂热爱读书。

她的家庭有点不同寻常,小时候,她的父亲送给她一只小狗,那时候,中国的城市家庭中很少有这样的事情;她的母亲来自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鼓励她读《简爱》,她同时也爱读《呼啸山庄》,“艾米莉是我最喜欢的勃朗特”,李飞飞说。

李飞飞12岁时,她的父亲移民到新泽西州,她和母亲好几年没见过他。

当李飞飞16岁时,她和母亲也到了那个小镇。抵达美国的第2天,父亲带她去了一家加油站,让她告诉机械师修理他的车。

她几乎不会说英语,但李飞飞通过手势想出了如何解释这个问题。

2年内,李飞飞已经学会了足够的英语,可以担任翻译、口译员,并为只学过最基本英语的父母担任翻译。

她说:“我必须成为父母的嘴巴和耳朵。”

她在学校也表现得很好。她的父亲喜欢在旧货市场上找东西,给她找到了一个科学计算器,她在数学课上用过这个计算器,直到一位老师发现了她的计算错误。他们发现,计算器的功能键坏了。

人类生命基本就是智能

1995年,李飞飞考入普林斯顿大学,期间发现爱因斯坦、薛定谔、玻尔等科学家都在专业生涯晚期时开始转向探讨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奥秘。这让李飞飞不自觉地追随先驱的脚步开始思索生命的意义等命题。

“对我来说,人类生命的基本问题就是智能。带着这样的探寻目光,我步入了神经科学的世界。在几次神经科学领域的实习经历中,更加确定了对智能的热爱。于是,我从硬核的原子世界、物理世界,转向了对智能的探索”,李飞飞说。

重组电脑认识世界的方式

本科毕业以后,李飞飞到加州理工学院攻读AI和计算神经科学,她选择将计算机视觉作为研究方向,这一领域当时很少有人接触并研究。

计算机能够识别的物体种类极其有限。

而业界大多观点认为算法才是计算机视觉的核心,李飞飞却意识到要想让机器认知到更大的世界,或许还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集。

ImageNet电脑视觉同行

与其他科学家不同的是,李飞飞能够看到并促进看似不同的领域之间的联系,这促使她想出了ImageNet。

她的电脑视觉同行正在研究帮助电脑感知和解码图像的模型,但这些模型的范围有限,研究人员可能会编写一种识别狗的算法和另一种识别猫的算法。李开始怀疑问题不在于模型,而在于数据。

她认为,如果一个孩子通过体验视觉世界来学习看东西——通过观察她早年无数的物体和场景——也许电脑也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学习,通过分析各种各样的图像及其之间的关系。

组织整个世界视觉概念

这一认识对李来说意义重大。“这是一种组织整个世界视觉概念的方式”,她说。

但她很难说服同事们,在一个巨大的数据库中标记每个物体的每一张可能的图片是合理的。更重要的是,李飞飞认定,为了使这个想法奏效,标签的范围需要从一般的(“哺乳动物”)到高度特异的(“星鼻鼹鼠”)。

2007年,李飞飞回到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当她谈到自己对ImageNet的想法时,她很难得到同事的帮助。最后,一位专门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教授同意与她合作。

她的下一个挑战是建造这个巨大的东西。这意味着很多人将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做标记照片的繁琐工作。李飞飞试图给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每小时10美元(当时约35.13令吉)的工资,但进展缓慢。然后,在学生的建议下,她通过网商平台将这些图片标记任务分散给了全球5万人完成了这项工作,将项目完成时间从19年大幅缩短到2年半。

2009年,李飞飞的团队认为这个庞大的数据集——320万张图片,已经足够全面,可以使用。他们发表了一篇关于它的论文,以及数据库。后来数据库的图片量增长到1400万张。

遇到AI教父欣顿

起初,这个项目很少受到关注。但随后该团队有了一个想法:他们联系了次年在欧洲举行的电脑视觉比赛的组织者,要求他们允许参赛者使用ImageNet数据库来训练他们的算法。这成为了ImageNet大规模视觉识别挑战赛。

2012年是影响AI走向的时刻,在那年举办的第3届ImageNet比赛上,李飞飞遇到了后来被视为AI教父的杰弗里·欣顿。

ImageNet使深度学习得以壮大

欣顿来自一个传奇的家族,他的祖辈有布尔代数的创立者,还有曼哈顿计划的参与者,包括后来获得中国第一张绿卡的寒春以及寒春的哥哥、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韩丁。

欣顿于2024年10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曾在2018年得过与AI相关的图灵奖。他还是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多伦多大学名誉教授。

在第三届ImageNet比赛上,欣顿和他的2名学生克里泽夫斯基、苏茨克维设计了一种新的神经网络算法AlexNet,利用该数据库训练了一种被称为深度神经网络的AI,以高达85%的识别准确率夺得了当年ImageNet挑战赛的冠军,创下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世界纪录。AlexNet基于上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但当时这套算法被业界视为“老古董”,直到经过ImageNet数据集训练后才重获关注。

AI领域的深度学习革命也自此开启。

李飞飞本没打算去看欣顿领奖,她正在休产假,婚礼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她的新婚丈夫是机器人专家萨瓦雷斯,但她意识到历史正在被创造。

于是,李飞飞在最后一刻买了一张票,挤在中间的座位上坐了一夜的飞机。

欣顿的ImageNet神经网络改变了一切。到2017年,即比赛的最后一年,参赛冠军电脑识别图像中物体的错误率已从2012年的15%降至3%以下。

ImageNet使深度学习得以发展壮大——它是自动驾驶汽车、面部识别、可以识别物体的手机摄像头等最新进展的根源。

欣顿的学生苏茨克维与李飞飞的学生卡帕斯后来成为OpenAI的联合创始人。

■下篇预告

李飞飞引导AI发展服务人类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