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反对恃强凌弱” 被批言行不一

习近平
(日内瓦28日讯)世界经济论坛1月25日在其官方推特上贴出习近平在“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发表的一段视讯讲话,并在推文中引用习近平的话说,中国“反对恃强凌弱,不能谁胳膊粗、拳头大谁说了算”。
至1月27日,该推特视频获40多万次观看,并引发许多网民评论。网友认为,习近平这样说,令人感到非常讽刺和虚伪,留言中提及新疆、西藏、香港、南中国海、台湾、中国邻国等议题,强烈质疑中国领导人言行不一。
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针对习近平这段讲话发推说,“我会引用他这句话。”
澳洲财长乔什·富来顿伯格(Josh Frydenberg)本周三向记者表示,习近平的话与中国对澳洲的经济胁迫不相符。
"我们同意大国不能恃强凌弱的观点,但这里看起来有点言辞和行动脱节。”他说,“事实是,在我们的贸易方面,澳洲一直处于一些严厉措施的接受端。”
中国对进口征税打击了澳大利亚的十几个行业,尤其是大麦和葡萄酒行业。 出口商将损失多达20亿到40亿美元的销售额。
德国《明镜》周刊文章评论说,中国在政治冲突中会挥起经济实力的“大拳头”,过去几年里,从挪威、到韩国,到澳洲,好些国家都有所感受,“要么是关系到将诺奖授予诗人刘晓波,要么是因针对朝鲜的反导系统以及堪培拉要求对冠病起源进行独立调查的呼吁。”
新闻来源:德国之声
巴拿马港口之争爆发 恐重挫中国投资形象
习近平试图将中国塑造成动荡的全球贸易战中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然而,一场围绕巴拿马运河的争端正在考验他的这一努力。
周五习近平在与全球工商界领袖会晤时承诺将营造一个“可预期”的政策环境,仅仅数小时后,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将对长和港口交易(包括出售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进行审查,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中国港澳办转发社交媒体上评论文章,指责长和这笔228亿美元(约1012亿令吉)的港口出售交易助长了美国霸权主义气焰。而之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把长和将巴拿马港口出售给贝莱德财团的潜在交易描述为美国对这条著名水道的“重新夺回”。
去年外国的对华投资降至几十年来最低水平,如果这次北京当局打算对一家私营企业的拉美业务经营横插一杠,可能削弱习近平为提高中国投资形象所做的努力。
如果长和的港口出售交易被叫停,或令华府所宣称的“长和受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说法得到进一步支持,对日后全球中国私营企业的交易将造成深远影响。
背道而驰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瑞银前首席经济学家乔治·马格纳斯表示:“这个结果将与北京近期对私营企业展开的魅力攻势背道而驰。相当于当局对全世界昭告,在共产党眼中,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并无没有真正区别。”
长和股价周一复牌后创逾一周以来最大跌幅。知情人士透露,尽管各方仍在推进巴拿马港口的交易,但已无法在原定的4月2日截止日期前签署最终协议。
当被问及市场监管总局审查长和出售巴拿马港口交易一事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周一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未回应记者发出的书面置评请求。
港口争夺战
巴拿马运河主要由美国和中国使用,在特朗普誓言“夺回”该关键航道后,这条运河已成为一个地缘政治焦点。特朗普曾错误地声称该运河由中国运营,且受到中国军方控制。
巴拿马港口之争爆发时点正值中美贸易战,本周特朗普还将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措施。
对于习近平而言,任何选择都算不上理想:若叫停巴拿马港口交易,可能引发华盛顿更强烈的报复;但如果放行,可能意味着未来失去一个潜在的谈判筹码。
棘手之处还不仅限于此。习近平正在试图借助DeepSeek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激发市场“动物精神”的复苏,近期他与对马云的接触向CEO们传递出一个信号,即监管整顿的时代已经结束。
研究机构Trivium China在一份简报中指出:“如果北京认为一家中资公司因外国政府施压而被迫将资产出售给外国投资者,它将毫不犹豫地进行干预。”

巴拿马运河港口停放的货柜。
中方施压能力有限
在出售协议正式签署前,中国直接阻止该交易的能力有限。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北京主要通过一些非正式渠道加大对长和施压,试图促使李嘉诚主动退出这笔交易。
长和这次的资产出售涉及全球43个港口,横跨多个大洲,中国监管当局对这样的交易启动调查将是北京行使长臂管辖权的最新例证。中国已于去年扩大出口管制范围,不止境内公司,就连境外企业也被要求遵守针对部分商品的对美出口禁令。
北京当局以前曾经对在中国有重要业务的企业的海外交易进行过干预,这方面不是没有先例。
2023年,在中美关系趋紧时,中国官员通过拖延审批,最终让英特尔对以色列半导体公司Tower Semiconductor价值54亿美元的收购案流产。
前一年,杜邦公司因未能及时获得北京方面的批核而不得不放弃对Rogers Corp.价值52亿美元的收购案。2021年Rogers的营收超过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市场。
纽约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马文彦表示,中国甚至可能将此次行动定位为对外国制裁的反制措施,并援引一项赋予北京广泛反击权力的新法律以应对其所认为的外部干涉。
马文彦称,反制措施可能对跨境交易和相关各方产生深远影响。
长和逐渐退出中国
长和多年来一直在逐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该公司如今超过80%的收入来自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这意味着北京对李嘉诚本人直接施加影响的空间相对有限。但他的两个儿子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长实集团目前由李嘉诚长子李泽钜掌舵,该公司的长期租赁投资物业有五分之一的面积位于中国大陆。
李嘉诚次子李泽楷执掌的保险公司富卫集团在财务文件中明确表示,有意拓展中国市场,这一目标很可能需要与中国本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龙洲经讯中国研究副总监克里斯托弗·贝多尔表示,对于长和这家身处中美博弈夹缝中的香港企业而言,无论交易是否达成,都将面临不利后果。
贝多尔说,如果出售交易继续进行,李嘉诚在中国的关联公司可能会面临巨额罚款,如果交易终止,那么该公司将被视为中国海外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