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研究:海洋暖化已持续1.2万年

(巴黎28日讯)根据27日公布的研究,地球上的海洋自过去1万2000年来持续暖化。研究作者指出,这项结果表明人类对气候的影响深远。

过往研究估计海洋温度的结论得出,海洋在6000年前左右达到温度高峰,之后逐渐变冷。然而这与全球气温纪录相矛盾,纪录显示暖化趋势不变,且随工业革命的到来而加速。

上升趋势与气温一致

外媒报道,美国与中国的研究人员重新评估海洋温度模型,发现这些模型通常指的是季节性温度变异,而非年平均值。

研究团队就季节性差异调整后发现,事实上过去1万2000年来,海温上升趋势大致与全球气温一致。

研究作者表示,研究结果进一步凸显,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如何在全新世促成海平面上升及全球增温。

根据研究团队的计算,年平均海洋温度在1万2000年前至6500年前稳定上升,原因与冰层倒退有关。

不过,大约从6000年前起,海温随着气温上升、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而变动。

这份刊登在《自然》期刊的研究,“消除了任何对‘二氧化碳在全球暖化中占关键角色’的怀疑声浪”。

反应

 

国际

最新研究:容易“骨质疏松” 塑胶微粒导致珊瑚长不大

(高雄2日讯)海洋中的塑胶微粒危害生态,台湾中山大学最新研究发现,塑胶微粒会改变珊瑚骨骼的晶体结构,威胁珊瑚生态系统;紫皮珊瑚(Briareum violacea)暴露于含有5 ppm聚乙烯塑胶微粒的海水中,会影响珊瑚骨骼生长导致长不大且更容易“骨质疏松”现象,塑胶微粒的威胁比预期更深远,呼吁加强污染控管。

中山大学化学系特聘教授谢淑贞与海洋科学系研究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陈镇东合作研究“海洋塑胶微粒对珊瑚的影响”。

谢淑贞指出,紫皮珊瑚属于软珊瑚,骨骼是由珊瑚虫分泌的碳酸钙,形成细小的碳酸钙骨针。这些骨针散布于珊瑚的组织中,为珊瑚提供了支撑的结构,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透过X射线衍射分析检查珊瑚骨骼,研究团队观察指出,健康的紫皮珊瑚含有方解石和文石两种主要的碳酸钙晶体,随着聚乙烯塑胶微粒浓度增加,方解石的讯号与结构明显减弱,显示珊瑚骨骼受到损害。

当聚乙烯塑胶微粒浓度较高时,文石晶体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稳定的无定形碳酸钙。这些塑胶微粒不仅破坏了珊瑚骨骼的结构完整性,使它们更容易溶解,还改变了海水中钙离子的浓度。

另从海水分析显示,在涉及塑胶微粒的处理中,钙离子浓度显着增加,表明珊瑚骨骼变得更容易溶解和损坏。紫皮珊瑚暴露在聚乙烯塑胶微粒的海水中会释放更多钙离子,显示珊瑚骨骼不稳定性与更易溶解。

证实聚乙烯微塑胶暴露直接导致珊瑚骨骼的退化,塑胶微粒对珊瑚结构的威胁可能比预期更为深远。

谢淑贞强调,这项研究使用模型系统,可以扩展到其他珊瑚物种研究,随环境持续恶化,将来恐会有更多的珊瑚将受到影响。

校方指出,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期刊《环境化学快报》(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团队成员还有中山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林佩莹、高雄科技大学水产食品科学系教授谢淑玲、高科大水产养殖系助理教授丁德兴及牛津仪器。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