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专栏

赵磊:为何大马互联网比中国落后?

写给大马产品经理的一封建议信/上篇

近些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想必各位看在眼里、眼红在心里。很多马来西亚的年青人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是做技术,为什么大马的互联网却比中国整整落后一个时期。

作为一名曾经的产品经理,我发自内心的给马来西亚一些建议:“全世界的代码都一样,但思维方式却各不相同,因为做出来的东西也会全然不一的差异化。”

20年前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新兴行业,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和现成的例子去照搬;所以我也一直认为互联网行业需要四分五裂的、发散性和跳跃性的思维去尝试不一样的商业和经济模式。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跳跃性和创造性的想法如何符合社会逻辑并成为成功的商业现象?这才是我们做技术应该思考的大方向。

一、产品经理的准备:

1.知识面:
(1)纵向:在产品经理职业生涯的前期,专注的是一个功能点比如一个子模块,一个系统或者是一款产品。但如果想要再打晋级,就是拓展产品范围的纬度,从产品线的上下游都要熟悉。如果只负责前端产品,那么后端产品的框架也应了解。产品经理可以要把触角伸向本职工作之外的方方面面。
 

(2)横向:除了产品层面,商务、市场、销售、运营整个环境的配合是否了解? 第三方合作伙伴是否熟悉。这个也涉及到跨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刻意了解不同的协作人员所从事的工作。

 2.格局:
我用一个经典案例来说明格局的重要性:3个工人在工地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干嘛?第一个人没好气说:砌墙,你没看到吗?第二个人笑笑: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笑容满面:我们正在建一座新城市。10年后,第一个人仍在砌墙,第二个人成了工程师,而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做技术的本质就是在用代码砌墙,产品经理要会用未来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来要求现在的自己。你不再是仅仅把自己限定于一个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范围,应更多地学习和了解;你从一开始做什么样的产品定位,就决定了这个产品未来到底可能走多远。

认知:格力集团有一句出名的广告语:科技改变生活。在中国互联网技术已经是改变物质和精神层面最前沿的一支队伍,这一点大马技术人应该多去比比多去看看,其实你们的技术深度及贡献度,才是推动大马互联网最坚实的力量。

 3.职业能力:
(1)内部:
(a)职业素养的构建:
在公司内部,基于产品经理负责制的理念,应树立自己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不推诿不扯皮的工作态度,成为同事非常愿意合作的对象。

(b)个人产品理念的持续宣讲:
互联网行业,产品经理拥有产品风格、产品定位、需求优先级等方面的解释权,在与交互设计师、项目经理、研发人员、运营人员沟通需求时,可以持续地将自己的产品理念持续地宣讲,确保大家都同一个标准之下去推进工作。

你的个人影响力,就会在潜移默化地输出给团队,甚至会输出到你的产品UI和内部流程上,理念的持续性和一致性,也是互联网产品成功的一个标志。

(2)外部:
(a)同行之间:
线上线下的活动来拓展同行之间的人脉,以及同行之间的技术沟通,这一点很重要。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做技术不怕被人抄袭,最可怕的是闭门造车;你也许只看到冰山的一角,但别人可能会看到水下的冰山。我在马来西亚期间也被很多人抄袭过,但请记住:互联网行业的两大支柱一个是技术,另一个是运营,真正技术范围内的讨论会让更多的人去思考产品的逻辑可能性,而不会催生竞品和对手。

(b)产品观念输出:
同内部分享一样,在外部也可以有意识地参加行业内的活动,以及线上的分享活动。将自己的产品理念、工作心得、独特观察分享出来,一是锻炼自己的总结能力,另一个也是为自己在社交网络中打造产品品牌。这一点在马来西亚非常普遍,关键在于你输出的内容到底是否合理。要学会分工:运营官讲ppt,技术官讲逻辑,这一点在马来西亚并不多见。

下期预告:合格的产品经理首先要有一个万里挑一的用户。我们常说说服别人的前提是先说服自己,如果你自己都觉得有问题,又如何让别人用你的产品。

反应

 

名人专栏

信息系统建设6步骤/赵磊

/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建设的需求管理/(下篇)

众所周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设是企业基础的需求,正常情况下信息系统建设有6个步骤:

1. 业务部门提出数字化项目建设需求;

2. 信息部门初步收集整理相关业务需求;

3. 论证业务需求实现的技术可行性、实现方式,然后决定到底是自行开发还是购买第三方软件来实现;

4. 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如信息部门自行开发,会有产品经理和业务部门详细了解需求;

5. 组织业务部门进行详细的业务调研,并出具调研报告,根据调研情况设计实施方案;

6. 系统实施上线测试并开始运营培训。

“需求”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需求又恰恰是大部分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面临的最艰难的、最典型的场景:数字化建设一旦以技术为核心,完全脱离业务,结果多半都是以烂尾结束。需求是什么?需中求解,而非需中就要!需求就是寻求方案、方法中的最优解。需求是系统性的,而非单一的满足。

需求3问题

但是在实际的数字化建设中,在需求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 业务部门需求不清、含糊、片段性; 

2. 需求不稳定、多变、朝令夕改; 

3. 内部需求意见不一致,反复推翻。

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信息部门明知需求有问题提出质疑却无法反对、错误的需求照常推进、明知路错了必须一直错下去……因为这是业务部门的需求!

以上就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的典型乱象,一方面业务部门对自身的业务需求不明晰、混乱,另一方面作为专业技术部门的信息部门只能对需求被动接受,难以要业务部门接受专业、合理的建议,这就是企业内部缺乏协同、融合力的表现。

由此可见,需求二字虽简单,但要真正的做好需求管理却很难,尤其是对信息部门的要求更高,我认为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信息部门在需求管理上要做到:引、控、定。

引,即引导;控,即控制;定,即定标准、定流程、定制度。

需求3考虑

同时信息部门应学会制定需求管理策略,不能在需求管理上打乱仗,在任何数字化项目开工建设前一定要与业务部门达成共识,同时信息部门也要学会对业务需求进行清洗、筛选,具体可从如下方面进行考虑:

1. 需求实现的难易及复杂程度;

2. 需求实现的时间周期;

3. 需求实现的成本;

4. 需求的轻重缓急。

综上所述,资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保障,而需求则是基础,是路径。需求清,则建设准;需求乱,则建设难。需求需要技术与业务共同来完成,需要的是融合思维,而非业务部门无限的发散。同时信息部门也要根据企业管理现状,合理的控制需求范围,分步推进,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建设要贯穿整个数字化过程,科学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很重要。

同时成本意识也非常重要,要知道数字化建设“时间即成本”、“反复即成本”、“延期即成本”、“质量即成本”;如果企业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既无成本意识,又舍不得投入,同时业务部门又没提出需求的能力,那信息部门只能干瞪眼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