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美味的伙食

文|石敢当

乖巧的女儿很有孝心要我俩搬来吉隆坡同住,因为她不让父母在甲地住守旧巢。伙食方面,女儿事前已设想周到,不会让母亲下厨,只因事先已想到包伙食,只须煮好饭就行。

在吉隆坡要找包伙食的专卖店倒不少,经朋友介绍的一间颇有名望,规模也不小。它让顾客事先选择好自己要吃的菜肴,因为他们每天提供的菜色都不相同。菜单共有13项,8项属各种肉类,另外5项是蔬菜类。价钱方面分为8种,从1肉2菜,每份10令吉,一直到4肉,每份16令吉,白饭一份1.5令吉。

这些餐食包括递送服务和食盒,订户填妥将钱汇过去就行。

我非常欣赏和赞扬承包伙食女主人,她能够列出每个月的伙食单,殊为难得,而且煮出的菜肴色香味俱全,令人赞叹!这家伙食专卖店,据店主说有百多家订户,所以可想象蛮受欢迎。店主每天请好多助理帮忙烹饪食物,另外又请多人分头去派送食材给订户。

由于假日休息,我们只好自己下厨或去打包,或到餐馆慰劳自己一番。

提供素菜伙食

至于我的太太和女儿都持长素,但是也有作素菜的伙食可订,不过素食方面可没有菜单给人们选择,通常是一些斋料制成品及一般蔬菜,份量相当多,每份22令吉。因为持素的人不多,所以订伙食的人为数也少。不过这些作素食的人能为持素的人着想,并且有这份慈悲心也可以说非常难得了。

美味的伙食对于我们这些退休且有年纪的人以及上班族来说是无比的重要和方便,因为烹饪是一件既繁琐且麻烦的工作,就如事前的买办与食物的烹煮,之后厨房的油腻都必须拭擦干净,工作可说何其多。如今有这种包伙食的专卖店替人们服务,给人们带来无比的方便。

在冠病疫情肆虐期间,他们仍旧不辞劳苦工作,可谓劳苦功高,值得肯定!

反应

 

商余

求知能力/健杰

【用画写诗】文|图:健杰

前阵子看到一个新闻,关于艺术家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1954 年的一幅抽象画作《黄与蓝》,拍出了接近1亿9000多万令吉的事情。

引起我注意的是看到一个讨论,讨论内容聚焦在拍卖的价格和资本炒作的话题,许多和作品背景无关的文字,比如“这样简单的画我也可以画”、“不过两块颜色”、甚至是、逃税、洗黑钱、某国国旗等深感不屑的文字都出现了。

虽然大家对作品质疑,认为是商业和政治炒作,但有趣的是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艺术家本人或与作品背景有关的谈论。

更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群体里不乏一些在文化及艺术圈子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如果他们也参与其中,普罗大众就会更加认定这类艺术,只是被有心者炒作起来的课题而已了。

探索源头追根究底

因为普遍的教育缺乏这一块,难免大家会觉得品味艺术是些“高大上”的事情,也让艺术作品的鉴赏常有曲高和寡的情况,但我觉得,不懂不是问题,关键在面对事情的态度——对不懂的事情,我们会去探索源头追根究底?还是随着风向信口开河,人云亦云?

曾经向一位资深艺术家请教一些自己看不懂的当代艺术作品,也准备好来个烧脑的听教,以为他会说一些高深莫测难以消化的哲学理论,结果对方只是简单的回答:“很多当代艺术作品我也看不懂。”

他这一句回应让我思考良久。的确,当代艺术所牵涉的领域是很广大很复杂的,可能性和包容性都很大,很多概念都超越了我们个人的认知,即使领域中人也未必了解所有现象,对于我们不懂的可以不必装懂,但也不急着去否定,认为只是资本家的炒作。觉得无聊的、无法产生共鸣的,看过就算;觉得有趣的,可以去了解,去学习。

当代艺术的创作概念,很多已经超越了平面艺术和视界艺术的范围,这类艺术作品的鉴赏和解析已经不是从画作或眼睛所看就能看懂艺术家的动机。

与其胡乱猜测或随着大众的风向人云亦云,何不花点时间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阅读艺术史,了解艺术家生平,他一生的经历与作品的关系、思想、创作概念,受何人何者何事影响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件作品的来龙去脉。

对一件事物不了解没关系,我们可以学习,但不要因为不懂而认为是对象有问题,那我们就永远不会去求知和学习了,艺术鉴赏如此,人生处事亦如此。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