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谈价值基本面和成长/冷眼

许多投资者,对价值和基本面,没有明确的概念,因此,对于到底应该采用价值投资法还是基本面投资法,无所适从。

实际上,他们没有在价值与基本面之间,作出抉择的必要。因为基本面是达致价值的手段而已,换句话说,基本面因素的终极目标,就是创造价值。

请允许我打一个比喻:

投资者是学生,价值是考试的得分,而基本面就是考获高分(或低分)的条件。

这名学生在某一科中考得高分(比如90分,甚至100分),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比如他很用心听课,很勤力温习,又很聪明……这些都是他考得高分的基本面因素,我们称这些因素为“基本面”,因为没有这些因素就不可能考获高分,高分就是“价值”高。

当我们要判断一名学生是不是优秀生时(通常称为“学霸”)我们可用两种方法,第一种就直接看分数,高分就是优秀,低分就是不优秀,第二种是看他平时是否用心听课,是否勤力温习,又是否聪明。

如果是还没有考试,我们也可以从他具备这些条件,判断他是不是一个优秀生。所以,要判断这名学生是不是优秀生,我们既可以看分数,也可以看他考获高分的条件,两者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两种投资法无矛盾

判断一只股票是不是优质股,我们可以直接了当的看数字,比如价值2令吉、3令吉。也可以从有关企业的基本面来看,比如成长、股息、现金流、业绩纪录等。从这些基本面因素来判断一只股票的优劣,然后作出投资决定,前者叫价值投资法,后者就是基本面投资法,两者并无矛盾。

那么,有人把股票分为价值股和成长股,似乎投资者只能在这两类股票中选择一种,那又怎么说?

价值股投资者作出投资法定的依据是“价值”,而成长股投资者的依据是“成长”。

成长其实只是基本面因素之一(其他为股息、现金流……等),而基本面是创造价值(通俗的说法是“创富”)的手段而已。所以,我认为较恰当的区分是价值投资法和基本面投资法,以价值和成长区分是不大恰当的。

股市中人习惯地将股票区分为“价值股”和“成长股”,其实是已把基本面包括在“价值股”之中了。

“成长股”多少含有贬意,这是因为“成长股”很容易沦为“投机股”,因为大多数成长快速的企业,负债都相对的较高,而业务尚未稳当,业绩大起大落,风险较高。

成长股易变投机股

债高而业绩不稳定的企业遇到经济风暴时,生存率较低,所以“成长股”与“投机股”常被划上等号,尤其是在纳斯达克的成长股倒塌之后,“成长股”常被视为高风险股,稳健投资者多数不沾手。

我当然了解“成长股”的缺点,所以,在“终极方案”(GDP + PRC = W)中,我把股息包含在创富部分(GDP)中,就是要弥补“成长股”的缺点。

所派股息的成长股,表示净现金流强劲,净现金流强劲反映了有关企业的“资本开支”较低,而“资本开支”较低的企业,负债通常较低,而业务也相对的较稳定,这样的企业如果有合理的成长的话,就是创造价值的理想企业。

过于乐观易被套牢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成长股(即使是有派股息),都是理想的投资对象。

值不值得投资还要看股价(以本益比判断)而定,即使是最佳成长股,如果股价高得离谱(本益比六、七十倍,甚至百倍),也不值得投资,因为股价已反映了多年(五、十年)后的价值。这就是我把股价(P)列为终极方案“创富部”的主因。

在过去数个月中,部分成长股(多数是科技股,部分是医疗用具股),股价暴升十数倍,大部分(不是全部)投资者对这些企业的前途过于乐观,是不实际的,投机的成分较高,到将来业绩表现不符理想时,股价多数会打回原形,被套牢者可能5年、10年后都无法回本。股市菜鸟最好提高警惕。

推荐视频:物美为什么不能价廉?

反应

 

在商言商

中国企业价值VS价格/郑喜文

作者:郑喜文(大中华市场前锋队长)

任谁都不曾想过,中国市场会有这样的一天。

它大概就像刚刚迈入耳顺之年的老先生,步伐疲惫、身子拖沓、语气迟疑、眉宇之间透露着一言难尽的心事,其苍郁的脸色让人惦记难忘却又不忍打扰,只好默默关注的同时却又绕开而行。

中国的商圈看似还是一如既往的活跃,但其实是因为许多企业老板被内心的焦虑驱动支配着身躯,他们几乎不放过任何串门子的机会,这四处走动探听打点的身影比过去参加什么酒局饭局的时候,都还来得殷勤频密,但却只在交谈之间再三笃定了其颓势倦态,即使花钱参加展会,其作用也很一般,事倍功半。

除了直播经济之外,其所接触的渠道当中,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呈下滑趋势的,大卖场、商场、连锁、便利店等,无论客流量还是人均消费,目前都只回到疫情之前的一半左右,对,别说增长,要持平也很难。

销售数字上升

线上平台即使销售数字上升,毛利空间也是下滑的,你看看谁是中国最新的首富就知道啥情况了——拼多多,其核心不是大促销大优惠,而是“以量换取匪夷所思的便宜”。

拼多多在今年第一季的平台收入是868亿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 130%,而净利润竟高达30%,即2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这是什么概念?

一般来说,中国电商平台都会有个规定,其产品的售价要比线下渠道优惠至少约20%,产品卖掉之后,一般还要再征收约20%的费用,以及一定数量的广告赞助或参与一定次数的促销活动——如果经过这一切的折扣之后,拼多多还有高达 30%的净利,那你觉得商家甚至是厂家还会剩下多少?

许多中国大品牌(尤其是餐饮及茶饮、咖啡连锁等)纷纷走出大陆,在东南亚设立办公据点以及扩充店面,倒不是因为潜力人口市场等因素,而是大陆已经“卷无可卷”,海外市场反而不需太费劲就可以获有颇为可观的毛利,短期来说不失为一条出路。

当然,中国市场还是充满机会的,许多中国企业已经不纯粹靠卖产品挣钱,他们培育了一个又一个庞然大物,以其市场给予的“价值”,换来一轮又一轮的融资“价格”,所以即使账面上赔钱,也可以屹立不倒,甚至还可以冲出海外,在不同的地方复制、融资。

反观本土企业,大多数都还在挣那微薄的产品差价的钱,没有额外的价值,自然就不存在额外的价格。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