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

矫味高手就是它——柑橘!

香料寻奇 文|陈爱玲 /专研香料,目前任职大学讲师

 去年年初正当冠病肆虐亚洲之际,按照原定计划还是去了趟摩洛哥,拜前几次去北非的经验,我请随行的学生务必记得携带一些家乡味同行,其中必有原因。

这位于欧洲和中东交通要塞,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成为外人觊觎目标,有别于内陆非洲其他国家,这里绿意昂然又临直不罗陀海峡,往来频繁,因此有了“北非花园”之誉。

地利之便让摩洛哥自五世纪始即被日耳曼民族入侵,六世纪拜占庭接手,后来引入阿拉伯人,宗教文化影响摩洛哥甚多,特别是位于西南部有南方之珠之称的马拉喀什(Marrakech) 著名巴西亚宫(Palais de la Bahia),映入眼帘的典型阿拉伯式花纹(Arabesque)、各种植物蔓藤或蕨类壁砖强调对称或几何图视觉效果,极致工艺叫人叹为观止,游客大多被此场景震摄,我却独爱小庭院和进门两排栽种众多柑橘所吸引。

西班牙著名科尔多瓦主教座堂(Catedral de Córdoba)前半部红白相间的拱形橘子造型庭院与巴西亚宫概念如出一辙,同样被一整排柑橘树包围,据说是因为当时统治的哈利发(Caliph)十分钟情苦橙之故。

随阿拉伯人传播

这一些名为柑橘属的植物家族庞大,举凡橘、橙、柚、橼、柑、桔、棃、枳皆囊括其中,均匀分布于北纬16至四45度之间,西元前才缓缓抵达近东国家,随着被阿拉伯人征服才逐渐传播开来。

直到十五世纪,人们发现甜橙的口感更好,苦橙开始慢慢被取代。它虽未被当成水果食用却将花、叶、种子还有果皮萃取出油脂来做糖果、酿酒和香水之用。摩洛哥人喜爱使用一种在地橙黄色柠檬,外形比一般柠檬小一号,一头扁平,另一端突出尖形乳头状,买来洗净晾干后划十字,装入瓶中塞满盐巴,腌渍一个多月,独特辛辣感夹杂清新舒坦为塔吉锅菜肴调味,是摩洛哥人熟悉的家乡味。

为了节约能源,摩洛哥人用塔吉锅做菜,大部分食用根茎类如红萝卜、马铃薯、牛肉、羊肉和鸡肉,吸收欧洲国家烹煮口味,吃原型食物,香料也大都偏向茴香类,调味清雅,以面包和库斯库斯为主食,喜欢饭后吃柑橘撒上肉桂粉,同行的学生吃了三顿之后大叹吃不消,所幸有备粮。

辨别上品广府陈皮

提到柑橘属,一定要讨论一下咱们东方人,尤其是广府人最爱的广陈皮——一种名为茶枝柑的品种,有道是“一两陈皮一两金。”

如何辨别广府陈皮是上品?

一观其色:若是呈橙色必是新果皮,随着时间进程转呈棕带红色;通常第三年后完全蜕变成褐色,此时,黄酮类化合物和橙皮苷逐渐增加,身价不可同日而语,难怪李时珍说:“他药贵新,惟此贵陈。”

二辨香气:初出茅庐的广陈皮气味淡薄,经过岁月淬炼后浓烈醇郁,不易掰开果皮,气清爽柔和。

三看油孢:须经过长年累月堆迭,出现凹入小油点,均勻分布于内皮,动辄上看几万元身价非凡。

煲汤必备陈皮

内行的广府人煲汤必备陈皮,一来具食疗作用,能化痰下气、消滞健胃;二来可矫正汤品味道,把原食物不讨喜的味道转化,诸如胡萝卜、苦瓜、芥蓝、冬瓜等,经过熬煮或燉煮,广陈皮不但能避味,修饰食材青味、涩味,顺便调味,一举多得。

等级高的广陈皮除腥膻味的效果令人拍案叫绝。广府人做烧鸭、烧鹅,怎少得了陈皮塞入腹中去膻提味,挂炉高温闷烤,吃的时候口腔散发有如蜜汁般芬芳气味,是烧腊闻名天下的秘诀之一。

除此,加入牛肉能补脾益气,提振食欲。

对红豆汤、绿豆汤或豆类特别容易郁气的人,建议烹饪时加入陈皮一起煮、解脾胃气滞,陈皮不愧是东方人之宝。

反应

 

美食

外皮似红毛丹 爆开却是香料?

香料寻奇|陈爱玲(《辛香料风味学》作者,专研香料,目前任职大学讲师)

疫情后第一站迫不及待飞到越南中部,距离上一次已经7年了,相较于北部比较华化的氛围,南越胡志明受法国殖民文化影响,我对中部香河蜿蜒流经岘港、顺化、会安更念念不忘。

这次的行程只有短短的8天,由于不想太劳累奔波,就选择从岘港进入越南中部,这座建于公元192年,当时为占婆王国,全盛时期势力范围延伸至现在头顿市(Thành pho Vung Tàu),最终在15世纪被扶南人所灭。

吸收中华文化

岘港与顺化不到2小时的路程,这里却是古代占婆与中国汉代所管辖的分水岭。11世纪李朝(Ly dynasty)延续孔老夫子思想,设立翰林院培育知识分子到陈朝(Tran dynasty)立都,国号大越,在最初100年间有贤君当政。

15世纪之后阮氏王朝(Nhà Nguyen)可就没有这么幸运,先是家族内哄,后又试图向邻国真腊(Chenla)、暹罗(Siam)拓展版图,消耗国力引起民怨,最后不得不求助法国,最后沦为保护国。

越南从过去一直吸收大量中华文化,当然也包括饮食,尤其在前面提到的王朝皆选择在顺化建都,各种精巧饮食于焉诞生。我一路从蚬港走到会安,中部米食尤其最爱一种名为胭脂籽(Annatto)的香料,其原乡远在地球的另一端——南美洲。

它来自小型热带树胭脂树科(Bixaceae)胭脂树属(Bixa)果实,外皮裹着短毛,乍看如红毛丹,果实成熟会自动裂开,内有大约50颗大小的艳红色种子。

血液神圣象征

玛雅人将它视为血液的神圣象征,以胭脂汁墨书写经文,借新鲜种籽泡水或浸泡释放出亮丽色彩彩绘身体借以掩饰身分,防止敌人侵袭。成分中有类胡萝卜素亦能抗紫外线防止晒伤也能免以蚊虫叮咬,既可染发或制作古代胭脂膏,所以又有唇膏树(Lipstick Tree)的别名。

胭脂籽的拉丁文:Bixa orellana是为纪念16世纪西班牙征服者法兰西斯科·德·奥雷亚纳(Francisco de Orellano)发现亚马逊而取的名字,紧接着哥伦布出航,抵达他认为的“印度”,后来才证实是美洲,15年后麦哲伦帮他圆梦,登陆菲律宾群岛。同时也开启欧洲人来到广南省最大的秋盆河河口附近,也就是现在的“会安”,聚集在此进行贸易。

微胡椒淡花香

中国人用丝绸、沉香交换盐、肉桂等民生用品;日本人用五金换取糖及中国商品;欧洲人从四面八方寻获奇珍异宝,包括胭脂籽也在这时期进入会安。

胭脂籽带有微微胡椒及淡淡花香味,越南人会取胭脂籽炼油释出橘黄色泽,或用油炒肉、炖肉、腌肉。越南面包内馅里有一片金黄色烧肉就是来自胭脂籽上色的效果,许多中部米线汤碗沿浮一圈金黄色泽,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辣椒油,这是因为种籽内含有脂溶性的胭脂素(bixin),还有水溶性的降红木素(nor-bixin),越南人取之制作各种米食类的汤头,以及用在鱼板上色、炭烤肉串,呈现亮丽金黄色泽,让人食指大动。

近年来医学证实胭脂籽的生育三烯酚(Tocotrienol)有抑制胆固醇的能力及抗癌功能,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纳入合法、安全且具有商业价值的辛香料。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