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HIDE被扣个大帽/许国伟

动态参与热点识别(HIDE)预警系统最近成了热门话题。

政府公布部分列入高风险区的名单,当中多数是大型商场,引起人们热议和紧张。

毕竟,这段期间,这些大型商场虽不至门庭若市人山人海,但去逛街购物的人也不少;颁布MCO禁堂食之前,依然有不少人到商场里的餐厅聚餐。

虽然科学、工艺及革新部长凯利说,政府根据系统鉴定了1660个潜在风险地点,为了避免引起恐慌,只公布了逾百个大型商场。

但是,仅公布这部分名单就引发批评,除了惹怒业者认为会让零售生意雪上加霜,也担忧商场列入名单形同“遭污名化”,不容易恢复名声形象。

民主行动党宣传秘书潘俭伟更指HIDE系统有严重缺陷,会害商场、零售店和超级市场瘫痪或永久关闭,政府应立即停止使用。

大数据抗疫法之一

商家的担忧可以理解,但政治人物的指责就形同一顶大帽子扣下来。

究竟HIDE有多严重的缺陷?这可能要由专家来解答。

但对老百姓来说,HIDE就是大数据抗疫的方法之一。

当然,大数据不是100%的,HIDE也确实无法涵盖全部资料;就像人们批评的,HIDE只有MySejahtera收集到的数据,无法包含手填写的资料。

饶是如此,大数据不仅是当局在决策时重要的参考依据,也是分析人流移动和监督疫情扩散的重要工具。

事实上,人们也不一定要紧盯HIDE的名单,人们可以善用MySejahtera追查到自己所在的区域,是不是属于高风险区。

大数据让人们更方便且直接取得讯息,由人们自行评估风险及判断去留,比起一味听别人说,查得到的讯息反而有助消解恐慌焦虑。

但,无可讳言的是,大数据的收集越多越完整,人们对隐私和个资泄漏的忧虑就越多。这也是其中原因,MySejahtera推出时遭不少人内心抵制。

不够完善可再改善

哪怕到了今天,有些人依然坚持手填资料,有一些是没手机或不会使用APP,但不排除有一些人就是不愿个资“被收集”。

这都是个人的权利和选择。

但是,大数据确实是目前抗疫需要的工具。HIDE固然不完善,固然有争议,但至少给人们资讯,再由人们自行评估风险及判断。

大数据系统有不完善之处就再去改善,何必急着贬得一文不值呢?

反应

 

言论

重典只是第一步/许国伟

俗话说,治乱世用重典。那么,治霸凌用重典,有效吗?政府在国会提呈2024年刑事法典修正法案,來应对任何形式霸凌行为,包括网络霸凌。

这次修正案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加重霸凌的刑罚,即坐牢最高1年或罚款或两者兼施;如果导致受害人试图自杀或自杀,加害者的刑罚可达坐牢最高10年或罚款或两者兼施。

加重刑罚多少能遏止

加重刑罚,多少能遏止霸凌恶行,但不是全部。

电影或电视剧中,有着不少校园霸凌、职场霸凌和网络霸凌的片段。別以为这只是剧情,现实中的霸凌也是如此,甚至更严重。

为什么影视中霸凌別人的校霸或者霸总,能一脸恃无恐?因为,他们有特权。

这些特权都跟他们本身或家族,拥有的身分地位财富权力有关。

所以,他们不担心霸凌別人会有什么后果,也不怕受害者报警或控诉。

因为他们知道,背后的势力都能替自己摆平;就算报案也能吃案,就算诉讼也能无罪。

所以,修法加重霸凌的惩罚,只是第一步,让霸凌的代价变大,让施暴者需掂量掂量。

但是,如果司法和检控不加力,甚至不公道,施暴者依然有特权能逍遙法外……

修法,也只是修了个寂寞。第二个是新增条文,立意虽好可有个Bug。

法案新增的第507E条文,规定任何人通过任何方式发布、传播或公开他人身分信息,意图引起对方困扰、痛苦、恐惧或焦虑的行为均属犯罪。

这段法律字眼挺拗口,说白了就是人肉搜索。

人肉搜索已经成为网络世界一大杀器,一旦遭到肉搜爆出个资,随即而來各种骚扰和威胁甚至是网络公审,都会把人逼得线上线下无处可逃。

新增条文或存在Bug

这新增条文虽然是要减少和遏止人肉搜索带來的问题,但可能存在个Bug。

假设,有权有势的A恶意霸凌B。虽然B报案了但案子被A利用特权压下,刚好C拍到过程就把录影/照片放上网,引起关注。

最终在舆论压力下,警方调查A的霸凌行为;但是A反过來指责C发布传播公开他的身分信息,引起他困扰、痛苦、恐惧或焦虑……

结果C也遭扣留调查。当然,这纯粹只是假设,现实未必真会发生。

就像电影《第廿条》的经典台词说的: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用重典治霸凌,也该是如此。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