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周刊专区

民粹政客搞垮大阪医疗

封面故事(下篇)

报道:■本田善彦(日本资深媒体人、旅台作家)

以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为首的大阪民粹政客,操纵本地民众的失落感和焦虑心态,靠卖力表演和喊口号上位,却不顾民生、朝令夕改,疫情下判断失误、无计可施,令医疗体系崩溃。

日本的冠病第四波疫情扩大,特别是以大阪为核心的关西近畿地区成为重灾区,4月中旬到下旬大阪的每日确诊人数连日超过1000人。

日媒《AERA dot.》披露,过去7天,大阪每百万人中因感染冠病死亡已高达19.6人,竟超越印度的15.5人。大阪府与邻近的兵库县均病床严重不足,其中大阪的重症病床使用率超过100%,而兵库县的使用率也超过八成,当地医疗体系濒临崩溃。

有位大阪在地的资深记者透露:“疫情爆发至今已过了一年多,但东京的中央政府和大阪府厅都只是喊口号而已,并没有好好地采取措施,确保病床、专业的医师和护士等医疗资源。特别是大阪的执政党大阪维新会过去以改革的名目,狠狠地砍掉了不少医疗补助款,推动医疗机构的裁员等措施的实行。也正是如此,去年疫情蔓延之后,知情人士认为在大阪发生医疗崩溃是迟早的事。”

他还指出:“这就是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和他所领导的大阪维新会的失政导致的惨状。”

高调宣传哗众取宠

其实,疫情开始蔓延不久的时候,民众对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的评价相当高,根据朝日新闻社去年底所公布的邮寄式民调,肯定吉村的比例远超过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现任首相菅义伟、前首相安倍晋三等政客。当时吉村摆出“最后的责任由我一切都扛下来”的姿态,连日登上电视节目,成功地建立为了处理冠病而奔走的正面形象,不少群众担心吉村的过劳,还看到话题为“吉村多睡点”等推文。

长期采访大阪维新会的一位媒体人回顾:“当时在安倍政权的末期,接班的首相菅义伟是缺乏群众魅力的平庸政客,而中央政府发出的信号相对较弱,吉村发出相对明确俐落的言论,确实较容易受到瞩目。”

他还指出:“律师出身的吉村本来口才不错,但同时有爱以夸张的言行迎合群众的毛病,哗众取宠是吉村和大阪维新会的基本风格。”

确实,吉村在去年夏天召开记者会,还高调地发表了“使用聚维酮碘漱口就能减少感染冠病几率”的说法,舆论喧哗一时,后来因此说法并无科学根据而不了了之。

不少群众开始质疑吉村的真实能耐和言论的可信度。加上他不顾疫情扩大的隐患,去年11月强行进行“废止大阪市,改编为4个特别区与大阪府整合”的所谓“大阪都构想”公投,结果以1万多票的差距遭到否决。当时大阪的疫情恶化,11月中旬就发展出第三波疫情。这不只对推动“大阪都构想”的大阪维新会来说是严重的挫败,也重创了吉村的声望。

立宪民主党的党魁枝野幸男于5月10日谴责吉村说:“他要求中央将第二次紧急事态宣言提早结束,结果引来第四波疫情,导致医疗崩溃,明明是大阪府当局判断失误。”

枝野还痛斥:“朝令夕改的大阪府是罪魁祸首,地方有如此不负责任的首长,中央政府应该好好对付。”

吉村洋文被究责  大阪战“疫”代价惨重

据我的观察,包括吉村或创党人的桥下彻在内,维新会的明星政客多少会有过度相信自己的能耐、同时轻估选民智慧的倾向。他们总是会思考如何利用选举,所以非常在乎媒体形象,推出来的政策或喊出来的口号都很亮丽,但不见得会有实际的效果,不出所料,起初看好吉村的大阪选民也开始质疑他的能耐。

有位本地政治记者道:“其实维新会的成员里,有犯罪记录的人不少,这在日本政坛都十分罕见。”

综合媒体报道,维新会相关人士所涉及的违反选罢法、恐吓、挪用公款、盗窃、性骚扰等事端繁多,罄竹难书。

维新会靠乡情发展

他还指出:“维新会有过不少黑记录,但主要是靠大阪居民的乡情而发展下来的。”

大阪维新会成立到现在已十多年了,它透过几次的合纵连横,试图扩大党势,可是一旦离开大阪就很难维持其势力。不过如果只限于大阪一地,支持维新会的选民还不少,每次到了选举,维新会所推出的候选人还是会高票当选。

不少维新会政客人品似乎有问题,但为何大阪居民还愿意支持维新会?

前述记者分析说:“不少大公司本在大阪诞生崛起,后来它的总部几乎都迁至东京,东京一极集中化和关西经济本身的低迷,以及大阪地方政府的怠慢,令大阪居民产生严重失落感和焦虑。

“这种负面的情绪使大阪人对东京中央的别扭心态加强,同时对既有政党抱有不信任,这些都影响他们在政治上的选择,纵容维新会的民粹政客。”

对大阪的惨状,前新潟县知事米山隆一说:“事态变得如此严重,吉村知事的责任可不小。”他批评:“(选民)该认识到这些人优先考量的都是如何维持权力,而不是如何维护市民生活。”

前东京都知事舛添要一先前高度肯定过吉村,但如今改口:“本来可以在例行记者会上发表的信息,却刻意选在电视新闻里发表等,他(吉村)太在乎表演。吉村是个典型的民粹政客,民粹政治的下场,就是今天的大阪。”

看来大阪此次为过去的民粹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组织的密码与密码的组织

报道:邱立本,《亚洲周刊》总编辑

日本怎么会输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般的历史教科书都是强调美国原子弹的作用,但其实背后是有更深层的原因。

日本军队曾经在太平洋战争中所向披靡,哈佛毕业的山本五十六统帅策划的珍珠港偷袭,让美国海军损失惨重,并攻陷新加坡、马尼拉、香港。但美国在罗斯福总统的领导下,启动“民主武器库”的巨大生产力,发动大反攻,而扭转战役的利器,就是破译了日本皇军的密码。

密码为什么会被破译?这似乎只是美国的运气,但史家的研究发现,美军的情报专家在窃听日军的密码时,都会发现每一封信件都有些固定的句型、格式,上下文推测,掌握文字的规律,终于破译密码。

这也导致美军发现山本五十六在新几内亚机场起飞的情报,在附近埋伏,将这位统帅的座机击落,从而在太平洋战场中逆袭,扭转战局。

密码战失败与山本五十六之死,是日军失利的开始。战史专家从更深层的组织问题出发,发现日本组织上的优势也往往是它的劣势,在胜利的掌声与鲜花的背后,其实早已暗藏自我毁灭的因子,最后走上兵败如山倒的结局。

共识政治集思广益

日本组织的优势是人力资源素质高,纪律性强,敢于牺牲,冒险犯难。但它的高层决策模式重视取得共识,越是重大的事件,责任范围就越不明朗,对结果谁都不负责。

共识政治(Consensus Politics)本来是日本的独特文化传统,和西方的“多数决”不同,也与独裁的强人政治不一样,日本人的决策重视取得共识,才可以推动组织发挥如臂使指、浑然一体的功效。

这也许可以追溯到幕府时代,是日本人习惯的组织管理的方式。它的好处是集思广益,避免一言堂,防止权力的跋扈。

但另一方面,它也造成决策上的漏洞,太过拘泥于过去的先例,程序先行,一板一眼,一个萝卜一个坑,因此容易被对手“看破手脚”。

密码的疏漏,与行事风格上的僵硬有关,当年日本军中的情报书信还是要有上下级的格式,按程序办事,开头与最后的问候语句也使得语法与句型重覆,被破译者找到了破绽。

日本这次防疫失败,也使得日本的组织僵硬与死板的问题暴露。日本人擅长做好计划,仔细执行,但短处是不知灵活处理变局。防疫如作战,病毒不断变种,和战争中的敌人一样狡猾;若不知道应变,就会吃了大亏。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