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余

她力量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

我们这一代年轻时,对漂亮女孩的要求是:眼睛大大的,鼻子挺挺的,体态好而不弯腰驼背。如今的美女的标准是:瓜子脸、A4腰、冷白皮、筷子腿、表情管理到位……新鲜词汇层出不穷。社会上更声称“今天是看脸的时代”,“女人贬值是从容貌开始的”,“相貌佳是搵工‘敲门砖’”,“颜值即正义”,“漂亮者才有青春,不漂亮者只有大学”……在这个时代,一个人长相好不好看,似乎太重要了。

按所谓“世界美女之父”吴多威制定的美女标准有33个条件,符合全部条件的才是美女,除了身高、体重、胸部的讲究外,还有眼睛、鼻子、嘴巴的宽度的要求,就说耳朵和脸的角度,要在170度到175度之间,下巴两边的角度,要在100度到115度之间……最近,网络上一个话题“这个世界对胖女孩的恶意有多大”登上热搜,网议背后,是体态略显丰满的女孩迎来人生第一个“世界的恶意”,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满满的伤害,大部分人对她们都显得鄙视和嫌弃。

张扬变美是女生特权

为改变处境,张扬“变美是每个女生的特权”,女孩们纷纷减肥、整容,从节食到药物,再到手术。有媒体调查显示,中国近六成大学生新添“容貌和身材焦虑”。本应处在“颜值巅峰”的大学生却为容貌而焦虑,因而产生“社交恐惧”,如何做到“二十不惑”成为困扰青年人的一大问题。“太伤人了,都怪现在娱乐圈里这些流量‘小鲜肉’,一个个比女生还漂亮,生生把我们颜值门槛都拔高了”。

俗话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有一些女孩,虽然长得不是很“漂亮”,但人格独立的她,所具有的气质将她衬托得也很“漂亮”,展示的正是巾帼“她力量”。

美女是漂亮的,但漂亮的不一定就是美女。返璞归真,让天然成为审美导向。

这几天深感“她力量”的,是看了参加上海时装周的邓亚萍的视频。

邓亚萍3字成热搜

最近“邓亚萍”3个字频上热搜。听当年这位“乒乓女皇”讲述第一次出国留学;第一次教儿子打球;第一次做网络直播;第一次去大山里向女性手工艺劳动者求教……如今她正发挥号召力,引领女性公益力量。她提议思考:女性在生活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勇敢破圈,是邓亚萍对女运动员的建议。“当运动员时,我们处于相对封闭和简单的环境中,对社会了解不多。退役后,如果能参加各种跨界活动,也是在丰富自己的人生,丰富自己的事业。”时髦的词语和定义,频频从邓亚萍嘴里说出来,所谓破圈,就是跳出体育圈去做些别的事情。

从未踏入过时尚圈的邓亚萍,首次来到上海时装周,支持“天才妈妈×东乡绣娘”公益时装秀,以行动助力非遗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展示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路上“天才妈妈”的风采。

此番参加上海时装周,邓亚萍选择了一件粉色真丝上衣,与模特们合影时,显得娇小玲珑、女人味十足。眼前的她,能想象当年被前国际奥会主席萨马兰奇比喻成拼劲十足的“小老虎”吗?

褪去“乒乓女皇”光环,邓亚萍首要标签就是一名女性,她扮演的角色更多了,妈妈、企业家、节目主播、公益活动宣传大使……但在她看来,无论驾驭哪个角色,都和运动员时期一样,在不同舞台上展现女性独立,总有一番别样的美丽。

她也没有什么“瓜子脸”、“筷子腿”,但让女性的魅力在各个舞台绽放,这是邓亚萍的心声。

反应

 

商余

书和咖啡融合在书店中/江迅(遗作)

去香港铜锣湾逛书店,才知道旭屋书店结业,扎根香港28年的这家日本书店,是不少日本书迷的打卡地。旭屋书店1946年在大坂开张,目前全日本有10多家分店。随着网读、网购的读书和买书习惯改变,实体书店单靠卖书已难以生存,时下纷纷多元发展,经营文创用品、咖啡食物、家居时尚品。

记得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曾有一金句:“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那天在一个读书论坛的视讯活动上,我问上海出版界的一位朋友,上海有多少书店?她说,太多太多,数不过来,而后她迅疾在一个APP上随手一搜“上海书店排行”,结果是1340家。

内饰更有温度

今天上海的书店,有市井阁楼里的书屋;有庭院深深处的书院;有一开就是十几家的书局……书店的内饰也变得更时尚更有温度了。曾经只售单一性的书本,如今各店家除了售书,会开辟恬静的阅览区、小坐的咖啡区、手工制作区,于是,书店成了各类人群逗留的休闲之地。

阅书如阅世界

人们每天被各种信息包围,凭手机随时可以阅读。其实,更需要的是深度阅读。炎夏初秋,冠病疫情,步履匆忙,心绪纷繁,人的心灵越需要安顿,越需要弹性,以应对无常,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阅书,阅世界,在文字里发现最美的风景,抵达另一个更好的自己。

说起书店,图书选品是书店的灵魂所在。不过,近年开业的新型实体书店都注重阅读空间营造,场景化设计,差异化经营,而引入咖啡成为一种潮流。

前不久读过一本《好书店·好咖啡——上海45家书店的故事》。本书收入上海15个区的45家实体书店咖啡文化的故事,以及上海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发布的《上海主要实体书店咖啡经营项目调研报告》。这45家书店书屋,囊括了书店经营咖啡的3种模式,自营、合作、品牌引进。这本书透过对实体书店咖啡经营的现状、发展途径的调研,探索咖啡作为书店复合型经营方式的潜在价值,促进图书发行产业多元发展。

咖啡各有其味

重视咖啡经营,这已成为近年新开实体书店的主营业务之一,以书店+咖啡+体验+生活方式等多种业态综合经营,读者定位更年轻化,自营咖啡品牌,成了书店多元经营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上海就有西西弗书店的“向量咖啡”、钟书阁的“书痴咖啡”、大众书局的“纸品咖啡”、言几又书店的“言几又咖啡”、建投书局的“传记咖啡”……这些书店各有其美,咖啡各有其味,书和咖啡融合在书店的阅读空间中。

好书、好咖啡、好音乐、好时光,当置身于朵云书院这类书店,就会感受到三者糅合和谐,而阅读则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在书香咖啡香中展开心灵对话。书中有灵魂,咖啡寄热情,与阅读为伍,也与咖啡相伴。一本心仪的书,一杯满足味蕾的咖啡,一支舒缓的音乐,读者沉浸其中。

茶酒能与书搭配

其实,茶和酒也能与书相搭配相结合。曾听一位圈中人说过,读《诗经》,可以喝龙井;读杜甫,可以饮武夷岩茶;读《狂人日记》,可品10年陈以上的花雕;读《天龙八部》,一碗烧刀子再适合不过;读《红楼梦》,可温一壶女儿红慢品;读《老人与海》,饮苏格兰单一麦芽威士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杯伏特加便燃起心中火花……

茶、酒、咖啡,成了阅读催化剂,令阅读更立体、书店更温馨。那么,什么时候,香港也会有更多这样的书店,随时走进阅读空间,抵达另一个自己。

(编按:本文作者于10月13日去世,此文乃作者遗作。)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