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

马新81%运动猝死案 治疗师:错误方式危害体魄

(吉隆坡24日讯)运动虽好,但正确的方式很重要,根据亚洲运动医学学院的2021年研究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新加坡两地有多达81%的运动猝死个案,都发生在运动后或运动的最后阶段。

首席运动治疗师王鸿杰说,运动确实益身心,但错误的方式反会危害体魄,轻则肌肉劳损,严重则可能导致运动猝死,即运动后6个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

他接受马新社电视华语新闻访问时说,大众通常只注意运动前的暖身步骤,却往往忽略了运动后的平复阶段。

“例如大多数人在跑完跑道或完成比赛后就立刻停下,此时,大脑就会立刻发出讯号,启动副交感神经减缓心跳,一旦过度抑制,就可能造成心脏负压。”

王鸿杰也提醒,三类人士的运动风险更高,包括勉强身体进行长时间或高强度运动的人士;饮食不当、作息不规律的人士;以及患有先天或慢性疾病的人士。

他说,人体的钾(Potassium)元素对心脏非常重要,当运动时,钾元素会进入心脏,当突然间慢下来,则钾元素就会大量流失,这一小段时间就是心脏的疲弱期间。

“在这一小段的时间里,如果来不及恢复就会出现心律不整,如果运动者本身就不是很健康,猝死率就会很高,这段时间里,如果心脏无法缓和,那就会停下来。”

王鸿杰指出,现今社会审美观偏差影响,一般民众运动时,往往追求体态的型与美大于健康,所以倾向选择高强度运动,惟他警告无论是运动的强度、时间、方式,都必须符合科学的精密计算,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他以高血压的人士为例,如果举重,血压就会升高,但对健康人士而言,短时间的血压上升不会有爆血管的风险,相反的,对于心血管不太健康的人士则随时会爆发,因此,举重时要有正确的呼吸方式,不能憋气。

此外,他提醒大家,在运动时还应要密切留意自己的身体感受,一旦察觉不适就要适时停止,若不舒服的感觉持续,则应立刻求医。

王鸿杰说,民众应学会判断各种运动的利与弊,综合考量个人的身体状况,从而定制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模式,才是上上之策。

他说,男女的运动类型取向就明显不同,男士可能比较喜欢举重,女生则倾向跑步、踏脚车,如果要求女士举重,她们会顾虑身体变得壮硕,这是错误的观念。

“女生一出现骨骼疏松症就喝牛奶,其实牛奶就算你喝得再多,要是没有配合举重运动,骨质还是一样疏松,因为骨骼没有需求,就不会吸收钙质,钙质喝进身体就会再被排出,反而造成肾脏的负担。”

此外,他也提到,痛是身体重要的信息机制,警示自己有危险,因此要注意的是,运动时不能有刺痛或麻痹的感觉,而且运动后恢复体况理应循序渐进放缓。

“以跑步为例,从快跑调整至慢跑,然后步行,再慢慢停止;进行举重运动的人士,在结束前,则应该做至少5分钟的拉伸运动。”

反应

 

商余

浅谈乐龄人士与运动/夏绍华

【字迹光影】文/图|夏绍华

行动管控令结束之后,我就很少长距离疾走了。今早被蚊子叮醒,蹲厕盥洗之后发现时间还早,便决定从家门出发,疾走到SQ的海岸走道,来回55分钟,走了6.5 公里,达到1公里平均10分钟的目标。

除了游泳,走路对乐龄人士来说是最好的运动,每天如果可以走3至4公里就已经足够,但如果想获得走路最大的效益,那就要疾走,意思就是跨步大一些,速度快一些,基本上就是1公里不要超过10分钟。

疾走不易致损伤

走路,即使是疾走对肌肉关节所导致的压力比起慢跑来得低,所以比较不容易引起损伤,尤其是60岁之后,骨骼疏松与肌肉收缩的速度随着增加,乐龄人士就要懂得如何保护肌肉关节,因为适当的运动与运动量不只对心肺功能有帮助,它还会强化肌肉及关节,关键是什么才算是乐龄人士最适当的运动。

我观察到许多人年轻的时候很少运动,反而是年过50才突然间大彻大悟运动的重要性,所以一夜之间就去骑脚车、爬山、跑马拉松,参加铁人三项等等。

我也明白大家会说年轻的时候忙着打拼事业,只有老了才有闲有钱来运动。其实,要获得运动所带来的好处须定时运动,而不是运动量或激烈程度,每一天可以抽出半小时跑一跑跑步机,它的效益是比一个星期一次花3小时爬山来得高,这只是时间的处理问题,而不是生活或环境因素所迫。

应选择合适运动

说回人到了乐龄阶段或是过了50岁应该做什么运动好呢?是不是什么运动都可以做?坦白说,如果还活着当然什么运动都可以做,但可以和适合是有差别的,可以做的未必适合去做,譬如80岁的老人当然可以去做举重运动,但适合吗?

所以每次一看到有人写年龄只是一个数字,我就会莞尔一笑,朋友,人类制定年龄是有目的的,不然的话我们何必还在乎你我几岁?这种灌鸡汤的说法不要一直挂在嘴边,不切实际!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