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疫情下的大马人口萎缩/南洋社论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南洋商报》连续二天,周一、周二封面重点报道韩国与中国人口萎缩问题。

全球化时代,更重视经济,人口萎缩影响不只是国家,乃至全球生产链。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劳动力下降,当来到一小群年轻人需要养一大群老年人时,其后果和压力,绝对是灾难性的不可思议。

进行经济活动的人口逐渐减少,缴纳养老保险的劳动力群体萎缩,领取养老金的人口却大幅上升到不可负荷时,一个国家的养老金体系甚至会因此而崩溃,乃至国家经济体系形成骨牌效应,一倒全倒。

韩国人口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韩国居民登记人口5182.9万人,2020年全年死亡人数30万7764人,同比增长3.1%;新生儿人数27万5815,同比减少10.65%,创下历史最低值。这是韩国历史上首次出现死亡人数高于新生儿数的“死亡交叉”的现象。

就在此时,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宣布三胎政策。

这并不偶然,全球人口下降与老龄化问题,近代已有迹可寻,是各国重中之重,包括欧洲的德国,甚至因为放宽移民政策,而导致国内意见分歧,总理默克尔及其政党与联盟受到重创。

显然,移民政策不能完全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特别是当出生率来到断崖式的下降趋势时。

自18世纪末,英国人口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著作《人口论》以来,经济学家们一直对人口增长、自然资源和长期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惑。

近代,福利体系将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和退休体系的深重影响,更让全球议论不休。

中韩并非唯一面临人口结构转变的国家。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全球人口正处下降趋势,每名妇女生育的子女数量已从上世纪60年代的大约5个下降到2018年的大约2.4个。

即使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该地区的生育率也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每名妇女约6.8个子女降至2018年的约4.6个。

洛杉矶的洛约拉玛丽蒙特大学经济学家成元顺说:“随着人口减少,生产率的提高对于维持经济增速至关重要。”

科技成为了对策,而不是大量移民;自动化生产,人工智能化农场,都是政府科技议程的一部分。

但这只能对先进和发达国家而言,在大马却演变成,农业严缺人手下,外劳要求百元日薪的严重地步。

疫情让大马的GDP预测一调再调,从6.0%至7.5%下降至国行最新预测的6%,而穆迪更是进一步下调至5.6%。

未来如果未能解决人口老化问题,大马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和后果?或许不比今天疫情轻!

 

ADVERTISEMENT

 
 

 

反应

 

国际

中国第3季结婚者大减25.3% 学者:明年出生人口将雪崩

(北京3人讯)中国年轻人不婚、不育情况日趋严重。中国民政部近日公布,今年前三季,中国全国结婚登记474.7万对,较去年同期减少16.6%。其中,第三季结婚对数仅131.7万对,更比去年同期大减25.3%。美国华裔人口专家易富贤警告,这将导致明年中国的出生人口“雪崩”。

2023年疫情解封后,当年度中国结婚率一度出现回升,达到768万对,但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不少人因此将婚礼延后至2023年所致。在此之前,中国每年结婚对数已经连续多年下滑。

2013年,中国全国结婚登记量为1346.9万对,但2014年起就逐年下降。2019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2021年跌破800万对大关,2022年跌破700万对大关,来到683.5万对。

易富贤现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高级研究员,长期研究中国人口问题。他在社交媒体X平台发文指出,2018年至2023年,中国前三季度结婚占全年的76%。因此若今年第四季结婚对数跟第三季一样也下降25.3%,那么今年全年中国结婚对数将只有623.4万对,较2023年减少18.8%,这也预示着明年中国的出生人口将“雪崩”。他预计,明年中国新出生人口将不到800万。

中国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为连续第二年人口负增长。2022年,中国人口减少85万人,是1960年代大饥荒以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中国2014年出生人口为1897.3万,若明年出生人口跌真破800万,等于十年间每年出生人口数就大减逾六成。

易富贤日前在自由亚洲电台网站撰文指出,中国在鼓励生育上面临着3大难题:一、心理上,不愿生;二、物质上,养不起;三、生理上,生不了。

易富贤指出,由于现在中国的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因此他认为,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初婚年龄还将继续推迟。

新闻来源:世界新闻网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