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冯德伦再闯好莱坞 执导美剧《基度山恩仇记》

(香港23日讯)冯德伦近年转战幕后制作,曾先后执导AMC剧集《荒原·Into the Badlands》及Netflix原创武打剧集《五行刺客·Wu Assassins》。 

有消息报道冯德伦将担任导演、监制兼有份参与编剧,改编自法国古典名著《基度山恩仇记·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的美剧,并由英国男星积侯斯顿(Jack Huston)主演。 

冯德伦在声明中表示,相信大家有共同的热情与激情,去重新演绎这个关于复仇与救赎的经典故事。

 

ADVERTISEMENT

 
 

 

反应

 

商余

【南洋文艺】大仲马与《基度山恩仇记》/碧澄

书堆里 走出来:碧澄

19世纪的法国浪漫派文坛出现两位以写剧本和小说齐名的作家,而且两人是父子关系,一时传为佳话。华文读者习惯称父亲为大仲马(Alexandre Dumas  père, 1802.7.24 ~ 1870.12.5),称儿子为小仲马(Alexandre Dumas  fils, 1824.7.27~1895.11.7)。

小仲马是大仲马在奥尔良公爵秘书处任文员时与一名裁缝玛丽卡特琳娜拉贝(Marie-Catherine Labay)有染所生下的私生子。大仲马成名后,出入于法国上流社会,过着奢华糜烂的日子,把小仲马两母子抛诸脑后。讽刺而令人唏嘘的是,当小仲马以《茶花女》(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一书名利双收时,大仲马却落得个破产的收场,生活潦倒。父子两人作品的取材也有所不同,大仲马的著作多以历史为背景,小仲马则转向现代社会的反映。

大仲马被公认是个多产作家,生于法国维勒科特莱(Villers-Cotterets),死于滨海赛纳(Seine- Maritime)。据说“仲马”是福建译音,大仲马最初的中文译本由福建人进行,所谓先入为主,其名字就这样定了下来。大仲马的祖父是一位侯爵,取黑人为妻。“仲马”原是大仲马奶奶(一名海地黑奴)的非洲名字。这名字法国人罕用。父亲是拿破仑麾下的一名将军。父亲死后,大仲马迁居首都巴黎,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家境贫困,大仲马没机会接受正规教育,知识多靠自学获得。

因父亲职位的关系,19岁的大仲马得以在巴黎一家剧院工作,主要是替剧院誊写剧本。后来在公爵家担任文员,生活逐渐稳定。业余喜欢观赏戏剧,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开始创作剧本。26岁时创作的《亨利三世与其宫廷》(Henry the Third and His Court)在巴黎剧院公演,反映热烈,大获好评。该剧本比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的《欧那尼》(Ernani)还要早一两年。过后,他再接再厉,陆续写了25个剧本,包括《安东尼》(Antony)、《侠隐记》(Les Trois Mousquetaires)等。

转向小说发展

1839年以后,大仲马自认所写的剧作无法与雨果争一日之长短,决定转向小说方面发展。他前后完成的小说共计250种以上。其中以《基度山恩仇记》(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以及《达安浪漫三部曲》(D' Arlagnan)——包含《三个火枪手》(The Three Musketeers )、《二十年后》(Twenty Years Later)和《布拉格洛纳子爵》(The Viscount of Braglonne)最受欢迎。

他一生为法国贡献了三百多部著作(还写了一些短篇小说和评论),以小说获得的评价最高。文学界认为,大仲马的小说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对话灵活,有“通俗小说之王”的美誉。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Vissarion Belinsky, 1811~1848)赞许大仲马是“一名天才小说家,也是马克思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写作态度相当认真。动笔写某部小说之前,他都尽量到有关地方去体验一番,以了解其地理或人文背景。例如他为了写《基度山恩仇记》,事前去过罗马和马赛等地。读者读来,觉得作者所写的地方和人物都有真实感。另一方面,也有批评家针对他的小说表示异议,例如小说中有秽亵的描写,是不道德的;以冒险为主题,未免过时;所写历史,令人怀疑是否有事实根据。这些批评,都对大仲马的创作丝毫无损。

大仲马的私生活却是放任自流,多姿多彩的。他身材魁伟,性情急躁,富于想象。年轻时与女演员伊达菲丽尔(Ida Ferrier)结婚,外头有多名情妇,直到老年身边还有不少年轻的女子。

历经4年完稿

《基度山恩仇记》以法国大革命时期为背景,自1942年酝酿到1945年完稿,前后历经4年。故事曲折离奇,情节紧凑而变幻无穷,悲喜交集,让读者不断追读下去。

在社会动荡不安,保守和自由思想对立,个人彷徨、无所适从的年代,肯定会有不少人在浪潮的冲击中无辜牺牲。书中的主角爱德蒙邓蒂斯正是此中的代表。他原是个前程似锦的有为青年,正当由埃及王号大副的地位升为船长,并和心爱的女子美芙蒂丝举行婚礼。不幸引起情敌弗兰特蒙第哥和同事邓格拉司的嫉妒,诬告他是拿党的专使。案件落在野心勃勃的检察官维尔福手里,认为是个晋升的大好机会,于是把那青年送进监牢。善良而热情的船主摩莱尔,多方设法营救邓蒂斯,结果徒劳无功。

这名青年遭此重大的打击,伤痛欲绝。幸好他在牢里认识一位来自意大利的法立利长老(对方挖墙过来)。那名长老学识丰富,让邓蒂斯获得许多新知识。邓蒂斯在监牢里度过了14年的岁月。法利亚长老病逝之前,告诉邓蒂斯关于基度山宝藏的秘密。邓蒂斯以掉包的妙计逃离监狱。

以不同方法报复

邓蒂斯依照长老的指示去到基度山,几经艰辛,终于寻获大批金银财宝。有了这些资本,给了他无比的力量,他决定以不同的方法向以前陷害他的人报复。

他先回去马赛的老家,发觉父亲已经去世,未婚妻也已嫁了给弗兰特蒙第哥。对他有恩的摩莱尔,其摩莱尔父子公司负债累累,濒临破产阶段。他以水手星巴德的名义,代摩莱尔清还所有债务,以示报恩。

陷害过他的人,个个有钱有势,令邓蒂斯愤愤不平。他一一设计“收拾”他们。以“谤”对付弗南特,以“财”对付邓格拉斯,以“法”对付维尔福。前两人难免一死,后者因种种事故变了疯子。当中其前未婚妻美芙蒂丝也给予协助。邓蒂斯得偿所愿,带着养女海蒂悄悄地离开该伤心地。

我手上的《基度山恩仇记》华文译本由香港国光图书公司印行,相信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出版,译者为叶天生。书厚约400页。该书除了有译者简介大仲马的生平和《基督山恩仇记》内容的〈译者序言〉外,书前附加两页〈书中人物表〉,是其特色。《基度山恩仇记》的人物相当多,虽然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太复杂(几个家庭的亲属和仆人等)。

译者指出:此译本其实是节译本,约二十多万字;若要全部译出,多达110万字。当时市面上还有另一种节译本,只有10余万字,内容和原著大有出入——最后父亲仍然健在,未婚妻也完璧无暇,得以金钱赎回,一家共享荣华富贵。以此书改编的电影,也有许多不忠于原著的地方。

叶天生的译本把故事分为40章,第一章为“埃及王号到马赛”,最后一章为“‘等待’和‘希望’”。这样的结局(大家等待并希望男主角的归来),似乎抹去了原著男主角目睹维尔弗的悲惨下场所引起的忏悔的痛苦,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已超越了复仇的范围。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