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栏

大马抗疫面临信心危机?/李兴裕

公众信任是国家治理与交付有效公共政策、推动经济增长和达致更好社会经济进展的其中一个重要基石。

当前史无前例的冠病疫情及经济危机下,政府必须确保公众不会对其执行有效管控措施、适时作出经济上的应对措施以控制金融与经济损害,以及领导国家走出危机的能力存疑。

政府的各项正确决定,应是根据透明度和有效治理的各种原则作出。若不获公众信任及信心,那么将没有任何一项政策及改革可以有效的控制这次疫情大流行,重启经济恢复正常,以及引领国人走出危机。

须更具透明度

重建及维持信心与信任,必须是政府的策略性当前急务,以确保国内经济在疫情后复苏及持续增长。

针对各项描绘经济健康状况的主要统计数据,与民间实际情况有很大反差,普罗大众心中总有许多疑问。

民间和商界对各项抵御疫情照顾国人健康的措施、各项防疫标准作业程序、遵守度与执法、国家疫苗接种计划及大规模检测等反应莫衷一是,也有不少措施引发诸多抨击,认为政府在应对疫情及公布数据时,必须更具透明度及前后一致。

以上是公众和商界广泛认为当局在应对疫情时的基本缺陷,这也是我们认为当局必须尽速对症下药的原因。

政府必须把格局放得更大,并和所有相关权益人士做足沟通和咨询,以在公布任何措施之前先进行妥当规划。

4大支柱重建信心

我国需要一项重建信心与信任的国家策略!这必须是当局的其中一项策略性当前急务。

我们建议,这份信心与信托策略行动计划,应当建立在4个强大支柱下:沟通、诚信、透明及接洽。

(a)沟通:在行动管控的不同阶段,以迅速、开放、明确及透明的公共通讯方式,遏阻会破坏信任、放大恐惧与绝望,导致有害行为、混淆及对标准作业程序有所误解的虚假信息和政策反应。

(b)诚信:诚信与公正是建立人们对政府与公共机构信任的关键因素。因此,政策决策过程必须经过仔细的讨论才付诸实行,以确保公共领域的高水平作业。

在政府拯救生命和人民生计之间取得良好平衡方面正面临严峻挑战之际,我们必须加强那些涉及政策决策者的信誉,以限制不当影响(寻租行为)、避免利益冲突及捍卫公众利益。

(c)透明:基于政府在对抗疫情对经济冲击的各项措施方面面临财力限制,联邦政府必须最大化其预算资源,并在卫生防控措施及医疗便利设施,以及支援经济领域之间重新鉴定优先事项。

纳税人的税金如何花费,必须透明化是一大关键。负责管理预算拨款,包括各项刺激经济配套款项的政府与相关机构,必须透明化有关款项的去处,这意味着,当局必须定时公布民众可轻易消化的各种资料。

财政部属下的国家机构经济振兴执行与协调单位(LAKSANA),一直密切监督政府各项财务援助的执行,以确保有关援助交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上。

税务系统及财政预算开销的透明度,是建立民众对政策与政策成果的关键。许多年来,总审计司报告一再揭露公共领域各种贪污、浪费及“疏漏”公帑的案例。当局必须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重建信任。

(d)接洽:我们需要加强开放的政府互动程序,正视开放透明的政府的重要性,因为这种互动的过程,有助于促进包容性与参与度,以通过频密的与相关权益人士进行接洽,执行相应的政策决策。政府有责任听取建设性的批评,并愿意与各方咨询沟通。

促进公众参与度与重建信任,并非是把政府资讯放在官网上,而是让公众参与有关过程,确保公共服务有效的应对民众需求。

反应

 

文教

联国:受疫情影响 2022年辍学生增至14万

(八打灵再也28日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马来西亚的边缘化或弱势群体小学生因受冠病疫情影响,辍学人数从2021年的12万1231人增加至2022年的14万520人,增幅达20%。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教育研究学院课程研究与教育政策教授哈兹里表示,冠病疫情带来的连锁反应使许多家庭陷入经济困境,为了生计而被迫搁置孩子的学业,导致他们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辍学的其他原因还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关系紧张以及缺乏教育支持等。”

据英文媒体《星报》报道,疫情期间,许多贫困家庭的特殊学生因缺乏线上学习设备,最终也无法继续学业。

哈兹里认为,要防止学生中途辍学,必须深入分析辍学率上升的原因。他指出,尽管政府制定了多项减少辍学的政策,但由于资金不足或监管不力,这些政策未能有效实施。

UCSI大学社会科学与文科教育系主任助理教授扎伊达指出,大部分无法上学的儿童来自边缘化和弱势群体,包括原住民、郊区儿童、难民和无证件儿童。她认为,家长缺乏基本教育认知,导致子女失去入学机会。

她强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为相关群体提供经济援助、改善郊区基础设施、提高教育意识,并实施包容性教育政策,从而为儿童创造更有利、更可持续的学习环境。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