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信为能入/明吉法师

明言吉语 :明吉法师(《观音世界》创办人)

“相信”是我们未能证明或达到目的前,所持有的正面态度,如果怀疑不信的话,我们就不会发心去尝试了解以及产生实践事情的行动。所以,佛教有云:“信为能入”,这句话对宗教,乃至我们参与的任何事情来说,都是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佛陀告诉我们可以不必立即采信任何别人诉说的道理,但是我们可以去分析、理解事情是否合乎情理的、有没有利益自他,或者是不是智者所赞叹的?经过这番的思维拣择后,我们可以尝试去实践,以确定其真伪。

佛法修行可解脱烦恼

正如佛陀告诉我们,通过佛法修行可以解脱烦恼,虽然我们无法立即达到目的,但是看到佛陀清净的身口意三业,我们生起了信心,愿意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做,走上究竟解脱烦恼,离苦得乐的路上。这就是对三宝的信仰,也是学佛的开始。

假如,在刚开始时,我们对三宝没有信心,那么就不会对佛法生起好乐,甚至过度的怀疑,使到自己失去了亲近正法的因缘,这是非常可惜的。佛教并不怕怀疑,而且也欢迎辩论,因为适度的怀疑,可以经过正确的辩论而得到正确的知见,唯有过度的怀疑,才会失去了对一切的信心,而陷入外道的邪知邪见中。

“信”是佛教入门最重要的条件,但是,佛陀并不期望我们永远停滞在“信”的阶段,他希望我们能完整地走完“信、解、行、证”的过程。只要到了“证”的阶段,我们就对事情有了彻底的体悟,超越“相信”或“怀疑”的两端了。

反应

 

登彼岸

善心从小开始/明吉法师

明言吉语 :明吉法师(《观音世界》创办人)

虽然,学佛要懂得止恶行善,但是止恶行善不应该只是在学佛后才开始,而是要在从小就开始培养。特别是小时候,童心比较单纯,容易种下善根的种子,培养行善的习惯。

回顾我乐于布施行善的习惯,可以追溯到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情。我大概五、六岁时,有一位陌生的阿姨(她跟家人有来往,只是我未曾见过)带着她年幼的孩子来到家里。原来她的孩子患上了心瓣有孔的疾病,需要一大笔钱来进行手术。

记得早年的医学不昌明,人民的收入不高,也没有医疗保险的服务,因此,一旦患上重病,无力支付医药费的话,可能就需要向亲友,乃至社会善心人士寻求帮助了。

这位阿姨的家境只是一般,一天三餐已经不容易了,哪还有这么多钱给孩子治病呢?为了治疗孩子,她只好厚着脸皮向诸位亲朋好友募捐或借钱了。

扑满的钱全部捐出

家人都很同情他们,于是纷纷慷慨解囊,尽一份绵力,这时候,他们跟我开玩笑说:“你要不要捐钱给小弟弟医病啊?”当时,我其实也似懂非懂,不过,觉得捐钱给小弟弟医病是一件好事,于是,我就把自己的扑满拿出来,把钱全部捐出。家人看到我的行为非常高兴,都称赞我懂事。

因为有这样的事情以后,每当遇到有人需要帮助时,我都乐意和他们结缘,与此同时,我也深深的体会到“助人为快乐之本”的意义。我分享这段经历的原意不是显示自己的善行,而是想鼓励父母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开始培养他们的善心,让他们有行善的习惯。与其担心孩子会学坏,不如先教会他们懂得行善做好事,因为拥有善心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自然会朝向善的方向走,而减少了走上歧途的机率。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