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联国吹捧“粮食系统”谁得益?/佐摩

本周举行的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UNFSS),已被包括科学家在内的公民社会及时介入,避免了许多可能的滥权事件。

现在,联合国秘书长必须避免的,是峰会第一推动者剩余的企业议程获得联合国背书。

近年来,粮食挑战的话语已改变。不再是“粮食权利”、“粮食安全”、“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可持续农业”等,而是吹捧“系统”解决方案。这将推进跨国企业影响、利益和营利。

峰会的召集据信是来自联合国秘书长办事处。极少或全无事先咨询总部设在罗马的联合国粮食机构领袖。不过,联合国秘书长很快应对这个明显的“疏忽”,催生了上个月在罗马的筹备委员会。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是由联合国领导的二战后多边体制所创立,以应对粮食挑战。其后,联合国粮食计划署(WFP)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也在联合国的支持下于罗马创立。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当政时的主权单边主义,加速了此前破坏联合国领导多边主义的倾向。通常由跨国农企和慈善基金资助、表面上“多元利益攸关者”倡议的扩散,也边缘化了联合国领导的多边主义和罗马粮食机构。

至今,峰会程序已抗拒了联合国领导多边主义的跟进行动。确定的是,对联合国体制的边缘化是精巧的,而不是笨拙的。除了罗马三大组织,联合国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CFS)及其高级专家小组(HLPE)也遭殃。

近年来,粮安委已演化成涉及范围广泛的粮食系统利益攸关者,包括私人企业利益和公民社会。后者包括农民、其他粮食生产商和公民社会利益攸关者的社会运动,很大程度上绕开了峰会程序。

而通过粮食系统峰会,世界经济论坛(WEF)和其他倡议已以联合国的名义呈现。事实上,峰会极少涉及联合国体制领袖,更别说成员国。许多人提及峰会时前面不加“联合国”以否决其合法性,越来越多人叫它“世界经济论坛-粮食系统峰会”。

科学政策存偏见不透明

尤其值得关注的提议是新科学政策界面——“通过延伸峰会科学小组的授权,或通过在模板中建立永久的新小组或协调机制”。

粮食系统峰会科学小组绝大多数由峰会第一推动者遴选的科学家和经济学家。除了边缘化许多其他粮食系统利益攸关者,其偏见也与联合国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对立。

他们的评估几乎不考虑创新对弱势群体的后果。技术创新优先于社会创新,他们并不透明,更别说接受公众问责。

他们自命不凡的科学途径是居高临下的,因此很不可能有效应对牵涉多元利益攸关者、复杂的现代粮食系统挑战。

把科学小组的职权范围延伸到峰会以外,或以其他方式赋予永久性,将背叛峰会支持和加强粮安委、而非破坏粮安委的承诺。粮安委“应是利用包容性参与机制,最终讨论和评估峰会结果的地方”。

这种新团体将直接破坏高级专家小组现有的“角色和职权范围”,即通过粮安委向成员国提供科学指导。

7月,数百名科学家警告,新的科学小组将破坏的不仅是粮食系统治理,还有粮安委会本身。

就像峰会的筹备已排除粮安委,提议科学政策界面也将边缘化高级专家小组、破坏至今最成功的联合国体制改革,即有意义和有生产力地推进包容性多元利益攸关者主义。

2007-2008年粮食价格危机之后,粮安委于2009年改革,以提供“包容性平台,确保对范围广泛的对象的合法性”,并改善各种多元粮食相关政策的一致性。

就像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高级专家小组对其研究评估和工作优先性,广泛和公开咨询利益攸关者。其报告经过大量的同侪审阅,以确保为粮安委对象的需求而服务,保持政策上的相关性,并应对多元视角。

上周,与联合国系统紧密合作的数名重要公民社会领袖警告,峰会结果可能进一步侵蚀联合国的公共支持和合法性,和罗马团体对所须粮食系统改革的指导能力。

这个组合包括联合国食物权问题特别报告员法赫里、他的前任——现任联合国负责赤贫问题的特别报告员德许特、粮安委主席塔纳瓦·天信,和高级专家小组主席科尔。

挽救联国领导多边主义

他们重申了数百名科学家、全球治理专家、公民社会团体、可持续粮食系统国际专家小组(IPES-Food)等各方的关注。最主要的担忧是“其对科学和知识在粮食系统决策中的角色构成的威胁”。

4人注意到从一开始就围绕在粮食系统峰会的争议,向秘书长呼吁:“在峰会前夕,紧急要务是恢复对联合国体制的信心。因此,明确承诺支持和加强高级专家小组和粮安委就非常有价值。”

他们强调:“仍须进行大量工作,以确保高级专家小组和粮安委具备能力,继续在粮食系统科学和政策的界面继续扮演其重要角色。”

在早前的挫折后,联合国秘书长必须捍卫粮安委和高级专家小组代表的进度,以促进有意义的联合国领导多边主义,并与公民社会建立密切关系。

反应

 

国际财经

中美经济料皆放缓 联合国:今年全球增长维持2.8%

(纽约10日讯)联合国周四发布报告,受到美国和中国两个最大经济体的增长阻碍,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维持在2.8%,与2024年持平。

根据联合国《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今年经济增长最新预计将低于2010年至2019年疫情前3.2%的平均增速。报告称,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预期积极但有所放缓,欧盟、日本和英国将温和复苏,以及部分大型发展中经济体特别是印度和印尼料今年经济强劲表现。

随着劳动市场疲软和消费者支出放缓,美国经济增长预计将从去年的2.8%放缓至2025年的1.9%。

由于中国投资和强劲出口表现,将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费增长疲软和房地产行业持续疲软所抵消,料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计为4.9%,今年预计为4.8%。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