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阅读

股票投资高境界 黑白思维要变通

整理|编辑部

书名:《灰阶思考》
作者:谢孟恭
出版社:远见天下文化出版
合作单位/本地代理:城邦
https://www.cite.com.my/

台湾受欢迎的投资节目《股癌》制作人谢孟恭让读者认识“灰阶”!什么是“灰阶”,这与股票投资的关联是什么?作者要强调的是,股票投资没有必胜的方法,即便有相对胜率高的办法,也会因为不同个体而未必适用于每个人。

零到一之间有无限个数字,黑与白之间也有无限的色阶,关于股票投资,或面对多变人生或市场,要能跳脱黑白思维,才能看见无穷价值。如何在“灰阶”采取投资动作……?

{内容摘录}

[看清大跌的根本]

原因当然很多,先来谈谈在冠病疫情时,大师们仍持有,甚至买进股票的原因。

回顾几位大师当时的言论,可以发觉他们都很清楚这场危机的本质。他们都曾一针见血指出,这不是某企业或银行所引爆的炸弹,也不是经济发展陷入衰退期,而比较像是一个短期危机,“只要”疫苗能如期开发出来,就不会是一个长期问题。

清楚危机的本质,正是大师们敢危机入市的最大本钱。他们的亏损数字,在当时一定是超级天文数字,远超乎你我所能承担,但对大师们来说,那就是股市的一环,股市的正常现象。所以,大师们不仅看淡账面数字的惨况,也远见到之后回稳的局面。也就是说,他们不拘泥于现在的危机,看重的是未来的丰收。

看大师买股票

若我们再细看大师们不会买什么股票,就能更全面了解他们的心法。2008年的金融海啸,美国股市虽没有熔断,但股价从1万3000点崩跌到7000多点,而且是持续一年多的下杀折磨,而在该年年底,巴菲特发表了一篇文章——“Buy American. I AM.”,文中强调他会持续买什么,以及不买什么。

巴菲特是这样写的:“当别人恐惧时,要贪婪。现在恐慌已蔓延,包含投资界老手也被恐惧所笼罩。当然,投资人对于高度杠杆或竞争力薄弱的公司,确实该感到恐惧。但对于诸多体质良好的企业,若恐惧则是荒唐的。”

大师们在面临股市崩盘时,往往是见树又见林。他们会先分析危机的真实样貌、影响程度,好把慌乱的危机清楚厘清。然后当决定要趁便宜入手股票时,也不会因为股市大特价或是太便宜就乱买,他们会避开跟危机最为相关的产业,并且买入被危机错杀的优质企业股票。

所以每一次的股市崩盘,对大师来说,都是财富的跳板。当然不变的前提是,要持有得够久,够有耐心,并乐观以对。

散户抱不住?

回过头来,明明这么“简单”的策略:别人恐惧时,我们贪婪,为何散户经常做不到?很容易在股市下修时,因恐惧卖股?我想大概有以下几个缘由。

第一个很可能是股票买太多,或者说还不够认识自己的承受力。

股市菜鸡在没遭遇过大崩盘洗礼,甚至连小幅下修都没遇过前,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承担极限。人性其实是这样的,当我们的虚拟交易,或是听别人股票亏了30%、40%,我们很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完全不痛不痒,一旦是自己,亏损10%、20%,很可能就已经彻夜难眠,感觉天崩地裂,并呼吸急促、头晕目眩,逼得我们不得不卖股,求一个解脱。但偏偏一卖出,经常就是股市反弹点。这就是菜鸡悲歌,所以我们一定要训练自己,养成不同的思维。

虽然心理的承受极限,因人而异,也往往得遇过才知道,但有一个还算通则的建议是,不论多少投资部位、会承担多少风险,重点是自己要能睡得着、睡得好。如果能安稳睡好觉,这大概就是你能承担的心理范围。

当股市正在进行修正时,建议别再采用杠杆操作,不管是摊平、加码都一样。如果已经杠杆下去,有借钱投资的人,也建议你立刻去杠杆。

崩跌无法预料

因为股市的崩跌时间、崩跌程度,就算几位大师也坦承他们无法预料,而杠杆本就有风险,太平盛世使用无伤大雅,如果在危机中入市或是波动中使用,这就有点像是拍电影了,成功当然就是英雄、主角,但往往没被拍成电影的、被危机抬出场的人,比你想像的多很多。

讲完散户抱不住股票的心理因素后,接着要讲理性面。理性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买的是怎么样的股票。我们最抱不住的股票,常是根本没做功课就买,是光听谁谁谁赚了很多就跟单买的股票。这种买法,多头或持平也就算了,但一遇到重挫,根本不知道该不该留,无从判断,最后也就容易认赔杀出。

不做功课的投资,太容易六神无主,所以真的不想做功课的人,就请买定期定额,买入市值型ETF。而定期定额买市值型ETF的人,也千万记得当股市崩盘时,请持续进场买。就当这时是周年庆特价买入,你总不会平常一直有买,但打折时特别不买吧?如果真的因为崩盘而停损,那这就不是买市值型ETF的初衷,也必然会影响绩效。

自我评估承受度

第三种抱不住,是买了太多较高风险、高波动的股票。每逢股灾来临,大型权值股其实相对安全,而重伤的往往都是先前狂涨、估值膨胀的小个股。所以,要是买太多这类风险波动性质高的股票,在股灾时也无法睡得安稳。

买高风险股票不是不可行,这是配置的问题。我们要清楚的是自己是否能承受高风险、高报酬?还是根本忘了高报酬往往伴随高风险?

[崩盘是面照妖镜]

总结来说,每回的股市崩跌,其实也像是一面照妖镜,会逼得我们重新检视自己的投资策略是否哪里出问题,以及是否知道自己的承受力?是否买太多高风险个股?太想拚短期报酬,而忘了风险控管?买股票是否有研究基本面,还是随便听听就随便买买?甚至挑股的耐心还不如研究买哪一款电脑和手摇杯?

回调事件崩盘事迹

2001年的网络泡沫、2008年的金融海啸、2011年的欧猪债务问题、2015年的人民币危机、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2020年的新冠疫情,每一次的回调事件都说明了下一回的股市崩盘,其实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但崩盘原因、袭击规模、影响范围、历时多久,全都无人能知晓。

我很推荐大家去看彼得·林区的演说,他在多场演讲里都有聊到1987年时,他觉得市场很健康,于是就去打高尔夫球度假。但出游的第一天,股市就遇到起跌,等他飞到爱尔兰后,股市持续惨跌,直到周五晚上他跟老婆说,如果周一继续下跌,我们可能就得回家。

勿被市场吓着

周一时股市果然惨崩,他管理的基金从120亿美元缩水到80亿美元,他在演讲里不改幽默地表示,照这速度周末他就没有基金可以管理了。但他也知道根本不能做什么,当天还是先继续打高尔夫球,但想想投资人如果打去公司,得知操盘者在打高尔夫球,应该会不太高兴,这些人不会管你可不可以做什么,所以还是乖乖回去了。彼得·林区有很多有趣的分享,但他的核心观念就是:永远不要被市场吓跑。

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崩盘,但我们可以训练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配置,确保自己永远会留在场上,并且学习这些大师面对大跌时,他们如何稳如泰山?

拥有这座山,才是真正的财富。

[企业寿命缩短,但大者趋于更大]

你知道纳入标普500指数的美国前500大市值的企业平均寿命有多长吗?是50年吗?但那是1950年代的事了。

根据顾问公司Innosight统计,2017年全美前500大企业的平均寿命略低于20年,而且预计到了2027年,这个数字估计更会来到仅仅12年左右,这跟人类最好的朋友狗的寿命其实差不多。这个讯息更告诉我们,跌多的股票一去不回头的风险,在未来恐怕更高。因为产业变化加速、更迭周期缩短,企业也就陷入更快不断新生与衰亡的循环。而当企业都衰亡了,何况是股价?

企业贡献惊人涨幅

然而,另一个数字却也告诉我们,大者趋于更大的时代也同时来临。罗素3000指数是由美国市值前3000大企业所加权计算得出的指数,根据摩根资产管理公司统计,自1980年以来,涨幅已经超过70倍,表现相当杰出亮眼,而可怕的是在这个数字背后,如此惊人的涨幅,仅来自7%的企业贡献。

7%的企业贡献了指数70倍以上的成长,这个讯息告诉我们许多重要的事,其一是,若是挑对企业,我们的报酬长期可以大爆射,只是这个机率颇低,只有7%。其二是,若挑错企业投资并持有的惩罚也很惊人。同样是罗素3000企业,自1980年以来有40%的企业,其股票市值重重下杀70%以上,而且多半没有所谓的“跌多必涨”,而是一去不回头。

这是一个大者更大,但周期变短的时代。而资本世界现实且残酷,根据经验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永垂不朽,凋零只是时间的问题。就算未来可以出现赛博庞克世界里的超级巨兽企业,相信也不会有很多家。

别跟股票谈恋爱

脑筋动得比较快的读者,已经可以猜想到面对股市,我们可以如何选择来增加投资胜率。因为7%的命中率实在偏低,所以无论如何都不建议单压一家企业的股票,恋爱的专情法则不适用于股市。防呆的基本做法就是多元配置,也就是鸡蛋不要全放在同一个篮子,这才能大幅减少你一次被抬出场的机会。

反应

 

商阅读

成为更好的谈判者

书名:《谈判致富》
作者:Michael Yardney
译者:杨馥嘉
出版社:远流出版
合作单位/网上购书:城邦
https://www.cite.com.my

整理|编辑部

人的一生就是一场谈判沟通,我们总是以某种方式在进行协商交涉。

谁需要读这本书?

乍看之下,这本书像是专门写给销售人员,帮助他们增进技巧之用。这么说虽然正确,但实际上,本书的目标读者是更广大的族群。

为什么?

当你走在忙碌的人行道上,你就是在与别人进行协商:你要让谁走在你前面?何时又会超越他?

你在工作上也进行着各种层面的沟通谈判,在家中亦是如此,你们会决定谁来挑选Netflix影片、谁去倒垃圾、当天的晚餐谁来煮、谁又可以决定度假地点。

不管是讨论晚餐选项、争取加薪或花钱投资,每一天我们与别人的大部分互动都牵涉到某种程度的讨价还价,尽管有的看起来很小很琐碎。

仔细想想,生活的大部分都与“我想要……”有关:

●“我想要有10%调薪。”
●“我想要用不超过60万的价格买下这辆车。”
●“我想要你整理你的房间。”
然而,本书要谈的不仅是谈判交涉以顺利成交,而是说服力与影响力。

{内容摘要}

谈判的9大地雷用语

我在训练澳洲大都会集团的团队时,会确保他们全都清楚某些特定用语的威力,要他们确保自己在谈判桌上全程避免使用。那么,这些用语是什么?在此列出最常见的NG用语,请避免使用。

一    “你说什么我听不懂”

啊,这是一个非常棒的例子!没有什么方法比羞辱对方能更快拉开彼此距离了。你可能处在沮丧的状态中,而对方也是真的很不合理,但千万别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缺点上,否则你只能跟这场交易说掰掰。

要不要听懂对方说什么也是取决于你。毕竟,作为一个谈判者,你的工作就是弄清楚对方在口语和非口语上所要表达沟通的内容。你需要做的是问对的问题,这样才能获得理解。所以如果你听不懂对方说什么,你自己也有部分责任。

二“我不同意”

对于另一方所说或所想的内容表示不同意,根本于事无补。要是你基于对方的逻辑而有所争论,你还比较不会走进死胡同。你必须体悟到双方各有自己的立场,看待事情也是各有各的角度。

三    “你以后会后悔的”

尽管这句话的公然羞辱程度比不上先前提到的句子,但仍会让对方倒弹3尺。再提醒一次,对方有可能在将来会后悔自己的决定,但不需要由你指着鼻子说。

只有极少数的人对于这样的言论不会生气,但他们最后都会后悔的是,一开始就不该跟你交涉!

四    “我们应该各退一步?”

在你的谈判生涯中,你会很常听到这句话,但自己千万不要这么说。所谓折衷或互相让步,通常都对你不利。那只代表结果对你既不合理,也不是对方想要的。

你需要一开始把价格订在高点(但不是羞辱人的高),然后从那个高点开始协商到你可以自在接受的数字。

五    “我自己就可以决定”

许多谈判在一开始时都会有人问这个典型问题:“做决定的是谁?”

也许那个人就是你,但自己跳出来承认是不智之举。听起来很奇怪,对吧?是这样的,你还记得我前面提过“凡事寻求高层确认的需要”吗?那个“高层”可能是投资者、你的另一半或商业伙伴。

这个举动背后的意义在于让你争取到一些时间。对高风险谈判来说,时间是关键,而且实际上能够轻松允诺的交易,若以一种刻意铺陈的方式呈现,效果会来得更好。

如果你能用“要取得某位神秘的决定者同意才行”的说法来为自己争取时间,就可以避开那些乍看条件很好、实则不然的风险交易。

六    “你想得美”

谈判协商有时候令人极度沮丧,难怪有些时刻就真的会想宣泄怒气,要对方滚蛋。

千万不要啊。没有什么比诉诸暴力更能掏空你的个人权威了。如果你要某人闭嘴滚开,那你放心好了,对方是不会替你保密的,这件事将会在你的专业人际网络中如野火般燎原。这很有可能对你的事业造成莫大损害。

尊敬与礼貌

你有可能发现自己的谈判对象脾气暴躁,出口要你滚。那不表示你就拿到豁免权可回呛对方。
永远要用尊敬与礼貌来应对攻击。最起码那会让对方很火大,因为他无法成功激怒你。

七    “这是我的最后出价”

不管做什么,试着不要把自己和对方逼入绝境。除非那真的是你的最后出价,否则不要使用这个句子,而且说了就要做到。

虽然这句话常常容易脱口而出,但如果对方被你逼到墙角,你就很难达成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八    “细节晚点再讨论”

有句话说“魔鬼藏在细节里”,是有道理的。你不可能在不清楚规格、装潢、配件的情况下,就雇用营造商来帮你盖新家。同理可证,你不应该在尚未仔细了解潜在客户对你有何期待,就同意成交价格。 白纸黑字写下

在高价谈判中,比较明智的做法是在谈判进行中把细节以白纸黑字写下来,然后在谈判结束时交给对方过目确认。 不够专业的谈判者常犯的错误就是在达成协议的瞬间过于兴奋,于是在谈判结束时脱口而出“细节晚点再讨论”这句话,事后他们只会惊恐发现一切根本不可行。还记得特朗普与金正恩的第一次历史性会面吗?有位仁兄迫不及待在推特上公开宣扬胜利,事后发现一切根本不如他所想的。你不想变得跟他一样吧?

因此,如果对方看起来急着想要结束谈判,还匆匆忙忙说“别担心,细节之后再补上就好”,你就要特别小心。如果你沉不住气地同意对方,最后肯定会惹来一堆麻烦。

九    勿使用强势、指控性语言

别让谈判的紧张气氛或压力显示出来。你在谈判桌上的沟通方式,会大幅透露出你的合作意愿程度。

与其用“我”来强调你愿意一起努力的意愿,不如用“我们”及其他感受性词汇来表达你理解对方心情,这样会更好。

态度正式有礼貌

问问题时,态度要正式有礼貌。别说“你为什么会做出那个选择?”或“你怎么会有那个结论?”,这些问句都会让对方有所戒备,使谈判更加紧绷,你要选择使用更开放性的问题来询问对方。

例如问对方“是什么原因促成你的选择?”请他说明原因,而非让他辩解自己的行为。

如你所见,在谈判中,你说与不说都同样重要。

在我们讨论如何成为有影响力的谈判者与说服者时,我希望你能看懂这一路以来的脉络。你得了解对方如何思考,也要知道他们的沟通方式。

我要加薪——如何谈到应得薪资?

要求加薪并非只是走进老板办公室,伸出手跟老板要钱那样简单。你得要准备一套技巧供你临场应用,好让你自己把握住加薪的最佳机会。

——态度谦虚不自大

在你走进老板办公室表明自己的诉求之前,请先自问:为什么你值得被加薪?

因为你需要被加薪?这理由不够好。你的开销,比如你的私人生活支出,是你自己要负责的,不关别人的事,最起码不是你老板的事。

除非你相信自己值得获得加薪,否则没必要走进老板的办公室,那样做只是惹怒你的老板罢了。

你要避免提出下列主张:
●“我需要更多的钱。”
●“我入不敷出。”
●“我上一份工作薪水是X元。”
你应该说:
●“我有能力解决○○(一个问题或工作任务),而市场上能做到这样的人有X元的价值。”
●“我的职位在市场上的薪水等级是介于X元与Y元之间。”

——展现你的价值

当然,非常重要的是你在跟老板要求加薪时,提到许多例子来证明自己对公司的价值,但要小心,不要让对话听起来像是你非常在意个人利益。记住,你是团队的一分子,当你在陈述自己达成公司的基本要求之后(这很重要),也要强调你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你如何提升公司文化。

——别抱怨同事

私底下说人长短对交易来说最具杀伤力,就算在你说明自己工作有多认真的当下,实在很难不拿与你同部门、成天挂在面簿的家伙比较一番,但千万不要这么做。尽管你要说的可能是真的,但把矛头指向一个懒惰同事好让自己看起来很厉害,感觉就不是太光明正大。你的老板不会因为你这么做而欣赏你,况且,你的工作表现本来就能不证自明了。

——规划好开口时机点

你要选对时间点再开口要求加薪,而对的时间点,就是等到下半天再去找老板谈。

研究显示,一天下来,管理阶层的人会呈现“决策疲乏”,于是他们在工作日下半天对于任何提议比较不会拒绝,因为他们已经做了很多判断决定而感到疲惫。

好好利用这点来帮你自己一把,如果可以,等到午餐之后再找老板谈加薪的事。她/他可能比较不会像早上那样分心忙着回复电子邮件,也不至于累到很想赶快下班。

——考虑公司立场

我也会建议你,把要求加薪的时机点选在公司有充裕盈余的时候。如果提加薪时刚好撞上公司当季收入惨淡,你最好还是等到公司的损益表改善之后再提。然而,也不要做得太明显。例如,公司一宣布获利创新纪录,你隔天马上走进老板办公室要求加薪,这给人的观感就不太好了。

——主动提及增加工作责任

如果你的职责在最近几个月有所增加,那么现在就是提加薪的绝佳时机。

你可以强调自己正在进行的额外工作,但不要把它说得像是负担,然后清楚表示你很乐意做这些额外工作,但也想知道这些增加的工作责任是否有机会提升你的薪资标准。要是你尚未被授予任何额外的工作责任,那么主动表示愿意承担多一点工作,将是一个要求加薪的好理由,尤其如果你想要求的加薪幅度很高的话。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