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粤港澳大湾区的聚焦考量(下)/翁诗杰

【聚焦合纵】带路最好载体

地缘政治的博弈,不外是合纵连横的综合实践。它必须因时、因地、因事而异。这些年来,区域性合作组织如:东盟、欧盟和非盟,一直是中国涉外对接的重点,这是外交布局所需。

然而随着国际形势的急剧演变,外交亲疏关系起了变化是意料中事。当前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不稳定关系,促使它更应该深耕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重续与传统伙伴相互扶持的前缘。

其中,当年G77——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NAM)与南南合作的国家等的对华友好关系,是时候应该受到优先考虑,以作为疫后振兴经济和推进“一带一路”的基本盘。但这不能错误解读为“对外援助”的对象,当然也不是旨在牟利的目标市场。相对的,这些组织是可供聚焦深耕的合作目标群。

“一带一路”并不单纯是跨国的经济大项目。它的成败离不开地缘政治的角力。这些年来,中国深度的融入国际社会,是现有国际秩序的受惠者。它捍卫多边主义国际合作是情理中事。

然而,这框架下的游戏规矩有其时效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中方基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文化智慧,主张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的是广得“人和”。“一带一路”倡议即是最好的载体。

“一带一路”的初始阶段,能够获得多个国家的呼应和参与,是良好的开局。它受到美国与若干国家的敌意抵制和污蔑,也正好折射出它所发挥的地缘影响力。

经此一“疫”,这种外部的打压预料还会加剧,同时没有底线,并来自多方面。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不管喜欢与否,由美国挑动的体制竞争,预料会日趋激化。即使中国无意闻声起舞,但为“一带一路”护盘的努力,还是必需的。

在这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的涉外对接起步早,所累积的经验也正是中方“护盘”的压舱石。

【妙用两制】延揽各路专才

国际地缘政治的博弈,少不了舆论的交锋。由于中国融入国际社会的日子尚浅,不像美国,稳操语言和话语权的优势。再说,现有国际秩序的规则概由美国制订,这方面中国容易处于被动。

处于当前的大环境,纵使中方无意与美国争锋,但为自己开拓国际话语权的空间,还是迫切需要的。

从客观的视角来看,中国当前迫切需要的是,更多境外对它的理性、客观与正确的认识,以厘清与纠正恶意的歪曲和刻意的丑化。这与中国现有的党建文宣和全盘正面报道的媒体生态完全不同。

中方需要的是更多境外“知华”、“友华”的智库和媒体,仗义相挺。基本条件是,这些载体必须适应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生态,并掌握其话术与思维,才能在不受匡限的自由下有所作为。

环顾周遭,目前在中国主权管辖下的彊域里,能够具此优势,而又不受其意识形态约束的理想地点,舍港澳其谁?

自从主权回归以来,港澳特区“一国两制”的治理,利弊各有褒贬。常有争议的“两制”产物是,港澳地区的媒体和社团组织生态,五花八门,良莠不齐,乍看似是消极因素。

此前西方势力也确是凭借这两种载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兴风作浪。但往深处想,难道同一片土壤就不能转化为大陆内地发声的基地吗?

这些年来,港澳两地的创意产业人才荟萃,当地创作的自由度成为吸纳人才的亮点。的确,商贸的营销模式需要创意,才有理念的革新。国际关系的经营,乃至国际舆论的交锋,又何曾例外?

前不久立法的“港区国安法”在短期内或有引发“寒蝉效应”的疑虑,但不争的事实是,不是志在祸国乱港,包藏祸心者又何惧之有?

其实中方大可在大湾区的框架下,以港澳特区的“两制”优势,延揽擅搞国际公关与创意的各路专才,在当地创建独立智库、媒体或其他创作平台,为中国仗义发声,另拓话语权空间;或厚植“软实力”,为中国加分。

今日的中国,其“硬实力”已名列前沿。然而在日益诡谲的大国博弈中,中国绝不能继续让其软实力的短板,成为自己的软肋。

港澳两地的主权已分别回归多年。既然作为特别行政区,并已赋予“一国两制”的地位,就应该尽用其优势,作为支援大陆内地的后花园,而不是任由“两制”备受滥用,最终沦为阻挠“民心回归”的绊脚石。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框架下,“一国两制”元素有其可取的优势。这是中国其他省市所欠缺的。

与之毗邻的深圳,如今获得中央的赋能,再攀改革创新的高峰,在社会与经济层面,有融合三地人心与产业之效;在创意产业方面,它被赋予创新的自主权,无疑是为港澳特区预拓后勤基地,为培植人才梯队而预作准备。

【结语】“海上丝路”轴心

挟此优势,只要运用得当,地处中国南大门的粤港澳大湾区,不难成为 “廿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轴心。前提是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尤其是海上丝路必经的南中国海。

尽管九段线所引发的水域主权争议方兴未艾,西媒更把中国对南海主权的坚持,标签为海上的扩张行为,并视之为可能引发军事冲突的导火线。

然而不难理解的逻辑是,中国根本没有志在建立霸权及挑起战祸的必要,因为这等同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从近年来本区域的风云变幻看来,中国频频加强南海的海上布防,为的不外是因应美国日益加码的海上围堵,可这连串的动作,看在南海边上的水域主权声索国眼里,在国际西媒的煽风点火下,却另有一番解读。它蚕食着中国与东盟近邻建立不易的互信基础。

值此波诡云谲的当儿,中国要破解域外强国的搅局分化,或许在经贸往来与传统基建以外,尚需提速以数字时代的新基建产能,借软实力为载体来体现“海丝一家,休戚与共”的精神与善意。这可作为中方构建区域性命运共同体的样版刍形,同时更是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起手式。

粤港澳大湾区既然兼具硬核的新产能与厚植软实力的潛能,就自然应该放眼成为落实本区域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

相关内容:

粤港澳大湾区的聚焦考量(上)/翁诗杰

反应

 

亚洲周刊专区

香港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广东/邱立本

【封面笔记】邱立本·《亚洲周刊》总编辑

广东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超越前进,故乡旧貌换新颜,香港人不能再用俯视的眼光看广东,而是需要换一个新视角,并融入它快速变化的身影,淬炼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广东是香港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估计80%至90%香港人都是来自广东,那是祖辈梦系魂牵之地,历尽沧桑,在冷战时期,咫尺天涯,故乡是这么近,那么远。

尤其在60年代,中国大陆历经政治狂飙和自然灾害,香港人都要寄粮油包裹回广东乡下,接济亲戚。故乡成为悲情的代名词,近乡情怯,故乡曾经是港人心理距离很远的地方。

到了1980和1990年代改革开放,有些港人回乡日趋频繁,甚至是回去开工厂、做生意,却看到很多负面印象,脏乱、失序、贪腐、低效。经济上比起香港差了一大截,港币汇价也凌驾人民币,不少香港人回去广东老家,都是站在俯角的视野来看故乡的一切。

但历史的讽刺是,在过去10年间,中国突飞猛进,香港人回到广东,往往发现广州与深圳等地都在飞快发展,而佛山、东莞、惠州等二三线城市,也迎头赶上。主要是广东产业政策的“腾笼换鸟”,不再是靠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厂,而是数字化转型,往高端制造业和高新科技领域发展,创造更多竞争力强大的企业,包括华为、腾讯、大疆、华大基因、商汤科技等,都在全球名列前茅,提振经济。

汽车生产重镇

广东也是全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省份,比亚迪以深圳为基地,成为电动车的先锋,辐射全球。

广州也是汽车生产的重镇,广汽的埃安Aion在全国赫赫有名,而中日合作的广州本田和广州丰田都在全国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如今广东一年生产的汽车高达510多万辆,高居全国冠军,而新能源车占了250多万辆,傲视全球。

广东的经济也和基建的井喷式发展息息相关,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港珠澳大桥从桥变成隧道,被视为工程奇迹,刚刚落成的深中通道,使得深圳到中山的路程缩短到半小时。而广东的高铁线长达3000公里,成为全国第一,最近通车的汕头到汕尾的汕汕高铁,打造一小时生活圈,广州到湛江高铁,连结省会与粤西。几条高铁还在兴建中,包括深圳到江门的深江高铁和珠海到肇庆的深肇高铁等,让广东成为全国的高铁先锋。

广州南沙的自动化货柜码头全部数字化处理,大型的码头空无一人,都是靠北斗卫星和自动化驾驶技术来处理集装箱的装卸,令人叹为观止。这都展示广东的基建实力和最新科技实践的动力,不仅是全国第一,也在全球位于先列。

香港人在复活节和清明节假期,共有300多万人次到大湾区消费,在现代化的商场内游玩,也感受广东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甚至是超越前进,在移动支付、数字化应用领域,都胜过香港。

故乡旧貌换新颜,香港人不但需要换一个新的视角看广东,还要融入它快速变化的身影,淬炼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相关新闻:

大湾区海陆空突破 城际地铁低空经济刺激房市

跨城基建路通财通 大湾区房市走出低迷

大湾区深中通道 推动软硬对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